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4/24 14:02:07瀏覽174|回應0|推薦0 | |
1世募基金 國募基金 並不只是併購國內寡占產業--還可以併購世界上的所有寡占產業 當然我先前主張的國內徵購法 過於誇大 會嚇跑資金 可以改成協議併購 但對於目前外資佔台積電7成股權的部份 可考慮看有何方法買到寡占產業的股票 如 對ADR抽利得稅 逼他們吐出來 讓他們逆向賣回股票到台灣 台積電 每日交易的月均量 大約是3萬4千張 這樣要是每分鐘只買10張 每小時可買600張 每天可買2萬7千張 每個月20個交易日就有54萬張 每個月不過是買到54億股本 一年也才買到648億股本 那也才買到4分之1的股本 他的7成股份要放出來很難的 要逼他們逆向賣回ADR 外資主要是一種退休基金 所以不會最終把股票放出來 還是要有一種徵購法規才行 否則太吃虧了 蔣經國主義最好的成果變成外國退休老人的福利 且消息傳開所 股價會大漲 所以必須有徵購法令 看有沒有甚麼方法 不用徵購 而可以議價買到大量寡占產業股票 另外 國募基金購買資訊 必須機密才行 但絕對保密 是不可能的 世募基金 其實就是國募基金的跨國併購寡占產業 只是他也到外國買股票而已 2跨國第2央行 這是啥 也就是利用我國的外匯基礎 在外國進行類似第2央行的行為 也就是儲金局在外國設立分行 像儲金局可以和燿華玻璃這類純國資公司 合作 在美國買銀行 或是設立銀行的分行 然後吸收存款 甚至吸收轉存款 這樣就把這種類似國內第2央行的行為 在外國複製 並進行對寡占產業的併購 他的資產擔保 就是我國外匯 這樣就是個巨大的跨國銀行---國家儲金局變成超級跨國銀行 因為寡占產業的利潤 遠超過該國央行放款利息 這是一定的 只是因為自由市場造成天然坡動 但是寡占卻是一種事實 不容易波動的事實 於是這有一種很大的利益 如此 吸收大量資金---尤其是便宜的低利息資金 以該國的低利 併購該國寡占產業 甚至再跨國到另一個國家去併購寡占產業 當然包含排除對手國利用這種策略--去除對手國的寡占--先併購對手國的寡占產業 這樣就變成我能寡占他的產業 而他不能制我 3全球專銀 專業產經銀行 是一種專業投資銀行 也是一種非常專業的產業放貸銀行 他的核貸非常專業 類似專利申請的專業標準 可以半股半貸甚至半債 不要為房地產的擔保很保險 這是一種金融花樣 房地產和股票一樣危險 但是寡占產業 遠比房地產保險 因為寡占產業的實力是世界性的 但房地產卻是當地的 波動值恰恰是巨大的 風險是巨大的 換言之 我這套世界併購寡占產業的方案 看似風險 其實比買台北豪宅還要安全得多 他恰恰分攤了風險 結論 這是一種跨國金融托辣獅 真正的金融巨獅戰略 這不是家族金控那種水準的東西 整天小買小賣 叫個教授放話說房地產要崩盤 那是小孩玩家家酒的水準 台灣的家族企業 就這種調調 反之 世界專銀 這是一種世界級的金融建置 它需要張忠謀或曹興誠這類產業經營專才 這需要對寡占產業很熟的專業人才 這樣才能超過美國猶太勢力的金融技巧 產業老闆親自上馬 當然比猶太人養的分析師要懂 分析師 就像看A片說故事的日本性學分析專家劉黎兒 怎樣說 都不如演A片的加藤鷹這樣的演員直接講述日本A片內幕還要來得更專業 我國外匯約近3千億美金 約8兆台幣 再加上把台灣黃金存摺的黃金集中 成立一個國家黃金儲備銀行 其實就是第3央行 再把第2央行與第3央行聯手 這樣就是一個世界跨國銀行的基礎 這樣的營運能量 才是巨獅等級的營運能量 就可以超越世界金融圈內第1市值的美國銀行集團 現在世界最大的美銀集團 BANK OF AMERICA CP (BAC) 市值也才1637億美金 或許 分成兩個銀行集團 才比較不顯眼 當然 台幣必須更國際化 這樣如果外匯被提光了 還有台幣 這個台幣的兌現能力 是建立在台灣的寡佔產業上面的 從這個角度說 我是贊成取消遺產稅的 降到0也沒問題 因為可以把國外的台資爛頭寸引回來 這大約5兆資金 _________________ 隱形戰機鐵翼飛 重工財閥自己給 國募基金整併號 龍頭重組戒律配 陽能生燃流星錘 政權產收金剛背 閣揆寶座煉天火 逆流通膨佛慈悲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