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按其狹義的範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
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茶桌上的蓋碗和茶杯多久沒換了?雖說勤儉是一種美德,但很多茶杯一用多年的做法並不可取,因為它們也有「服役期」,一旦超過服役期,埋下的可都是健康隱患。那麼,如何保養好各類茶具,以延長茶具的壽命呢?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茶具及保養方法
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態各異,用途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艷色澤,茶葉的細嫩柔軟,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浮動,葉片的逐漸舒展,一覽無餘,可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玻璃杯價廉物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但缺點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燙手。
保養:由於玻璃茶杯長期受水的侵蝕,其中的矽酸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白色的碳酸結晶,令杯體污濁、不透亮,長期不更換容易損害健康。建議玻璃杯的保質期不要超過1年,平時可用鹼性洗滌劑洗除白色結晶,或每周用煮沸的熱水消毒10分鐘。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種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瓷器茶具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都曾有過輝煌的一頁。瓷器茶具傳熱較慢、保溫適中,與茶不會發生化學反應,沏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而且這類茶具造型美觀、質感豐富、裝飾自然,極具欣賞價值。
保養:對瓷茶具保養的方法主要體現在清潔上面,因為茶具很容易沾上一層茶垢,喝完茶,及時清洗,茶具就會保持明亮光澤。浸泡時間越久,茶垢越難清洗。對於茶垢沉積已久的茶杯,用牙膏反覆擦洗便可除凈;對於積有茶垢的茶壺,用米醋加熱或用小蘇打浸泡一晝夜後,再搖晃著反覆沖洗便可清洗乾淨。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緻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為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紫砂茶具包括茶盤、茶托、茶杯,茶壺等。而使用較多的是紫砂壺,那麼我們主要來談紫砂壺的保養方法。
保養:使用前,用茶湯燙煮一番,不僅有去除土味的作用,也可使壺接受第一次較隆重的滋養;在使用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壺的清潔,尤其不能讓紫砂壺接觸油污,保證紫砂壺的結構通透;在沖泡的過程中,先用沸水澆壺身外壁,然後再往壺裡沖水,也就是常說的「潤壺」。常用棉布擦拭壺身,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影響紫砂壺的品相;紫砂壺泡一段時間要有「休息」的時間,一般要晾乾三五天,讓整個壺身(中間有氣孔結構)徹底乾燥。儘量做到專壺專用,一壺事一茶;依茶擇壺,使茶性與壺性相得益彰;養壺不要刻意而為之,順其自然地喝茶、養壺,才是茶人壺友積極生活、投身世事地踐行茶之道與壺之道。
金屬茶具
金屬茶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金屬茶具密封性能好,有較好的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的效果,尤其是錫作為貯茶器具的材料,有較大的優越性。
保養:
新金屬茶具:冷水清洗後,熱水沖洗,再用一般茶葉沖泡一、二次。
舊金屬茶具:壺身外表可用牙膏、牙粉,棉布(忌用硬菜瓜布)擦拭清洗,用擦銀布更可清潔,收藏忌碰撞,宜用軟紙或細布包裹。壺身內:可以用清水加白醋煮過,再用清水煮一、二次;或用熱水沖洗,至潔凈無味為止。
竹木茶具
歷史上廣大農村群眾都用竹或木碗來泡茶,它物美價廉,經濟實惠,又具有藝術性,直到現在,仍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竹木茶具,來源廣,製作方便,對茶無污染,對人體又無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歡迎。但缺點是不能長時間使用,無法長久保存,失去文物價值。竹編茶具,泡茶後不易燙手,並富含藝術欣賞價值。因此,多數人購置竹編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擺設和收藏。因此,若不是用的話,竹木茶具的壽命相對較長。
需要重視的是:所有的茶具久了都會有茶垢,有些老壺友,喜歡其茶杯里積有一層厚厚的茶垢,以此表達對茶的喜愛。甚至有的人認為用有茶垢的茶具沖泡茶才更有味。這是錯誤的觀念。在潮濕的環境中茶水會迅速氧化出褐色茶銹,其中包含有害金屬。而沒有喝完或存放較長時間的茶水,暴露在空氣中,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銹中的金屬物質在空氣中發生氧化作用,便會生成茶垢,並附在茶具內壁,而且越積越厚。另外,有專家曾對茶垢進行了抽樣化驗,發現茶垢中還含有致癌物,如亞硝酸鹽等,它們對人體健康是有威脅的。
知識來源:小茶清運營
圖片來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