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69.臺灣方言口頭文學/曲藝說唱(牴嘴鼓)/〈土蚓仔歌〉演義 葉慶賢編輯
2015/05/24 22:14:08瀏覽4997|回應2|推薦166

臺灣方言口頭文學/曲藝說唱(牴嘴鼓)/〈土蚓仔歌〉演義 2015/5/24

非蚯蚓之鳴,是螻蛄之聲 

蚯蚓歌

歌詞:許文彬老師教唱內容整理

 

男唱:

歌啊歌,土蚓仔會唱歌!

女唱:

    土蚓仔安怎會唱歌?

男唱:

啊土蚓仔身來長,腰來軟,伊才會唱歌。

女唱:

    鱔魚敢無身來長,腰來軟,伊就啊昧(不會)唱歌?

男唱:

鱔魚孔內踮,水裡泅,伊才昧(不會)唱歌。

女唱:

    水雞敢無孔內踮,水裡泅,伊就啊會唱歌?

男唱:

水雞肚大大,夠嘴闊闊,伊才會唱歌。

女唱:

    醃缸麼是肚大大,嘴闊闊,伊就啊昧(不會)唱歌?

男唱:

醃缸土來做,火來燒,伊才昧(不會)唱歌。

女唱:

    土枝龜(長笛)麼是土來做,火來燒,伊就會唱歌?

男唱:

土枝龜就是二孔相弄透,伊才會唱歌。

女唱:

    火管敢無二孔相弄透,伊就啊昧(不會)唱歌?

男唱:

火管竹來剉,刀來做,伊才昧(不會)唱歌。

女唱:

    品仔(笛子)麼是竹來剉,刀來做,伊就啊會唱歌?

男唱:

品仔(笛子)身軀密密孔,伊才會唱歌。

女唱:

    米篩麼是身軀密密孔,伊就啊昧(不會)唱歌。

男唱:

米篩身軀密密孔,算昧(不會)了,安怎昧曉唱,我麼昧(不會)曉。……

主旨:莊稼人覺得蚯蚓在泥土中生活,似乎很快樂,所以時常會叫歌。蚯蚓會叫歌的迷思有待破解;同時,蚯蚓在生態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值得理解。臺灣曲藝〈土蚓仔歌〉,是自劇折子戲《桃花過渡》中的唱段──〈蚯蚓歌〉衍化而來。其內容一開始都是「蚯蚓會歌」,內容逗趣活潑。經過一番觀察研究,有人卻發現蚯蚓語俗稱大蚓仔、土蚓仔、大棍仔、杜蚓仔並不會叫歌,是土洞內的螻蛄蠹蚍仔、杜伯仔、烏龍仔、剪綹仔叫歌,但這無損此歌的藝術價值

前言:中國文學傳統是以抒情的詩歌為主,賦的假設對問,建構起中國敘事文學的基礎框架。而方言口頭文學曲藝中有說唱「打喙鼓」、「車鼓弄

車鼓弄又名弄車鼓、車鼓陣,是中國閩南特別是同安地區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民間娛樂形式。它是一種說唱、表演合一的民間歌舞藝術,它以動作樸實簡單、易學易演,詼諧幽默的風格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從前鄉村迎神賽會,農閒節目的慶祝活動以及新婚鬧洞房等喜慶日子,都很盛行。幾乎每個村落的老人都會說「車鼓弄,三步進,三步退,弄過來又扭過去。」在台灣,名為車鼓陣的弄車鼓為主要的陣頭之一,其音樂也常見於道教及台灣民間信仰的祭典上。在不同作者的著作與文獻中,也有與車鼓相關的名稱。

臺灣車鼓陣,主要流行於臺灣南部,形式與閩南的「文車鼓」有些相類,以旦與丑角雙人成組搭配戲謔、答唱,互作調情動作,丑角滑稽挑逗,旦角故作賣弄風情。

「陣頭」是一群人因為喜愛某種共同的民俗才藝而結合在一起的表演團體,如:獅陣、龍陣、宋江陣、跳鼓陣、布馬陣、車馬陣、鬥牛陣、牛犁陣、跑旱船等。大約在三百多年前,住在福建、廣東沿海的先民渡海來台,為求居住環境平安,所以便舉辦了神明繞境祈福消災的「迎神賽會」。而在迎神賽會中,隨神明出巡護駕的,將是民間的各種陣頭

車鼓陣:車鼓的「車」,閩南語有「翻」或「舞」之意。車鼓的表演稱為「車鼓陣」或「車鼓弄」,弄字同樣也有「舞蹈」的意思。傳說清代穀物歉收,民不聊生,困境持續三年,終於下了一場雨,男女老少彼此歡欣鼓舞,正逢此時皇帝出巡,便賜名為「車鼓陣」

吳天羅被藝文界奉為一代民藝大師,因擅長各種歌舞小戲,精通念歌仔、相褒、牴嘴鼓等說唱藝術外,更能自編自彈自唱。

〈蚯蚓歌〉詞曲:古曲

詞:

聽我唱來呀聽我唱,唱到那隻蚯蚓子,因何它來會叫歌?

那隻蚯蚓子,因為身子長、腰兒軟、挖土坑做眠床,所以它才會叫歌。

你別騙我,那隻水蜻蜓身最長,腰最軟,它怎麼昧叫歌?

那隻水蜻蜓,因為六腳兼四翅,半天飛,樹上歇,它才昧叫歌。

你別騙我,那隻樹蟬六腳兼四翅,半天飛,樹上歇,它怎麼會叫歌?

那隻樹蟬,因為肚下一鼓膜,舒口氣,哩呀咧,悉呀颯,哩哩咧咧,悉悉颯颯,它才會叫歌。

你別騙我,那隻水毛蟹,肚下一鼓膜,它怎麼昧叫歌?

那隻水毛蟹,因為土裡穿,水底鑽,它才昧叫歌。

你別騙我,那隻老水蛙,既穿土叉鑽水,它怎麼會叫歌?

那隻老水蛙,因為嘴最寬,肚最大,西北雨一下潑,跳出到洞口外,舒口氣。

咿啊ㄠ,悉啊颯,咿咿ㄠㄠ,悉悉颯颯,它才會叫歌

你別騙我,那個水缸,嘴最寬,肚最大,天中央讓雨潑,它怎麼昧叫歌。

那個水缸,因為用土做,用火燒,燒紅紅,燒死死,它才昧叫歌。

你別騙我,那個土吹笙,用士做,用火燒,燒紅紅,燒死死,它怎麼會唱歌?

那個土吹笙,因為一洞通兩處,吹口氣,咿啊嗚,悉啊囌,吱吱咕咕,悉悉囌囌,它才會叫歌。

你別騙我,那枝竹火吹,一孔通三口,它怎麼昧叫歌?

那枝竹火吹,因為竹來做,刀來銼,銼齊齊,又銼死死,它才昧叫歌。

你別騙我,那支洞簫笛,竹來做,刀來銼,銼齊齊,又銼死死,它怎麼會科歌?

那支洞簫笛,因為孔最多,吹出去,五流相空齊,它才會叫歌。

你別騙我,那個竹米篩,孔最多,它怎麼昧叫歌?

那個竹米篩篩,師傅做,師傅絞,絞緊緊,絞死死,它才昧叫歌。

你別騙我,那頂竹眠床,師傅做,師傅絞,絞緊緊,絞死死,它怎麼會叫歌?

那頂竹眠床,因為兩個恩愛老夫婦睡到三更又半夜,手來攬腳來盤,盤一下去。

咿啊歪,吱哎拐,咿咿歪歪,悉悉蟀蟀,它才會叫歌,會叫歌。

吳天羅車鼓陣的〈蚯蚓歌〉.wmv

陳禹安 歌仔戲 蚯蚓歌.wmv

名詞釋義:臺灣曲藝對答歌,俗稱「打喙鼓、拍喙鼓、答喙鼓、搭喙鼓、鬥喙鼓、牴喙鼓」等……。使口腔裡充滿空氣,鼓起臉頰,然後用手掌輕輕拍打,會發出噗噗類似打鼓的聲音,嘴巴有類似鼓的作用,所以叫「喙鼓」。拍打「喙鼓」叫做「打喙鼓」。因為鼓是用敲打的,講話是用嘴巴講的,因此用「打喙鼓」比喻閒聊、閒談、鬥嘴及爭辯。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偶而無傷大雅的牴嘴鼓,可激盪腦力,活化語言,增添生活情趣。

台語tap-ts‘uiʟ-kɔ`的用字寫法有:「答喙鼓、答嘴鼓、鬥嘴鼓、搭喙鼓、答嘴古……」等數種,tap 的用字有打、拍、答(談說、應對、回答)、鬥(鬥嘴、對打)(搭腔、搭話、一搭一唱、勾搭、連結)、牴、逗(逗趣、挑逗)七個,ts‘uiʟ 有嘴及喙(原指鳥獸蟲魚堅硬的嘴,也指人的嘴巴)二個,kɔ` 有鼓(使嘴巴口腔裡充滿空氣,鼓起臉頰,有類似鼓的作用,能打出像鼓聲的聲音)以及古(因閩南語習慣,稱人講話有趣卻離奇是「講古」──講故事)

一、2008年版李如龍等《南方言》說:「語方言的口頭文學最常見的是歌謠、曲藝、戲曲和民間故事四大類。……曲藝是說唱兼有,韻文、散文相間,具體的形式各地有同有異,各有不同的名稱。例如北方的……南方則……南音、錦歌、搭喙鼓南),……。」又說:「曲藝方面除了上文所述的清唱「南音、錦歌」之外,還有各地都曾流行過的講古」,在厦門發展為韻白兼有、以反映現代生活為主的「搭喙鼓」

二、《閩方大》「答喙鼓」條說:「(答喙鼓是)南地方曲藝,流行於南、臺灣等地區。它有嚴格的押韻,鮮明的語言節奏感,風趣幽默的方言詞語,還有用相聲逗哏(ㄉㄡˋ ㄍㄣˊ,用滑稽有趣的話引人發笑。包袱:相聲、快書等曲藝中的笑料。)特點構成的「包袱」,在逗人發笑中表達一定的主題,因此很受聽眾喜愛。」另外說「答喙鼓」「有鬥嘴、閒談的意義,又叫「拍喙鼓」、「觸喙鼓」(tak-ts‘uiʟ-kɔ`)。」

三、《台閩》說:「答喙鼓:原南、臺灣一帶所流傳兩人對唱,一說一答的一種民間曲藝;後來演變為相聲,也叫「拍喙鼓」;引伸為閒聊或爭辯。」

從上面各書的說明可知:「答喙鼓」是流行於南、臺灣的一種兩個人表演的說唱藝術,韻文、散文相間,使用風趣幽默的方言詞語,一說一答引人發笑的曲藝。並由此引伸閒聊、鬥嘴也叫「答喙鼓」

問題深究:蚯蚓會不會叫歌?正確答案是:不會。

証明方法:很簡單──同時抓一些蚯蚓和螻蛄,分開來放在箱子裡觀察,自然知道那是啥動物在叫。

小時候住鄉下,聽過一些長輩說,曾經聽過蚯蚓的叫聲;平常,偶而會在路邊草叢或牆腳聽到一種小小又熟悉的「唧~~~~~~~~」沉悶蟲叫聲,以為就是所謂的「蚯蚓在叫歌」了,並未去懷疑或查證。1997年參加許文彬老師舉辦的台中縣鄉土文化古蹟巡禮,首次接觸到老師教這首臺灣歌謠〈土蚓仔歌〉,謠詞是「歌啊歌,土蚓仔會唱歌!---土蚓仔安怎會唱歌?啊土蚓仔身來長,腰來軟,伊才會唱歌。」覺得十分新鮮有趣,對「土蚓仔會唱歌」的說法毫不懷疑。約六、七年前,在八卦山東麓之田園務農,至黃昏時刻,忽然聽到農舍外面簷前腳頭,傳來非常耳熟的清脆悅耳聲音,當牠叫歌叫到正起勁時,還會予人一種難以形容的飄蕩迴繞之感覺,好奇地急速上前想看個仔細,想弄清楚那聲音的來源,以求精實;走近一看,水泥地上只有三、四條蚯蚓而已,其餘啥也沒有。直覺以為那就是蚯蚓在叫歌,但走近不久,聲音突然停了。心想,蚯蚓老兄太酷了:外表這麼拙,叫起歌來聲音怎會如此好聽,真是「物不可貌相」呵!近日,將此〈土蚓仔歌〉歌謠內容加以整理校勘,順便並Google一下,發現其中的YouTube鋪的都說:「那聲音」是螻蛄的叫聲。但是,文獻資料為何會這樣說?

()古代有一種「蚓曲」的說法,傳說中蚯蚓夏夜能發出鳴聲,其鳴聲便叫做蚓曲。也稱「蚓笛」因為其發出的聲音微不足道,不為人所聽。古時文人在發表自己的學術時常借此自謙

()李時珍《本草綱目》對蚯蚓的描述:「季夏始出,仲冬蟄結,雨則先出,晴則夜鳴,……」。

()劇折子戲《桃花過渡》中的唱段──〈蚯蚓歌〉:「蚯蚓,伊是土底生,土底大,頭有一節笛,伊才會呀會叫歌

()臺灣歌謠牴嘴鼓〈土蚓仔歌〉:「土蚓仔身來長,腰來軟,伊才會唱歌。

()古老臺灣歌謠「土蚓仔歌」內所唱到的:「那尾土蚓仔子,出世就身來長、牠的腰來軟,田埂邊,牠有開土孔,在那裡做眠床,睏到三更月光暝,牠就爬出來孔口外,在那裡咻咻叫、、、」

()周添旺作詞,楊三郎作曲的臺灣歌謠〈秋風夜雨〉中,有段歌詞「風雨聲音擾亂秋夜靜,時常聽見蚯蚓哭悲情引阮思鄉不知雨水冷,……

為了實地驗證,我趁著2015/5/24下雨天到山上農園耕耘,順便實地觀察,發現:隨時可清晰聽到四、五處「唧~唧~唧~唧~……」的持續叫聲,顯然是螻蛄(肚伯仔)在叫,「蚯蚓不會叫歌」是無庸置疑的。

根據觀察,蚯蚓並不會叫歌,但是,當蚯蚓達到一定的養殖密度後,也卻會發出細微的啾啾聲,聲音清晰可辨,通常只要靠近養殖箱就可以聽的很清楚,這聲音很難形容,有一點像夏夜裡萬蟲齊鳴聲音但又非常遙遠……非常遙遠……,我推想這聲音可能是蚯蚓在土中通道爬行時身體互相推擠摩擦所發出的。

根據現代聲學原理,聲音是由震動產生的。只要動物的某一特定部位震動,就能發聲。所以,借鑒古人的經驗和現在聲學原理,理論上蚯蚓是會叫歌的。但以解剖學的觀點來看:蚯蚓內部並無類似發聲的器官,應該不會發聲蚯蚓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而其剛毛與土壤摩擦的聲音極小,人類的耳朵無法聽到。在實驗室的蚯蚓養殖箱裡,曾經聽見低沉的、類似水的啾啾聲,推想可能是因為土壤水分多,蚯蚓在土中通道爬行時,擠壓所發出的啾啾水聲。因此說「蚯蚓會叫歌」,是觀察不確實造成的結果。一般人誤以為蚯蚓會鳴叫,那是錯把住在土洞內的螻蛄(大伯仔)所發出的聲音當作蚯蚓(大蚓仔、土蚓仔、大棍仔、杜蚓仔)的叫聲否則,不論大地田園土裡或養殖蚯蚓者的蚯蚓,豈不是吵死!而網路上也無人在瘋傳蚯蚓叫歌的影音檔。

劇折子戲《桃花過渡》中的唱段──〈蚯蚓歌〉

題解:劇《桃花過渡》,是據蘇六娘的故事改編而來。

蘇六娘的故事:

蘇六娘的先輩在北宋時期潮州府當官員,後至炮台雷浦擇地造府,並請潮州知府起名「雷浦」,意為雷震萬物,福澤桑浦(山)。到了代中期,員外操守祖業,蘇安氏勤勞持家,府倒也家資殷實。氏於正月十五之夜產下一女,因排行第六,故此取名六娘蘇六娘自小麗質聰穎,天姿過人,讀書、繡花樣樣精通,深得員外夫婦喜愛。稍大後,被送到潮陽西臚村姑父大夫家中寄讀,六娘悄悄與表兄郭繼春互生愛慕,私訂婚約,曾派婢女桃花京北渡坐船前往送信。後來,員外因到潮州與人打祖墳官司,為求助打贏,把六娘許配給饒平新埔村書辦的三公子楊子良蘇六娘聞訊悲痛欲絕。為抵抗包辦婚姻而憤然離家出走,與表兄密約私奔。

民間傳說:蘇六娘在夜裡趕到京北渡口時,一時未能找到渡船,竟被員外及楊子良等人追上,最終因拚死反抗,被裝進豬筐沉下江中。

有好事者則加續上:六娘沉江之際,郭繼春桃花請來渡伯,渡伯潛水打開豬筐,救出六娘,並送郭繼春上京應試,雖未能及第,但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倆人相偕到老。不管結果如何,蘇六娘在封建社會那種勇於追求個人婚姻自由、反抗封建禮教的精神,還是得到後人的同情和支持的劇《蘇六娘》廣為傳唱,深受海內外人喜歡,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欲食好魚馬膠鯧,欲娶靚嬤蘇六娘。」至今與蘇六娘有關的點點滴滴,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劇折子戲《桃花過渡》也是據此改編而來的。桃花在過渡時與渡伯鬥歌,運用有潮汕特色的風土人情典故入歌進行對唱,從「正月點燈籠」到「厚穩(蚯蚓)厚穩歌,厚穩出世翻了沙」,無不情趣詼諧,引人莞爾。倆人鬥歌非常投入激烈,以致當時適逢漲潮,才有了渡船被衝到上游、渡伯脫口驚叫「哎呀!糟了,隻船被水趕(沖)到雙溪嘴了」、現在簡約為辦事情動作太慢,導致後果已漸顯的「隻船(敗)到雙溪嘴」的名句。民間還有關於桃花渡伯的親生女,而因倆人鬥歌鬥得最終羞於相認的傳說,這一點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人們對封建傳統、觀念最有力的抨擊。

蘇六娘故里雷浦村:離炮台鎮2里遠,位於該鎮東北方位,毗鄰新市村,三面臨溪,村寨綠陰環繞,幽雅景致。該村南側有一座古建築住宅,宅東面立有石旗桿腳,據說各地只能有身份者可標此物,往往也是當時主人用來向世人報喜事、報大事的一種方式。

蘇六娘故居 (現在新市村腳蘇厝)↑↓

潮陽京北村與揭東炮台鎮相隔一溪水,兩岸居民往來都乘渡船,該渡口名稱「京北渡」

 

 潮劇桃花過渡 第一段

 

 

潮劇桃花過渡

 

 

潮劇卡拉OK 蚯蚓歌{由吳玉東,方展榮主唱}

 

 

喊歌蟬在叫歌↑↓喊歌蟬唱歌,分明是竭盡力氣在嘶喊

 

 龍麟山步道---喊歌蟬鳴叫求偶

蟬求偶記 

〈蚯蚓歌〉唱段

撐渡伯:「話話話」照生麼真實輸伊了,毋輸服,重換再來鬥蚯蚓歌!

桃花:好,來就來,怕你不成!

撐渡伯:好,來就來!毋驚就來!蚯蚓蚯蚓歌:蚯蚓出世翻了沙,竹筷長,竹筷大,伊怎呢就會呀會叫歌

桃花:蚯蚓,伊是土底生,土底大,頭有一節笛,伊才會呀會叫歌。

撐渡伯:田蟹,伊也是土底生擱(諧音:甲、共)土底大,伊怎呢就昧(不會之合音)呀昧叫歌?

桃花:田蟹,雖然是土底生,塗底大,伊是腹下有個椅,伊才昧呀昧叫歌。

撐渡伯:喊歌蟬,腹下也有個椅,伊怎呢就會呀會啊叫歌?

桃花:喊歌蟬,伊是樹頂生,樹頂大,還有六腳共四翅.,伊才會呀會叫歌。

撐渡伯:竹田嬰(蜻蜓),伊也有六腳共四翅,伊怎呢就昧呀昧叫歌?

桃花:竹田嬰(蜻蜓),伊是著翼堅尾累,雙目利利青,伊才昧呀昧叫歌。

撐渡伯:田水雞,伊雙目愈更青,坫在田巷裡,叫著就喔喔喔,喔喔叫,伊怎呢會呀會叫歌?

桃花:田水雞,伊是肚大嘴又闊,伊才會呀會叫歌。

撐渡伯:土水缸,伊的肚愈更大,伊個嘴愈更闊,伊怎呢就昧呀昧叫歌?

桃花:土水缸,伊是土來做,火來燒,伊才昧呀昧叫歌。

撐渡伯:土吱咕,伊也是土來做。火來燒,伊怎呢會呀會叫歌?

桃花:土吱咕,雖然是土來做,火來燒,伊是雙頭有二孔,伊才會呀會叫歌。

撐渡伯:這竹煙筒,伊雙頭也有二個孔,伊怎呢就昧呀昧叫歌?

桃花:竹煙筒,伊是竹來做,刀來雕,伊才昧呀昧叫歌。

撐渡伯:這竹簫仔,伊也是竹來做,刀來雕,伊怎呢就會呀會叫歌?

桃花:竹簫仔,雖然是竹來做,刀來雕,伊是孔數多,伊才會呀會叫歌。

撐渡伯:這菜頭抽…

桃花:是菜頭銼!

撐渡伯:好,勿駁,勿駁,阮阿公的名叫這個,我毋敢叫落去。

桃花:呵!……恁阿公的名是叫做阿「銼」喏!

撐渡伯:鬼仔你呀!個人毋敢叫,你還專專叫下去!

桃花:嗄,無這菜頭抽,「硬唬」著「銼」!

撐渡伯:啊「硬唬」著「銼」!

桃花:銼就對哩!

撐渡伯:好來,來對,來對哎!

菜頭銼,伊的孔愈更多,伊怎呢就昧呀昧叫歌?

桃花:菜頭銼,伊是柴來做,鐵來釘,伊才昧呀昧叫歌。

撐渡伯:柴三弦。伊也是柴來做,鐵來釘,彈著伊叮咚叮叮咚咚,伊怎呢會呀會叫歌?

桃花:柴三弦,伊是雙頭有兩塊弦彈皮,還有中間幾條線,伊才會呀會叫歌。

撐渡伯:阿伯這個鱷魚恤,絎線愈更多,伊怎呢昧呀昧叫歌?

桃花:鱷魚恤,伊是石砂磨石砂累,伊才昧呀昧叫歌。

撐渡伯:手車仔,伊也是石砂磨石砂累,紡著嚕嚕叫,伊怎呢就會呀會叫歌?

桃花:手車仔,伊是捻數多,伊才會呀會叫歌。

撐渡伯:酸楊朵,的捻愈更多,伊怎呢就昧呀昧叫歌?

桃花:酸楊朵,伊是樹頂生,樹頂大,伊才昧呀昧叫歌。

撐渡伯:這講東鳥,伊也是樹頂生,樹頂大,伊怎呢就會呀會叫歌?

桃花:講東鳥,伊是嘴尖舌仔利,伊才會呀會叫歌。

撐渡伯:剪刀仔,伊的嘴愈更尖,伊的舌愈更利,伊怎呢就昧呀昧叫歌?

桃花:剪刀仔,伊是鐵來打,火來燒,伊才昧呀昧叫歌。

撐渡伯:大銅鑼伊也是鐵來打,火來燒,打著「鄺呀」一叫,伊就會呀會叫歌?

桃花:哦!……這回呀,你輸了!你輸了!

撐渡伯:怎呢輸了?

桃花:大銅鑼是銅打的,你當做鐵打的,這個毋是你輸?

撐渡伯:教到你曉,樹泥好粘鳥!妹呵!你還稚,未發齒,銅鑼免用鐵錐來錘錘錘,就會成銅鑼

桃花:哇!正倒答有來,老是毋認輸!

撐渡伯:輕易認輸,「那有」就認輸!……哎喲!桃花呵,糟了!隻船被水趕(沖)到雙溪嘴了。

桃花:啊!那麼就害,阮欲去西臚,敢著昧得返呀!

撐渡伯:好,好好!你免驚到塊形照些,阿伯也是願出力,即時就到。

桃花:那就請阿伯出力,成人之美。

撐渡伯:好,你企好,阿伯來出力,來出力了哎。我老人也從後生來,成人之美是應該,桃花帶書西臚去,萬般心事在書內。

桃花:老伯人老心昧老,胸懷闊達人愛戴,此去親事免踏拍,有情人歡喜,笑撈孩笑撈孩。

撐渡伯:好,我來拍響槳!

桃花:伯呀!猛些喏!

撐渡伯:好,我來拍響槳,我來拍響槳了呀!

延伸學習:螻蛄與蚯蚓

歌仔戲的〈車鼓調〉:〈桃花過渡〉

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是以摻雜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及閩南語(臺灣腔、漳州腔)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

〈桃花過渡〉是車鼓戲的一種,通常由一旦(桃花姑娘)一丑(撐渡阿伯),以歌謠和簡單舞蹈,相褒對唱演出,一來一往,歌唱間並加入笑料對話,生動活潑;於農業社會時期,不但是迎神賽會深受歡迎的陣頭,更是平時廣受民眾喜愛的歌舞小戲。這首歌依照一年十二個月各種節氣或節慶譜寫歌詞,是相當好的鄉土教材歌曲,也揭開日後男女調情對唱歌曲的序曲。

〈桃花過渡〉是源自於歌仔戲車鼓調,其旋律輕鬆、活潑,充滿愉悅逗趣的一首民謠,內容是在講桃花姐渡河時碰上老不修的撐渡伯,兩人約定要唱歌互褒,若桃花姐贏了就可以免費渡河,而如果撐渡伯贏了,就可以娶桃花姐為妻,聰明的桃花姐與撐渡伯約定以月份為開頭,並且由撐渡伯先唱,我們都知道,月份有十二個月,自然是誰先唱先輸,笨撐渡伯偷雞不著蝕把米,最後落得免費送桃花姐渡河

〈桃花過渡〉除了是閩南語填詞的歌仔戲調,也是客家山歌採茶戲之一,其中還包含了括撐船頭,尋夫歌,撐船歌三種曲調,我們在逢年過節或熱鬧的表演活動上,甚至電視新聞或是廣播中,都常聽到〈桃花過渡〉熟悉的旋律,充滿著幽默和詼諧的感覺。

詞:

正月人迎尪囉,單身娘子守空房,嘴吃檳榔面抹粉,手提珊瑚等待君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二月立春分囉,無好狗拖提渡船,船頂食飯船底睡,水鬼拖去無神魂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三月是清明囉,風流查某假正經,阿伯宛然楊宗保,桃花可比穆桂英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四月是夏天囉,無好狗拖守港邊,一日三當無米煮,也敢對阮哥哥纏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五月龍船鬚囉,桃花查某愛風流,手舉雨傘隨人走,愛著緣投無尾揪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六月人收冬囉,無好狗拖提渡人,衫褲若穿破無人補,穿甲出汁遂生蟲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七月樹落葉囉,娶著桃花滿身搖,厝邊頭尾人愛笑,可比鋤頭掘著石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八月是白露囉,無好狗拖提橫渡,要吃若不作叫艱苦,船杯打斷面著黑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九月紅柿紅囉,桃花生美害死人,害死阿伯無要緊,害死少年先不通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十月十月燒囉,阿伯憨想阮袂著,日時貪彈無人叫,暝時無某睏破蓆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十一月是冬節囉,大腳查某假小蹄,八寸鞋面九寸底,恰大阿伯的船杯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十二月是年宗囉,精粒做粿敬祖公,有尪有婿人塊爽,阿伯你著誅冬風仔伊都,

咳仔囉咧咳噯仔囉咧噯,噯仔囉咧噯仔伊都,咳仔囉咧咳。

 

蔡幸娟..等〈桃花過渡〉二首

桃花過渡 - 江蕙

劉福助+王瑞霞-桃花過渡

交響樂 臺灣民謠組曲:桃花過渡+雨夜花+高山青

 

 

延伸學習:螻蛄與蚯蚓

螻蛄:臺語俗稱蠹蚍仔、杜伯仔、烏龍仔、剪綹仔

體圓,色褐,長約三公分。素食,食量大,有兩對翅膀,前肢有力,善掘地道,生活在泥土中。晝伏夜出,嗜食農作物嫩莖及植物根部,為作物害蟲。雄蟲每於日落黃昏時叫。亦稱為「土狗」、「蜊蛄」、「鼫鼠」。以往農人種稻之稻田田埂或水道邊,最不喜歡看到有被螻蛄挖洞,造成灌溉之用水漏水流失現象,或發現所插之秧苗被螻蛄挖掘枯死。螻蛄以許多農作物的根系為食,危情形頗為嚴重,所以螻蛄是農人不喜歡或認為是害蟲之一。成蟲夜晚具趨光性,擅長飛行,爬行速度也很快,但受到嚴重騷擾時,會訊速挖洞來避敵。螻蛄具有咀嚼口器,下翅比上翅長,下翅合翅時會延伸至腹末外,直翅目的昆蟲中,螻蛄產卵於地下洞穴中,其產卵管就退化了,也就是無外顯的產卵管。螻蛄最重要的特徵是第一對步足,那耙子式的挖掘腳,令人不敢小覷。挖掘腳顧名思義挖地洞專用腳,牠大多數時間生活在地洞裡,所以牠的觸角比起蟋蟀短很多。而螻蟻一詞辭書上都解釋為「螻蛄」和「螞蟻」的合稱,泛指微小的生物,並比喻微賤的生命

「梧鼠技窮」:雖然梧鼠有五技但皆不精。在昆蟲界相當於梧鼠這般特色的昆蟲應是螻蛄,牠有「挖土、步行、跳躍、游泳、飛翔、鳴叫」的六技,但也是樣樣不精,或許因為如此,不少人對牠感興趣。從螻蛄的英文名mole cricket 即知,牠與鼴鼠有不少共通之處。先看螻蛄前腳末端的四支齒,它們除了和鼴鼠前腳上的爪一樣是挖土的利具外,另有鋏刀的作用,挖土過程中遇到植物的細根時,可用來剪掉細根當作食物。螻蛄是植物性昆蟲,被列為地下害蟲;鼴鼠則是以蚯蚓、金龜子幼蟲維生的肉食者,由於在挖土覓食時也會破壞農作物的地下部,被視為害獸之一。雖然牠全身被覆絨毛,適合地下挖洞生活,但挖掘隧道到底是很耗熱量的工作,因此鼴鼠四小時挖洞覓食,然後休息四小時再挖洞,若半天吃不到食物就會餓死。雖然植物的根比蚯蚓容易找到,但熱量及營養價值遠比蚯蚓差,植食性的螻蛄在土中一天的作息到底如何,令人好奇。

由於潮濕的土比乾土容易挖洞,加上全身的絨毛有撥水效果,螻蛄多見於水邊的潮濕地。牠的觸角雖然不像遠親蟋蟀的那麼長,但觸角上的感覺毛彌補了退化的複眼的作用,可探測洞裡前方的動靜。腹部末端的一對具備感覺毛的尾毛,則與蟑螂腹端的葉狀構造具有同樣的效果,可感受後方的動靜。翅膀長度依種類而異,長翅種類稱不上是飛翔高手,依趨光性晚上有時會飛到燈光下。螻蛄也像蟋蟀一樣,利用翅膀發出「滋、滋、滋……」的鳴叫,雖然牠在洞內鳴叫,翅膀的動作不能太大,但隧道有回音效果,致使我們聽到的聲音相當之大,有人挖土尋找叫聲的來源,結果挖出蚯蚓,因而過去曾認為那「滋、滋、滋」聲是蚯蚓叫的

多本書上提到螻蛄有照顧後代的行為。母蟲在春、夏季交尾後,將部分隧道擴張為卵形,把一些草莖塗在洞壁在此產卵,然後再以泥塗住出入口,經約兩個星期,若蟲孵化,取食洞中的草而長大。母蟲自產卵起,一直陪伴後代,有時還採些食物餵若蟲,一直照顧到若蟲第一次蛻皮。雖然母蟲從腹端分泌一種拒避性液體抗拒害敵,且在土中生活的天敵不多,但強手中自有強手,一些步行蟲是牠主要的捕食者,也有一些穴蜂會穿到隧道中以螻蛄為寄主而生活。

螻蛄雖被視為害蟲,但去翅除腳後用火烤,是美味的食用昆蟲,牠也被認為是小鳥的強壯劑,養小鳥的人常把螻蛄當預防或治療小鳥各種疾病的萬能藥。據民間療法,螻蛄有利尿作用,也治療水腫及各種腎臟病、膀胱結石有效。此外,被蜂刺到時,可磨碎活螻蛄塗在被刺處;泡在芝麻油的螻蛄可用於刀傷的治療,經燒烤的螻蛄粉末可治療蛀牙,對發燒、紓解胃痛有效。

當捉起一隻螻蛄時,牠會舉起一對前腳,那樣子像極了有人舉手投降的姿勢,加上螻蛄的外形容易讓人聯想到脫光光的身體,因此在日本賽馬、賭博等輸得好慘時,會被形容為「變成螻蛄」;將買車票的錢也輸掉的賭客低著頭從賽馬場徒步回家的路,則被戲稱為「螻蛄街道」。

 

 間歇可聽到螻蛄、喊歌蟬的叫聲

來,螻蛄的家園,是在草木的根

小小地方聚集了這麼多小住民,難怪……

螻蛄前腳末端四支齒是挖土利具,也可當鋏刀,挖土過程遇植物細根可剪斷細根當食物

螻蛄是蜈蚣的食物

螻蛄(台語稱肚伯仔)之大小

東方螻蛄 (長翅型)

 東方螻蛄,前腳發達如釘耙,善於掘土,稱為開掘足,後腳脛節背面有4個距

 

古厝的灶跤(廚房)

灶蛄(雄灶雞仔,翅膀僅腹部一半長)

灶蛄早期鄉下灶跤(廚房)裡的「大灶」,都是用土磚(塗埆)砌成的,後來才用紅磚做灶。做飯時不是燒煤炭球,也沒有瓦斯爐,更不用說電爐,家家戶都是用「燃柴」的。晚飯後收拾好,熄了燈不久,灶跤裡就會聽到嘰嘰的蟲聲。家祖母告訴我們說:這是「灶蛄」、「灶雞仔」。又名短翅灶蟋、家蟋蟀」;或許因為翅短,古人以為是家蟋蟀,「無翼」。白天無聲無息地躲在大灶的縫隙裡,晚上才嘰嘰、嘰嘰地叫,「鳴聲織織然」,並趁著黑暗出來,在「灶頭頂」找食物。

  

蚓:語俗稱大蚓仔、土蚓仔、大棍仔、杜蚓仔。

一、全身分節:

蚯蚓屬於環節動物門;環節動物門,顧名思義,就是身體呈環狀分節。一般而言,蚯蚓的分節多在80節以上。外觀上除了分節之外,成熟的蚯蚓在靠近頭部的地方,有體節會瘉合成環帶

二、陸生的及水生的兩類:

寡毛綱,可以分為陸生的及水生的兩種類型。大多數的種類:屬於陸生蚯蚓,體型較大,主要分布於土壤表層;俗稱「紅蟲」的水生絲蚯蚓,又名水蚯蚓,屬環節動物門,寡毛綱,近孔寡毛目,顫蚓科,水蚯蚓屬。生活在污水中,喜歡偏酸性、富有機質、水流緩慢或受潮汐影響時的淡水水域。主要分布在各種淡水水域,一般體型較小,以水中的有機物質為食物來源;寡毛類也有極少數為海產性的。

三、特徵:

()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

()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剛毛生於蚯蚓體壁的毛囊,可藉由肌肉控制伸出或收縮,並可與介質產生摩擦力來達到移動的目的)

()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環帶是蚯蚓表皮上一個馬鞍形或環形的構造,可產生卵繭,通常較為膨脹,亦可經由顏色來與其他體節區分)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

()循環系統是封閉式循環系統,三條主要的縱向血管貫穿全身,一條位於背部,二條位於腹部,而這三條血管在每一節中則藉由圍著體腔與體壁的血管相連。消化管為一由前至後延伸的管狀構造,排泄則經由肛門或腎管[腎管(metanephridia),每一體節均有一對,位於體腔兩側。此管兩端均有開孔,向內的一端由一密生纖毛的漏斗與體腔相通,另一端則直接通至體表]進行。以皮膚呼吸,會從背孔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膚的濕潤。

四、生殖:

蚯蚓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卵生。一般會爬出地表交配的蚯蚓種類只佔全部蚯蚓的少部分,也就是說大部分的蚯蚓交配是在地底下進行,因此觀察並不容易。在國外相關報告中,以Lumbricusterrestris為例,交配時是以相對受精的方式,兩隻蚯蚓頭部相對,將自己的雄孔對準對方的受精囊孔,把精子射入對方的受精囊中,而有些環毛蚓(Pheretima),交配時,雄孔會先對準最後一對受精囊孔,將精子傳到受精囊中,再後縮至前一對受精囊中傳送精子,依此類推,最後互相離開。

受精後的蚯蚓,會由環帶處分泌黏液,黏液硬化,包住由雌孔排出的卵,隨著肌肉的推進至受精囊孔處,釋放精子,完成受精,最後由頭部推出形成卵繭。而每個卵繭中可以含有一至多個受精卵,不同種類孵化時間不一。

五、生態和食物鏈:

世界上寡毛類大約有3000多種,牠們的分布是世界性的。由於牠們以土壤中的有機物如植物碎片、種子或微生物為食(蚯蚓的生態地位仍屬消費者,而非分解者),所以愈是肥沃的腐植土愈適合陸生型蚯蚓的生存,在腐爛植物堆、有機碎屑,或甚至枯木中也會發現蚯蚓蹤跡;淡水型的蚯蚓以絲蚯蚓(又名水蚯蚓,屬環節動物門,寡毛綱,近孔寡毛目,顫蚓科,水蚯蚓屬)為例,大多生活於污染河流的淤泥中或水生植物表面,因此太乾淨水域或水流太強的地方是找不到絲蚯蚓的;極少數寡毛類是海產性的,生活於海藻堆中,但台灣尚未發現。

在自然界中,蚯蚓是一些哺乳類(如鼬獾)、鳥類、青蛙、蛇或魚蝦蟹類的重要食物來源。由於蚯蚓鑽土的行為,及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的生活方式,可改善土壤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因此贏得「大自然耕耘機」及「大自然施肥者」的美譽。

六、蚯蚓的價值和應用

蚯蚓生活於土壤中,在其進食過程中會吸收土壤重金屬或農藥等,因此是個極佳的土壤環境記錄者。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蚯蚓體內能負荷的重金屬累積含量超過其周圍環境的千百倍,因此繼植物後,成為清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新希望。這對近來土地重金屬污染事件頻傳的台灣,是個值得重視的研究方向,使遭重金屬污染的廢耕地早日復育。由於蚯蚓的鑽土行為,及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的生活方式,可改善土壤中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因此贏得「大自然耕耘機」及「大自然施肥者」的美譽。所以當我們了解蚯蚓的習性之後,再施用適當的肥料及農藥,當能更有效的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因此在歐、都已有成功利用蚯蚓清除污泥、有機垃圾、廢紙等,再將之轉換成有機肥料的例子。也有利用酒廠、食品加工廠產生之酒糟或食品殘渣來飼養蚯蚓,再直接將蚯蚓餵食雞、鴨或供飼料工廠製成蛋白質添加於飼料中。台灣近來由於垃圾傾倒問題日漸嚴重,垃圾減量的辦法再度被提出,因此將廚餘化為有機肥料的方式,漸漸在關心環保的人士間推廣開來,相信如能配合蚯蚓的使用,或許可增加垃圾掩埋場的效果及壽命。

另外,由於蚯蚓皮膚對紫外線相當敏感,在今日臭氧層遭破壞的環境下,蚯蚓也是個值得開發的紫外線監測生物。

七、結論

台灣近來由於社會變遷、環境破壞及污染,都市裡柏油馬路一條條的鋪設,公寓大廈一棟棟的蓋,公園綠地所剩無幾,也就是說,都市裡的蚯蚓不是慘遭活埋,就是隨著棄土被任意堆棄而流離失所鄉村的蚯蚓也好不到哪裡,由於肥料的大量使用,改變土壤的酸鹼值,不適合蚯蚓生長;農藥的濫用,雖然消滅了不少害蟲,但同時也毒害了蚯蚓的生存;河邊及湖邊的土地也因水質污染及酸雨的影響,明顯地降低了蚯蚓的族群數量;生長在水裡的絲蚯蚓是中度污染水域的指標生物,以基隆河為例,二十年前基隆河中下游污染還不太嚴重時,絲蚯蚓的數量還不少,現在則因污染嚴重像條黑水溝,連絲蚯蚓都難以生存了。不可否認的是蚯蚓的數量在台灣的確正在大量銳減中,且相信有不少種類蚯蚓,因對環境改變的不適應已經消失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愛護大自然中最天然的廢棄物處理器──蚯蚓

養蚯蚓當寵物,不但可以消耗分解家中的厨餘,蚯蚓的糞便(肥料)還可拿來種菜、種花、­改善土壤。微生物和蚯蚓是我們良好土壤的必備成員,沒有微生物及蚯蚓,植物難以攝取土­壤的養分,蚯蚓的消化道是一個天然的厨餘垃圾廢棄物處理器。廢棄物或厨餘經過蚯蚓不斷­地吞食消化,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其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養分,變成有益的肥料,使土­壤更肥沃。蚯蚓腸道能分泌出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厨餘經過蚯蚓處理後會變成更容易被植物­吸收的養料,蚓糞酸鹼度中性,有保水、保肥的功能,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是綠色­環保的生物養料。在能夠形成良性循環的處理垃圾的生態系統中,蚯蚓無一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大部分的蚯蚓交配是在地底下進行,因此觀察並不容易

 蚯蚓的卵繭中可以含有一至多個受精卵

高速攝影 蚯蚓

大體驗 蚯蚓夯、暗黑大海尋寶趣

2015.03.21【民視異言堂】蚯蚓第一 人類第六

紅蚯蚓寶寶誕生 - 台灣蚯蚓養殖推廣中心

原視新聞-錫安山蚯蚓 

 

 養了2個半月的蚯蚓

Down to Earth Worm Farm [SIV173]

蚯蚓堆肥法

20141017 科技苑 養蚯蚓賺大錢 全靠蚯蚓能耐大

黑冠麻鷺:全員五隻到齊捕食大蚯蚓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23515607

 回應文章

楊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02 04:23

好文章。詩詞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時詩詞也可為其他文化藝術服務,如歌曲,無論是民謠歌曲,藝術歌曲,地方戲劇歌曲等。

這篇文章內容太豐富,ㄧ時消化不完。


風起緣起~ 風捲起我們的緣,吹拂落葉的眼眉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5-06-05 13:54 回覆:
謝謝您的補述和嘉許,民間歌謠往往能充實生活的內涵,增添幾許生活情趣和知識。

心之 (休息)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5/27 10:26
沒聽過蚯蚓歌
感覺很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