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卡夫卡
2009/09/05 14:36:36瀏覽420|回應0|推薦3

朋友從布拉格寄來的明信片,真是太好了!

雖然自己也去過布拉格,入過卡夫卡博物館,可那是我歐洲之行的尾段,缺錢了,所以最終都沒有買下這張明信片(可以想像到我那次旅行的艱辛和貧困!),所以,今次真的要謝謝Jasmine!

說起卡夫卡(Franz Kafka),名字聽過,但要說真的要拿他的書看,是因為那年妹要去布拉格exchange,做交換生。我叫妹看卡夫卡吧,結果她在那兒買了"letter to the father",可最終沒看完,便交給我了。到後來我來到布拉格,也買了同出版社的"the metamorphosis",當做給自己的紀念品吧!

後來和老師談起,都覺得卡夫卡是很"社會學"(我的大學本科),就是他刻劃了現代人在龐大的官僚結構和制度下的處境和命運。講的是當我們進入現代社會,宗教未落了,而工業革命下,分工系統(division of labour)更指細,規章制度更為鞏固,我們的工作和生產、甚至是政府和法律,又好像更有效率了,人們更有保障了。但與此同時,工作、生活被大為割列,對人更多的監控,標準化... 營營役役,人與人的疏離,人與工作的疏離... 用max weber的講法,人們好像活在一個鐵籠(iron cage)之中,就好像卡夫卡所寫的,永遠都走不完的梯級,永遠闖不過的門,人的意義是什麼? 人們還是焦慮、迷失 ... 就好像卡夫卡畫的在喘息的小人們...

消費消費消費 ... 資本主義說,我都給了你回報,你不就滿足了嗎?!!  

一直不喜歡在office工作,尤其是在政府部門,因為我試過了,一天有半天以上都是rules and regulations,對,是簽字、approval! 我也想過意義是甚麼? 既煞對工作不可能有passion(而且人事也不會容許),而且那時剛剛畢業不懂經濟情況、家庭負擔 ... 便很快沒做了。那時只覺得,卡夫卡真的對,社會學家真的對,你看,對極了! 工作就是這樣徒勞了!

可現在再回想,"了解"、"明白",並不表示要你逃走、出世,Spinoza說,"不要哭、不要笑,要了解",真的,因為了解,我們才不至不知所措,得到內心的一點寧靜。就是這樣。

weber說,現代人更應該找回自己的志業(vocation)! 不是宗教、不是物慾,是自己。For nothing is worthy of man as man unless he can pursue it with passionate devotion.

如何在自我和社會之間遊走,我還在學習。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schera&aid=328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