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防非止惡──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緣
2008/09/19 17:25:06瀏覽1681|回應0|推薦4

防非止惡──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緣

《六度集經》中有這麼一則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者,外出一整天都沒有喝水。當他抵達一個村莊時,已夜深人靜;口很渴的他,看到一口池子,就趕緊掬起水來喝。喝下去後才想到:這口池子有主人,我沒徵求主人同意就喝了水,我犯戒了。要怎麼辦呢?因不知主人在那裏,他就去向國王自首。

國王問他到底犯了什麼罪?他將經過說給國王聽。國王覺得很好笑,只是喝個水,那有什麼罪呢?他卻說:「我的良知過不去。」並請國王一定要治他的罪。國王於是請太子陪他到花園等一下,等國王忙完再說。太子將修行者帶到花園的涼亭邊,請他在那裏等候,就離開了。

六天後,國王突然想到,趕緊叫人去花園看。沒想到修行者竟沒吃沒喝在那裏等了六天,整個人都消瘦乾枯了。

國王很不忍心,就說:「這樣就算是處罰你了,你心裏的罪惡感可以解除了。」並要王后趕緊準備營養的食物給他吃。王后知道事情始末,不以為然地微微一笑。

佛陀說:「那個國王就是過去生的我,無心的過失換來六年的苦行;那位太子就是現在的羅候羅,他在母胎六年才出生;而那輕視一笑的王后,就是耶輸陀羅,她懷胎六年,受盡國人的議論紛紛。」

『有意是罪,無意是過。』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無論有意或無意所犯下的錯,都會種下一顆惡的業種。因此,平時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要時時自我警惕,照顧好心念。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u5365323&aid=223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