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0 10:36:18瀏覽1486|回應0|推薦17 | |
一、前言 自從發生對世貿大樓及五角大廈的自殺式襲擊後,我們聽到大量對伊斯蘭教的疑問,也有很多人嘗試了解伊斯蘭教和恐佈主義的關係,例如伊斯蘭教如何令人們作出如此暴行?傳統伊斯蘭教是否鼓勵此等行為?抑或這只是幾位精神失常的激進穆斯林所致?一個不單自殺、且奪去數千名無辜者性命的恐怖份子,怎麽還被稱為好的穆斯林?面對這些疑問,我們作為佛教徒應如何回應?因此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何謂伊斯蘭教,此宗教的主張是甚麽,以及它的經典是如何教導信徒的! 這裡我嘗試從伊斯蘭教的教名、教主、教典、教義四方面了解這宗教: 二、何謂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這個名稱,出自《可蘭經》,如「我喜歡伊斯蘭,作為你們的宗教。」(五章三節);「的確阿拉的宗教,就是伊斯蘭」(三章十九節)。「伊斯蘭」一詞在《可蘭經》中總共出現過八次。伊斯蘭,也是世界對這個宗教的統稱。 「伊斯蘭」(Islam)一詞,引自阿拉伯文字根 Salaama,原意是:完全服從真主之旨意、和服從祂的律法,而促成和平。「穆斯林」(Muslim)一詞,則是「伊斯蘭」的主動名詞,是和平者、歸順者、和服從者的意思。總之,「伊斯蘭」是教名,而「穆斯林」則是指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神職人員稱為「阿訇」。 伊斯蘭教歷史上一個非常顯著的特色就是,所有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都是從很久以前信奉到現在,恆久不渝。伊斯蘭教有許多重要的科學成就,例如代數系統,數字上的「零」和天文星辰的軌道。全世界伊斯蘭教徒的共同特色是他們信仰一個真神,祂透過一位名叫穆罕默德(Muhanmmad)的人類先知,把啟示句句記載在古蘭經中。伊斯蘭教的神,阿拉伯文稱阿拉(Allah),一般相信起源於「al-ilah」一字,意思就是「神」。 三、伊斯蘭教的教主──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Mohammed),生在西元五七○~六三二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麥加人。父阿布都拉,母阿密納,均為古來氏的貴族。穆罕默德是遺腹子,在他六歲時,他的母親也去世,初由其祖父阿布德孟它利布撫養他,後來依其伯父──愛布托利布過活。阿布泰利伯是隨著駱駝隊四處經商的生意人,穆罕默德隨其伯父,往來敘利亞之間經商。他看到當時整個阿拉伯半島,經濟不穩、貧富懸殊差,而居民信奉各式各樣的宗教,敬拜各式各樣的神祇。穆罕默德生於這樣的世代,所以非常憎惡偶像崇拜,並且要求自己過著高尚的道德生活。 穆罕默德認為,惟有單純的一神教,始能統一阿拉伯民族,而不致遭受外族的統治。在他四十歲那年,得到領受了來自天使長加百列的啟示,開始祕密傳教,三年後轉為公開傳教,稱伊斯蘭教。穆罕默德所獲得的啟示就是《可蘭經》(Koran),一部來自宇宙唯一真神的至尊至終經典。他嚴禁偶像崇拜,教導伊斯蘭教徒要全然委身於真神阿拉,每日五次面向麥加聖地朝拜;每次朝拜前都要沐浴淨身;每週五要上清真寺朝拜阿拉。 四、伊斯蘭教的經典 伊斯蘭教的教義載在可蘭經內。穆罕默德是一個文盲,不會書寫,但他口授的可蘭經,卻富有詩意。當他口授那些「神示」時,門人便立即寫在手下所有的一切物件上,例如棕櫚葉、羊骨等,或者把它們牢牢地記住;在穆罕默德死後加以整理,並編輯成書,那就是可蘭經﹝古蘭經﹞,回教徒所尊奉的聖經;它是宗教的經典,同時又是國家的法典,是伊斯蘭教的最高準繩。它的基本精神,在於仁慈、平等與和平。 古蘭經,其要旨為:(一)信奉惟一的上帝阿拉及其派遣傳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二)重視來世,凡反對伊斯蘭教者必墮入萬劫不復的地獄,而為教犧牲者則皆登天堂;(三)嚴守十戒,必須禁酒;(四)奉行每日祈禱五次、每年齋戒一次、經常佈施及朝拜麥加的四種信條。主要內容包括:(一)闡發以信仰阿拉、反對多神崇拜為中心的宗教哲理;(二)宗教制度和禮儀;(三)針對當時阿拉伯社會的狀況提出的改革主張;(四)為宣傳伊斯蘭教而引述的一些古代先知的故事傳說。伊斯蘭教規定教徒畢生至少須朝拜麥加一次,每日祈禱必面對麥加所在的方向,這種民族精神的提倡。至若本「有生必死,有起必落,有質必毀」的道理,而主張毀除一切偶像,廢止繁文瑣節的禮拜儀式,又比基督教較為適合民眾心理。 五、伊斯蘭教的教義 可蘭經上的道理,有一部份與猶太教相同,另一部份則和基督宗教的一性論相似:基本的教義是嚴格的一神論,就是信仰全能而又慈悲的惟一真神阿拉(Allah)。阿拉先藉由諾厄、亞巴郎、梅瑟(摩西)、達味(大衛)、爾撒(耶穌)等先知教訓了人類,而穆罕默德則是最後也是最大的一位先知。 伊斯蘭的觀點是:真主創造人,把人類安置在地上生活,並不是叫人自生自滅,真主照顧到人的物質需要,包括提供陽光、空氣、水份等必要元素,亦不會忽略了人的精神道德需要。真主啟示人如何生活,是透過在不同民族,不同時代,揀選他的使者,傳達真主的旨意,指導人類如何生活,方能達致和平幸福。穆斯林信奉獨一無二、有權能、慈愛與憐憫的阿拉真神。善人在來世接受天堂的賞報、惡人將受地獄的酷刑。 六、和平的宗教? 以上是對伊斯蘭教及其教主、經典、教義的簡單介紹。現要討論它的基本精神:仁慈、平等與和平。我們都明白,只有人人平等,互相敬愛,才能獲致世界的真正和平;今日世局之亂,乃由於種族間之歧視,「自是非他」,以致於為了維護了自身利益,反而使得人類的仁慈、平等消失了。 穆斯林為了紓緩公眾的恐懼與怨恨,要與恐怖份子保持距離。透過報紙、電視、廣播澄清「伊斯蘭教從沒有教導或認可此類行動」,並強調「伊斯蘭教代表『和平』,是和平的宗教」及「自殺不是合乎伊斯蘭的行動,也得不到認可」。 但事實是甚麼?伊斯蘭教是否鼓勵此類恐怖行動?抑或這真是一個和平的宗教? 這就是問題所在,但答案卻一點也不簡單。 事實上伊斯蘭教內有此兩種傾向,它們互相衝突。換句話說,伊斯蘭教有兩面。一面是標準伊斯蘭教,你可能對它或多或少有些認識。對大部分穆斯林來說,這就是伊斯蘭教。 標準伊斯蘭教徒相信伊斯蘭信仰就必須在生活上嚴守五功(Pillars): (一) 念功(Shahada):默唸信仰要義「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以表白自身信仰,中國回教徒稱其為「清真言 」。 (二) 拜功(Salat):每天五次面對聖地麥加,向阿拉敬拜,即晨拜,響拜,晡拜,昏拜,宵拜五次禮拜。 (三) 齋功(Saum):每年伊斯蘭曆9月(來默丹月the month of Ramadan 約於西曆十二月至一月),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滴水不沾是為齋月,全月齋戒,晝間禁止飲食,並禁房事,但是值勤的軍人、旅行在外的人、小孩、上了年紀的人、懷孕和哺乳的婦女、生病的人等可以不必禁食,等康復後他日再補足。 (四) 課功(Sakat):繳納定量的課稅。當今,有的國家以自由施捨代之;有的國家以一定稅率徵收國家宗教稅,比如應繳全年結餘的2.5 %,用以賙濟窮人等。 (五)朝功(Hajj): 身體健康並具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一生中至少應去聖地麥加朝拜一次。 除了履行這些教條和其他伊斯蘭教法律加諸他們身上的責任、參與多種伊斯蘭教節日及將食物佈置桌面以外,一般穆斯林再也沒有甚麼空閒時間。這是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穆斯林對其宗教的認識。 七、暴力的宗教? 但伊斯蘭教的還有另一面,是他們不願承認、更不想被人知道的。事實上伊斯蘭教確有另一面,就是按「亞拉道路」接受暴力的一面。伊斯蘭教把世界分為兩邊,分別是和平之地(Dar as-Salaam)及戰爭之地(Dar al-Harb)。 伊斯蘭教並非只是一個宗教,它還是一種具政治取向的意識形態。 它堅持每一個人的受造是為了奉獻給亞拉,這是伊斯蘭教法律規定的。 穆斯林相信其宗教的天命是擴展它的控制權,直至整個戰爭之地成為一個奉行伊斯蘭法律的伊斯蘭國家,這包括使用武力。「伊斯蘭教」這詞並不代表「和平」,它與亞拉伯語中的「和平」( salaam )有關,但這詞的意思卻是「投降,獻身,及為了和平放棄自己的武器」,也正是激進伊斯蘭教本源的所在。 我們不難發現在《可蘭經》中有激勵信徒對抗或謀殺「非信徒」的文章,換句話即是發動聖戰。如《可蘭經》「按亞拉的道路對抗那些敵擋你的人,但不要開始戰爭。看啊!亞拉不喜愛具野心的人,遇見有野心的人要殺死他們。他們把你們驅逐到哪裏,你也要把他們驅逐到哪裏,因迫害比殺害更慘。」其他經文承諾那些「按亞拉道路」付上生命的殉道者可獲赦罪及直接進入天堂。此外《可蘭經》「所有因為我而逃亡、被家人驅逐離家、蒙受傷害、對抗外敵或被殺的人,我將撤銷他們的罪孽,並帶他們到樂園,下面有流動的河流──亞拉的獎賞。」 也有先知[1]的例子,記在伊斯蘭教的傳統上,指出他毫不猶疑就殺害他的敵人或抨擊他的人。 這裡使我聯想到越南佛教的情況,我們不能忘了佛元二五0七(西紀一九六三)年的越南教難,那是由吳廷琰的家族政權,為了左袒他們所信奉的天主教,尤其是吳廷琰的兄長,是天主教的越南主教,所以有計劃地迫害了佛教。吳廷琰本人起初未必仇視佛教,而是由於佛教新興運動的迅速發展,才使他們想到利用政治權力來抑制佛教並迫害佛教,以圖天主教的勢力能在越南鞏固。 佛教徒為了護教,而由廣德大師為始,連續有善美法師、妙光尼師、善惠長老、光香法師、清穗法師、元香法師等七位僧尼,先後以汽油浸透了衣服,引火自焚殉教,終於國際輿論譁然,國內群情激憤,導致了軍事政變,推翻了吳氏政權,吳氏兄弟也在政變中不幸遇難。所以,這一宗教迫害的事件,佛教受害固大,吳氏也同樣付出了最高的生命之代價! 佛經裡也不像《可蘭經》所說:「所有因為我而逃亡、被家人驅逐離家、蒙受傷害、對抗外敵或被殺的人,我將撤銷他們的罪孽,並帶他們到樂園,下面有流動的河流──亞拉的獎賞。」但是佛教經此教難而獲得了勝利之後,組織更加堅強,工作更加積極,號召力及影響力之大,已駕凌乎各原有任何派系之上。但迄本文執筆時為止,來看越南的佛教,無疑地他們是堅決的反共,深切的愛國,不惜任何代價的護持佛教而宣揚佛陀的正法,但尚未曾見出有其政治的野心夾雜其中,這也正是佛法本位的佛教精神。 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為伊斯蘭教辯護而譴責暴力行為的人。他們聲稱只以和平手段擴展伊斯蘭教,堅持穆斯林只在「自衛」的情況下作出攻擊。但奇怪的是,「自衛」的範圍有多大?拉登曾說:「我們實踐的恐怖主義是值得讚揚的,因為其目標人物是暴君,具野心的人及伊斯蘭教的敵人。[2]」對這些鬥士而言,只要極端穆斯林組織有足夠理由宣稱某人或某國家是「亞拉的敵人」,便可把這些謀殺行動合理化。例如發生在埃及總統 Anwar al-Sadat 身上的事!因他與以色列友好,就被埃及的正統派穆斯林 以「伊斯蘭教敵人」的名義刺殺。 我們可說伊斯蘭教正與自己戰爭。一方面「中庸派」的穆斯林政府大致上按著標準伊斯蘭教的教義,正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在這些國家的憲法中,幾乎所有都明說伊斯蘭教是它們的國教。另一方面卻有不少激進的行動,與他們的政府對抗,而這些行動的首腦也通常是激進派的穆斯林;似乎他們已忘記真正的伊斯蘭教教義,而解決方法就是返回純正的伊斯蘭教。 六、結論 西方學者批評伊斯蘭教,認為阿拉是一位嚴厲和易怒的神,祂視人類如奴隸一般,但人類害怕受懲罰,又希望死後升天堂,才信仰伊斯蘭教。然而對許多伊斯蘭教徒來說,真主所有的特質是慈悲為懷與富同情心的,吸引人們靠近祂的原因不是因為害怕而不得不服從,而是發自內心對祂的感激。對很多伊斯蘭教徒來說,信仰伊斯蘭教就是自動投入真主的保護下,依祂所提示的指引原則行事是很安全的。 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對現時的情況應有甚麼回應?首要的是祈禱。為世界上的恐怖份子祈禱。他們被騙會因殉道而直接進入天堂,卻沒有想過在另一邊在等待他們的是什麼!我們也要想想自己是否願意求佛菩薩加被這些人,而自己帶著我們的慈悲去接近他們。 換言之,身為一個佛教徒,我們很清楚了解佛教界所說的因果法則。因此,我們應更主動的與周遭的穆斯林接觸,不要認為自己與伊斯蘭教無關,就安於把這些工作留給別人負責、自己卻袖手旁觀。每個人都應該以不同方法接觸在我們身邊的穆斯林。不同的宗教或可合作以組成一支外展隊伍,讓全世界不同宗教的人士都能夠如一家人般,讓全世界人士達到內心的和平,這是我們的責任。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