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沒有可能
2009/04/12 23:16:48瀏覽355|回應1|推薦52
  • 有沒有可能在工作的同時,累積學歷

這樣是不是可以完成那些想讀書又無法以金錢去換來學歷夢想的人

  • 有沒有可能企業與學校合作(類似"建教合作")

能以平常的職場態度 工作表現  危機處理能力.......等等做為評論依據

這樣是不是對以後發展更有幫助呢

  • 以十八歲高中畢業的青年為例

如果他選擇的是"社會大學"(企業與學校合作)

那他是不是不必花太多時間與金錢去學國語、數學....等學科部份(基本國民教育都學過)

而是花更多時間精神完成上司交辦工作

重要的是在完成的過程所遇及的問題

諸如與人的互動 處理事情的態度 考核他整個EQ的反應

由每一位前輩先進來評核每一項人格標準.....

在假日時回學校檢討缺失再教育

不斷的回職場觀看他修正後的表現

考察他的"受教"程度

以受教程度的多寡來決定何時畢業

這樣是不是更能加強他的人格發展

進而在將來婚姻經營上更能扮演好親職的工作

會不會比在學校同儕的影響更來的實際

  • 理論與實施的結合

運用在生活是不是更能影響下一代

比起有高學歷卻是低人品是不是更能改變整個社會型態

  • 企業選擇人才的標準

似乎僅僅憑藉求職者提供的基本資料  履歷表 智能測驗...等等

就得冒著風險任用  不過見面幾十分鐘的陌生人

如果前份工作的執事者能針對此人的平日工作表現  態度.....等等

提供一份更完善的評定報告........

是不是對於未來的主雇關係更能達成雙贏的局面

適才適用是不是更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ss9961&aid=2300114

 回應文章

豆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候
2009/04/15 14:47

在我所處的那個年代裏,大學生走在路上有風,大學錄取率才百分之三十,其餘百分之七十有七八成都進入職場,台灣經濟生產力直奔顛峰。當時就大約有五成已經實現妳現在所說的情景。現在大學百分之百錄取,學生素質稀巴爛,出了社會進不了職場或不適任,台灣經濟生產力每下愈況。真的是新制很爛才知道舊的好。

問好冉冉

綠豆

苒 苒(lss9961) 於 2009-04-15 16:11 回覆:

是阿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

討論著勞雇關係和職場現況....等等

台灣環境品質真是大不如前

尤其是這一代的年輕人"受教"的程度

實在讓人不敢領教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