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國家領導人應有的「理念」高度
2008/07/26 14:41:19瀏覽354|回應0|推薦1

                      卻笑英雄無好手

          -- 論國家領導人應有的「理念」高度

                                                       

 

新政府上台,狀況連連,窘態百出,可用八個字來形容:「進退失據,動輒得咎」,真令人擔心會不會交出一張「滿江紅」的成績單?

  偶然讀到南宋詞人姜白石的「滿江紅」:「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想想我們的宅男總統不也在總統府紅樓困坐愁城?真是「如有影射,純屬巧合」。  

王國維評白石詞:「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新政府的問題也就在一個「隔」字,隔得莫名其妙,完全碰觸不到人民的癢處與痛處,令人看得霧煞煞,不知所云,非常氣悶。

 怎麼會如此不濟呢?有人怪罪內閣閣員不適任,是「一群不太能幹的好人」,真是「卻笑英雄無好手」!問題是,英雄怎麼會找不到好手呢?君不見劉邦有張良韓信蕭何陳平,劉備有諸葛亮關羽張飛,朱元璋有劉基徐達常遇春。所以問題不在於沒有好手,而在於英雄需具備什麼樣的格局視野,方能囊括舉用一流人才,共謀民生社稷之大業?

新政府的最大問題就是領導人的格局視野並未達至「理念」之高度。什麼是「理念」?哲學家康德(Kant)明白指出,「理念」不同於一般科學知識之「概念」。「概念」只處理個別領域的專門問題,提供局部解答,「理念」則對錯綜複雜的整體問題提出整體性與系統性的思考方向與世界定位。用一般的話說,「理念」就是決定整體大方向的終極理想與最高指導原則,一套整體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得以開展出跨領域的人文視野與宏觀格局。

然而,現代社會的特質就是「專業化」與「分工化」,但求「技術」與「行政」之效率,將「理念」貶為不切實際,空洞抽象的無用虛構物。

「理念」真的那麼無用嗎?一所大學的創立需不要需要「理念」?一個大學校長需不要需要站在「理念」的高度來經營管理?一所失去「理念」高度的大學還夠格稱為「大學」?抑只是就業訓練班與補習班?就此而言,台灣今日已無「大學」,台灣的大學校長只知爭取「卓越計畫」經費,和補習班班主任拼業績也沒什麼大不同。所謂「卓越計畫」,欠缺「理念」的高度與格局,早已變成行政官僚疊床架屋,虛張聲勢,勞民傷財的「拙劣計畫」。

一支軍隊需不要需要「理念」?對軍隊而言,「理念」就是「戰略」,決定「為何而戰」的總體作戰目標。一支不知「為何而戰」的軍隊,即使戰術再厲害,戰鬥力再強,也只是為人作嫁的雇傭兵團或擁兵自重的軍閥,沒有資格逐鹿中原。

不,「理念」絕非空洞無用的虛構,而是跨越局部片面的功利實用,「百姓日用而不自知,卻不可須臾離也」的全體大用。「理念」是最高層次的文化創意,人類文化的一切創制建設,「技術」的發明,「知識」的探索,「體制」的設立,「藝術」的表現,最後皆需統攝於某套「理念」之下,獲得「存在的理由」(raison d’être)

「理念」的高度與格局當然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一個技術人員或行政官僚無需思考「理念」層次,正如一個小兵無需操心「戰略」層次。「理念」是領導人與統治者之事。所以馬總統的long stay會引人反感,因為那就像是一個將軍不在司令部運籌帷幄,制定決勝千里的戰略,卻跑到前線跟阿兵哥一起作體能戰技訓練。ˉ

談「理念」最多的是哲學領域,但每個領域的人才皆需到達「理念」的高度,才能成為「大師」,無論是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建築師或兵學家。而每個領域的大師或領導人一旦到達「理念」的高度,自然就會產生跨領域的廣泛影響力,因為「理念」的整體性思考在本質上就是跨領域。

 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當然更應具備「理念」的高度與格局,因為「理念」的層次本來就是「國家級」與「世界級」。

新政府施政為什麼總是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因為領導人欠缺「理念」的高度,看不到國家人民的整體問題癥結。新政府上台為什麼會「進退失據,動輒得咎」?因為有很多問題不只是單一的事件或現象,須站在全民利益的制高點作整體性的評估衡量。例如,蘇花高蓋或不蓋,因為領導人缺乏整體宏觀的切入觀點,所以猶豫不決,舉棋不定。而綠卡事件或釣魚台事件,看似小事,卻關涉到是否「有辱國體」,都無法化約為技術或行政問題。

至於要不要辦阿扁,要不要追查319槍擊案,要不要還給陳義雄及其家人一個公道,更非針對阿扁或陳義雄個人,而是維護伸張人民最基本的公平正義原則。這才是真正不可動搖的「國本」,不容輕侮的「國之大體」。如果基於選舉考量,為了攏絡敵營選民,不惜犧牲人民最基本的公平正義原則,縱容不公不義,放任禍國殃民的奸佞之徒逍遙法外,那就不只是偽善鄉愿,簡直是不識「大體」,有動搖「國本」之虞。

當然,我們不應獨苛責新政府的領導人,現代社會本來就不利於「理念」的發展。環顧當今世界的國家領導人,美國,法國,日本又有幾個望之似人君。社會學家韋伯指出,現代社會的技術官僚體制只能產生「沒有精神的專家」。精神即理念,「沒有精神的專家」就是欠缺整體問題思考與人文視野的技術人員與行政官僚。

劉內閣便是技術官僚的典型。而技術官僚的當代典範則是CEO。由於現代社會越來越經濟掛帥,世人一度對CEO治國充滿憧憬。但南韓總統李明博的例子很快打破世人憧憬。怎麼會這樣呢?不都是在拼經濟,為什麼一個成功的CEO卻成為失敗的總統?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個國家拼經濟畢竟不能等同於一家公司拼業績,這是不同等級。一家公司的業績仍是專業領域的技術與行政問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則從來都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關連到社會、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的整體問題。一個國家拼經濟當然需要財經專家,但更需要國家領導人超越經濟層次的整體思考來統合協調各領域部門。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劉內閣不乏財經專家,拼經濟卻拼得茫無頭緒,不知所云。

我們發現,韋伯的「沒有精神的專家」正呼應孔夫子的「君子不器」。眾所周知,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只是潔身自好,人格高尚的道德家,更是國家級領導人。所謂「不器」就是超越工具理性之專業分工,具有「理念」高度的「通才」。現代社會已越來越難產生「不器」的通才型領導人與大師,只能產生越來越「小器」的專家與官僚。反而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古典人文教育,可以產生像諸葛亮,于謙,王陽明,曾國藩這樣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國之棟樑。

寄語向以「君子」形象著稱的馬總統:真正的「君子」不只是潔身自好,節能減碳,一套西裝穿二十年。真正的「君子」是一個具有「理念」高度的國家領導人,能以「不器」的宏觀格局與文武全才來治國安民,廓清天下。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ukwan&aid=20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