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元宇宙與佛教唯識學: 3D影像是阿賴耶識的模仿延伸
2023/05/02 15:49:19瀏覽617|回應0|推薦3

        節錄自《元宇宙的哲學起源及其危險》

 

第三節 唯識學:萬相唯識所變,虛妄唯識,元宇宙是模仿阿賴耶識

 

「唯識宗」或「唯識學」是印度佛學傳入中國,發展出中國 大乘佛學的三大宗派──空宗、有宗、性宗之一。空宗主張「緣 起性空」,始於龍樹中觀學派,又稱「般若宗」;有宗主張「三 界唯心,萬法唯識」,即唯識宗,又稱「妙有宗」或「相宗」; 性宗主張「真常唯心」,主要是華嚴宗與天台宗。禪宗之「不立 文字,明心見性」則可視為般若空宗與真常性宗之綜合。

唯識宗是中國大乘佛學最「印度」的一支,最接近印度佛學 本有之精神氣質傾向,充滿高度複雜繁瑣的概念名相之解析論辯 與理論架構之體系推演建構。自古以來無論在佛教界或學術界, 皆形成高度專門複雜的唯識學研究,如一龐雜繁祕玄奧的知識迷 宮與學術巴別塔,非專家達人不敢輕易涉足。 吾人非佛教徒,更非佛學專家,自無須涉入唯識學之迷宮巴 別塔。但吾人發現一條穿越迷宮之理論線索,即唯識學之基本教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可奉為元宇宙三 D 實境影像之 概念先驅!

當代高僧印順法師概括大乘三宗要旨,總結為三句箴言── 「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提供另一重要理論線索。 如果「萬法唯識」可奉為元宇宙三D影像之概念先驅與哲學起源, 「虛妄唯識」則直指元宇宙之危險與迷津! 另一類似思想線索,新儒家大師牟宗三稱唯識學是大乘佛學 之「妄心系」,真常宗為「真心系」,那麼,般若空宗當可名為「無 心系」或「空心系」!整個中國大乘佛學之旨趣就是以般若宗之 「空心」破唯識宗之「妄心」,以反顯真常宗之「真心」!

但唯識宗並不直接以勘破「緣起性空」之般若「空心」來破 「妄心」,而是先解析「妄心」本身如何「緣起成妄」! 唯識宗之為「有宗」,又稱「妙有宗」,其為「妙有」一方 面是相對於空宗之「緣起性空」而言,乃有所謂「真空妙有」。 但如何「真空妙有」之「妙」就在於「相」。「相」即是一般所 說的「現象」、「萬象」,佛教稱之為「法」。「法」就是「相」, 就是「法相」,包括「我」也只是「相」,即「我相」。所以唯 識宗又稱「法相宗」或「相宗」。萬法諸相皆「唯識所變」,都 是「識」所變現之法相我相,「識」就是「心」的認識功能與器官。 唯識宗其「真空妙有」之「妙」就是肯定「萬有=萬法=萬相= 識之變現」,而提出一套龐大複雜理論來解釋萬有萬法萬相如何 「唯識所變」之複雜心理機制,同時指證這一切「唯識所變現」 之「諸相妙有」皆只是「虛妄唯識」之妄心妄識,以反顯遮撥「緣 起性空」、「諸法無我」之「真空」,此之謂「真空妙有」!

元宇宙之三 D 影像虛擬實境正是一種「萬相唯識所變,識皆 虛妄」之「真空妙有」!

唯識學將三界萬法都還原為「唯識所變」之「相」,相當於 柏格森將宇宙萬物都還原為吾人「感知-動作」圖式所產生之「影像」,整個宇宙就是「影像之集合」,實屬同類型之理論操作, 有異曲同工之妙。唯識學為了解釋萬相如何「唯識所變」,提出 「八識」之複雜心理機制作為主觀內在之無意識「生成」過程, 更與萊布尼茲的「微知覺無意識幻象」理論有許多不謀而合,異 曲同工之處。

一位日本學者的《唯識論入門》寫道:

唯識的根本定義是「被認為真實的外在現象和內在精 神,都不過是被某根源性的東西所表現出來的而已。」 某個根源性的東西,也就是究竟的存在、根本的心理活 動,也被稱為阿賴耶識。因此,唯識意味著「一切存在是被 阿賴耶識表現出來的東西,造出來的東西」。26

這個根源性的東西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 包含儲藏了無數的「種子」(可類比萊布尼茲的微知覺),整個 宇宙就是阿賴耶識與其他七識互動協作,薰習種子所變現的諸法 萬相!

「八識」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 宇宙萬法諸相皆八識所變現,八識又稱「心法」或「心王法」或 「能變之識」。 前五識就是人類五種感官知覺之認識功能與器官,第六識 「意」即「意識」!第七末那識與第八阿賴耶識超出一般常識認 知,較難理解。在此,吾人參照借用康德的知識論與萊布尼茲的微知覺論來理解唯識宗的八識論!

一般論者認為「末那識」即「自我」或「自我意識」,但第 六識是「意識」,已涵「自我意識」,豈不與「末那識」重疊?「末 那識」又稱思量識,是意識之根,具「恆審思量」之功能! 參考康德知識論對心靈官能(faculties)之區分架構,「末 那識」之「恆審思量」相當於康德所說的「我思」之「統覺」 Apperception of “I think”),它是一個「我思」的意識主體(我 在思考,我意識到我在思考),但不是笛卡爾「我思」之個別心 靈自我意識,而是任何個別心靈執行認識功能必須設定的「統一 的邏輯的我」(logical I),一個沒有內容的「形式的我」。27 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共同思維邏輯=思維的自我同一 性=概念思考運作的基本設定。 對於唯識學與整個佛教傳統,「末那識」作為恆審思量之「統 覺」的「邏輯我」是一切個別心靈意識產生「我執」的根源!但 對於西方哲學的知識論傳統,這個統覺的「邏輯我」是一切認識 系統得以成立和運作的根據與基礎。例如,一台電腦計算機執行 程式指令之運算運作,必須設定一個統一的「邏輯我」之「末那 識」作為整個系統運算運作的邏輯基礎,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 之系統錯亂,整台電腦會產生精神分裂狀態。每一台電腦計算機 皆須設定一種思維的自我同一性,才能執行運算功能!每一台電 腦計算機都具有康德的「我思」作為「統覺」或唯識學的「末那識」作為「恆審思量識」!

前六識是「了別境識」,區別分殊諸法萬相之認識功能。 關於感覺與意識的探討分析,吾人發現唯識學有一根本盲點。 所謂「感覺」,感覺經驗或感性經驗,至少可區分為「知覺」 perception)與「情感」(feeling)兩部分。「知覺」即五官接 觸外界所獲得之視覺、聽覺等,情感則是吾人意識接收外界知覺 所引生的主觀內在感受。我走在城市大街,陽光酷烈炙熱,車聲 人聲喧鬧,路邊商店攤販充滿各種氣味,這是「知覺」,我可能 覺得頗愉快,也可能感到不舒服或厭煩,這是「情感」或「感受」, 是我個人主觀反應的意識狀態!

所以康德界定「知覺」=「外感官」,以「空間」為「知覺」 之「外在感性形式」,一切知覺的對象都須納入空間的外在關係 秩序。康德界定「情感」=「意識」=「內感官」,以「時間」 為「情感」之「內在感性形式」,一切主觀內在的情感感受都須 納入時間先後秩序。時間就是「自我被自己所觸動的感受情感」, 自我意識就是一個主觀內在的時間過程與感受過程。但吾人之意 識不也具有思想思考之思維功能?沒錯,康德肯定吾人意識同時 是「知性理性之思維」與「內在之情感感受」。 唯識學只強調意識之「了別」功能即「了解區別」,即知性 概念範疇之區別分類,卻反而忽略意識之情感功能。康德區分「情 感=內感官」與「知覺=外感官」是至關重要的「內/外」本質 區分,吾人將在後文進一步探討!此處先以康德界定「情感=內 感官=意識=時間」來補充唯識學之不足。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是 五官知覺之「外感官」,第六識「意識」有兩層功能:作為認知 了別之思維功能即「知性」,上接「末那識」之恆審思量識作為 「我思統覺」。但意識同時也是主觀內在之感受情感,所謂「情 意」。意識作為主觀內在感受之「內感官」可外接眼耳鼻舌身五 官知覺之「外感官」,意識作為認知了別之知性思維可上接末那 識恆審思量之邏輯「統覺」。

現在就來探討最難解的阿賴耶識! 唯識學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就是:諸法萬相唯識所變,但「識」 如何變現諸「相」?標準答案就是:阿賴耶識中含藏「種子」, 前七識從阿賴耶識執取種子加以薰習,種子異熟成「現行」,實 現呈現為「諸相」=現象=色=三 D 實境影像。「種子」相當於 亞里斯多德的「潛能」(potential),或柏格森與德勒茲的「潛 存面」(the virtual),「現行」相當於亞里斯多德的「實現」 act),柏格森與德勒茲的「現實面」(the actual)。「萬相唯 識所變」就是「種子」異熟成「現行」之潛能實現過程!「異熟」 又分「異時而熟」(種子潛能會在不同時間產生不同影響結果) 與「異類而熟」(種與果相異不同)。28 種子可再分為本有種子(= 先天元素)與薰習種子(=後天經驗)。更重要的是區分有漏種 子與無漏種子,有漏即煩惱雜染種子,無漏是消除煩惱之清淨種 子,生出染法煩惱世界與淨法菩提世界,眾生執迷無明與佛性真 如境界!另有不善不惡之無記種子或無覆種子。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現 行薰種子」=「潛存現實化,現實潛存化」,「種子生種子」=「潛存面」本身的「微分差異化」(differentiation)。 阿賴耶識的本義就是「種子之儲藏所」,又稱「一切種子識」 或「異熟識」。阿賴耶識之名源於原始佛經之「阿梨耶識」,本 意為含藏一切法的「如來藏」!阿賴耶識作為含藏能變現萬法諸 相之一切種子之「如來藏」,可概念地解析為「能藏」、「所藏」、 「執藏」,阿賴耶識即「能藏」,種子即「所藏」,種子經由「諸 識」之薰習異熟變現為「諸相」,眾生執迷於「諸相」,妄執為 外在客觀存在的世界或宇宙,所謂「偏計所執性」,是為「執藏」。

 

第四節 阿賴耶識作為宇宙夢工廠是世界的「終極目 的」嗎?

阿賴耶識作為「能藏」、「所藏」、「執藏」之始作俑者, 包涵好幾重涵義:

一、阿賴耶識是一個「庫」,「藏物之所」謂之「庫」,人們習 稱「倉庫」。或今日流行講的 stock,所謂「資料庫」、「數 據庫」、「雲端大數據」云云。柏格森認為,現在當下發生 之經驗在不斷成為過去,但精神將之保存於潛存的「純粹過 去」成為永遠不會過去的「潛存記憶」。唐君毅論心靈之凝 聚可形成心靈之「無盡藏」!阿賴耶識作為「庫」其最高涵 義就是心靈的「無盡藏」與永恆保存的「潛存記憶」。

二、阿賴耶識是一個「田」,孕育種子之地謂之「田」,人們習 稱「田地」!阿賴耶識不只藏種子,還「薰習」種子,使種 子「異熟」!薰習與異熟就是「識如何變現相」之生成形成 過程。「薰習」一詞源於印度特殊風俗。印度地處南亞,氣 候炎熱,印人習慣製作擦身體之香油,香花與胡麻油一起煮 很久時間,花香薰入油,成為香油。29「異熟」就是種植植 物之栽種培植成長,包括異類而熟與異時而熟之差異培植成 熟過程與結果效應,引申為一切有情眾生的孕育栽培成長! 合「薰習」與「異熟」就是中文俗諺常講的「潛移默化」、「種 瓜得瓜,種豆得豆」!

三、阿賴耶識是一個「廠」,一個工廠或工作坊。阿賴耶識不 只是包含貯藏一切種子的「無盡藏」的空間與容器,而且還 是一個薰習異熟種子的宇宙工廠或工坊,如斯賓諾莎所說的 「能產的自然」(Naturing Nature)或莊子所說的「造化者」, 使「種子」變現為「識」,「識」變現為「相」,產生宇宙 自然萬象之「造化」或「所產的自然」。

四、阿賴耶識作為生產宇宙萬象之「宇宙工廠」,同時也是一部 「宇宙計算機」,不只是雲端大數據庫,更是處理一切大數 據,分類、解讀、運算、反饋之超級軟體之程式指令與超級 硬體之執行運作機器。德勒茲與瓜達利的《反伊底帕斯》指 出,欲望是一個與不同對象不斷產生連結的「欲望-生產」 過程(desire-production),但此欲望的連結生產過程同時是 一個登錄與銘記(inscription)的過程。登錄與銘記就是廣義 的記憶功能,也就是電腦計算機作為第三代機器之「記憶體」 功能!阿賴耶識作為含藏一切法與一切種子的「如來藏」,絕不只是被動儲存功能的種子倉庫與雲端大數據庫,更是積 極生產宇宙萬象的宇宙工廠,以及儲存一切宇宙記憶,歸類 分析解讀,重新啟動反饋的宇宙電腦計算機。

阿賴耶識作為變現諸識萬相之宇宙夢工廠,是一個「無始以 來薰習」之「永不間斷瀑流」,產生一切業力果報,眾生輪迴之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種子生種子」或是「潛存現實化, 現實潛存化,潛存本身的微分差異化」,類似尼采之「永劫輪 迴,永恆回歸,永恆再現」(eternal retour, eternal return, eternal recurrence)。

借用亞里斯多德的「四因說」:一張木造椅子,木頭是木 椅的「質料因」(material cause),椅子的形狀結構是木椅的 「形式因」(formal cause),製作椅子的工匠或機器是「動力 因」(efficient cause),「供人坐」是椅子的「目的因」(final cause)。 阿賴耶識不只是宇宙萬象的「質料因」,更是生產宇宙萬象, 並解讀記憶宇宙萬象的「動力因」與「形式因」!阿賴耶識是宇 宙的「目的因」嗎?這是唯識學乃至整個佛學的基本難題,有待 更進一步深入探討! 阿賴耶識的最基本含意是「地」,「庫」和「田」都是「地」 =「地方、空間、場所」。借用西方哲學術語概念,「地」就是 ground =「根據、基礎、基底」, 如陸劇台詞常講的「知根知 底」,阿賴耶識就是產生萬法諸相的 ground,相當於萊布尼茲的 無意識「昏暗基底背景」(obscure ground),「種子」相當於萊 布尼茲的「微知覺」。阿賴耶識含藏種子,變現前七識與萬相之 法界三千,相當於從無意識之「昏暗基底背景」提取微知覺,聚 合產生意識之清明知覺與世界萬象!

唯識學與萊布尼茲皆將知覺與世界視為「微塵」之聚合,世 界即「境塵」。原始佛教已有五根五塵之說,五根即吾人根身之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塵是對應五根之境塵── 塵、音塵、香塵、舌識、味塵、觸塵。五根又分「內根」與「外 根」。「內根」是能產生「識」之「淨色根」,相當於視覺、聽 覺等之內在感覺神經系統,「外根」即外在可見的眼睛、耳朵、 鼻子等五種感覺器官,接收外在之境塵,又稱「浮塵根」!原始 佛經有云:「眼如葡萄架,鼻如雙爪垂,舌如初偃月,身如腰肢顙, 意如幽室見,因名浮塵根。」30「意如幽室見」不正呼應萊布尼 茲的「心靈單子」如巴洛克建築之封閉幽暗密室?

後世更延伸為六識對應六塵:眼識視塵,耳識音塵,鼻 香塵,舌識味塵,身識觸塵,意識法塵。但仍以六塵 為「境塵」,非心識所造,如原始佛法阿毘達磨論藏所說的「根 塵和合生識」。唯識學則將六塵收攝於六識,六識收攝於阿賴耶 識種子之異熟與薰習,主張「唯識無境」,正如萊布尼茲將外界 物體與吾人身體之知覺現象皆收攝於無意識微知覺之主觀內在生 成。

當代科學最新發展的知覺理論,界定生物的感官知覺是一種 「偵測接受器」,對應外界的不同刺激作用,五官知覺可分為三 大類:視覺是偵測光作用之「光學接受器」,聽覺、觸覺、震動感是偵測物理運動之「機械學接受器」,味覺、嗅覺是偵測化學 反應之「化學接受器」。31

   唯識學「萬相唯識所變」之過程與機制,一如萊布尼茲的「微 知覺產生意識知覺」模式,是一個純粹主觀內在的「生成」過程 與機制,是阿賴耶識種子與其他七識協同運作之「自產自銷」之 過程與機制,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種子生種子之無限循環 之過程與機制! 唯識學「萬相唯識所變」,一如萊布尼茲「無意識微知覺產 生意識知覺」,預示了今日之三 D 實境影像。三 D 實境影像之 生產機制無非就是對「阿賴耶識種子」或萊布尼茲的「微知覺昏 暗基底」的模擬再造,創造出人造感官宇宙,一如基因工程是對 上帝或大自然創造物種基因之模擬再造,創造出人造新物種。

識學的「阿賴耶識」或萊布尼茲的「微知覺昏暗基底」相當於電 影《駭客任務》的「母體」(Matrix),元宇宙作為三 D 實境影 像之人造感官宇宙,就是一個「無對象幻覺」或「虛妄唯識」的 「母體世界」! 這裡觸及一個根本問題:阿賴耶識是個人自我之潛意識或個 體靈魂,還是集體潛意識? 一般唯識學討論都避開此問題,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 直接判定阿賴耶識就是個人自我意識或個體靈魂。但此說不通, 正如希臘古哲赫拉克利特斯(Heraclitus)的名言:「當人做夢時,每個人有他私有的世界。當他們清醒時,他們有一個共同世界。」(When men dream, each has his own world. When they are awake, they have a common world.)即使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識皆虛妄,眾生所見之三千世界、宇宙萬相皆只是「虛妄唯識」 之幻境夢境,但這三千世界宇宙萬相絕非個人自我各自的私人夢 境幻境,而是眾生共構的共同夢境幻境。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 論可以不需要假設一種集體潛意識,他所探討的潛意識作為夢工 廠可以是純粹個人自我的,只製造純屬私人的夢境。但唯識學作 為「妙有宗」與「法相宗」正是要以阿賴耶識解釋「萬法唯識」、 「虛妄唯識」作為宇宙萬相之根源,則阿賴耶識不能只是個人自 我的私人潛意識,而是一「集體潛意識」,為眾生共同持有,正 如今日台灣流行講的「集體共業」!如果世界只是「虛妄唯識」 之眾生共構的集體夢境幻相,阿賴耶識正是一個製造眾生集體夢 境幻相的宇宙夢工廠!

正如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的造 夢團隊可以潛進某人的潛意識打造設計一個夢境場景,此夢境場 景是幾個人物角色共同參與演出的共構夢境!阿賴耶識正是打造 眾生共同夢境集體幻相的宇宙夢工廠與世界級造夢團隊!印順法 師說「虛妄唯識」或牟宗三說「妄心系統」正是直指此宇宙夢工 廠與世界級造夢團隊! 元宇宙作為 VR D 影像之人造感官宇宙,正是對阿賴耶識 的模擬再造,借用麥克魯漢的「媒介是人的延伸」,VR D 像作為新媒介正是「阿賴耶識的延伸」,一個人工的阿賴耶識系統,延伸拓展阿賴耶識打造眾生共同夢境集體幻相的宇宙夢工廠 與世界級造夢團隊,一個「虛妄唯識」的人造「妄心系統」!問 題是,要打造一個眾生共構夢境,其「理論上的不可能性」正如 打造一個「感覺互攝境」之不可能性。打造一個眾生共構夢境就 是打造一個眾生互夢與共夢的「幻覺互攝境」與「幻覺共攝境」! 在此觸及一個最根源性問題的大哉問:阿賴耶識作為變現宇 宙萬相如夢如幻的「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最後 亦可作為宇宙的「目的因」和「最終因」(final cause)?阿賴耶 識這個宇宙夢工廠與世界級造夢團隊,無始以來薰習之永不間斷 大瀑流,打造宇宙萬相三千世界成為眾生無明執迷的共同夢境幻 境,就是宇宙的「終極目的」?

答案當然不是,唯識學解釋「八識」之複雜心理機制如何變 現萬相,成為「妙有」,最後是為了指證萬相之「妙有」都只是「虛 妄唯識」。「法相宗」作為「真空妙有」之真義:指出「妙有= 法=相=影像=幻相=虛妄=眾生之執迷」,是為了遮撥反顯出 「相無自性」之「真空」=「覺」。眾生之執迷如何產生?因為「遍 計所執性」對「相」之執迷,產生「貪嗔癡」之情,使眾生陷入 苦海無邊!解脫之道唯有悟得諸法皆「依他起性」,宇宙萬相皆 唯識所變,得而「轉識成智」,證得「圓成實性」即「佛性」! 對於唯識宗以及整個佛教,宇宙的終極目的,眾生的終極追 求是「轉識成智」、「轉迷成覺」、「轉染成淨」、「轉煩惱成 菩提」、「轉眾生無明成佛性清淨光明」、「轉苦海無邊成西方 極樂世界」,究極而言,「轉眾生成佛」!

佛教的終極教旨就是「佛心來的」之普渡眾生,使眾生成佛。 「佛心來的」才是宇宙的目的因與終極因,Final Cause 這裡卻產生一個非常弔詭的狀況:阿賴耶識作為製造眾生無 明夢境的宇宙夢工廠,其最終旨趣只是為了完全否定這個宇宙夢 工廠,指引眾生到達一個無夢無幻,絕對光明的佛光普照世界! 換言之,阿賴耶識夢工廠打造這個宇宙級夢境幻境,最後只是為 了「佛心來的」好徹底拆穿解消此夢境幻境?

然則,這個拆穿解消阿賴耶識夢工廠的「佛心」又是何方神 聖呢?祂豈不是比阿賴耶識更高一層的宇宙終極根源與最高等級 的至尊無上心王?所以唯識學發展至後期,產生是否要在阿賴耶 識之外另立第九識作為「轉識成智」之終極根據,或是肯定阿賴 耶識既是「虛妄唯識」的眾生無明根源,同時也是「佛性真如」 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簡言之,肯定阿賴耶識既是「妄心」也是 「佛心」,乃有《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肯定佛心與 阿賴耶識是同一個如來藏心之一體兩面,佛心作為自性清淨心開 「真如門」,阿賴耶識作為妄心開「生滅門」。於焉開啟了「真 常唯心」的華嚴宗、天台宗之大乘真心系統。 佛性佛心之自性清淨心與眾生無明是一心還是二心?是一心 又如何「一心開二門」?萊布尼茲提供一個高明深刻解答:萊布 尼茲的微知覺的混亂模糊整體之「昏暗基底背景」相當於佛教之 「無明」,無意識昏睡狀態之「赤裸單子」相當於佛教之「一闡 提」!從無意識微知覺的混亂昏暗發展為清明的意識知覺,最後 發展到理性意識,包括人類、天使、上帝,類似佛教從一闡提無 明眾生發展為菩薩與佛,是一個從混亂昏暗微知覺逐漸演進為清 明知覺的發展演進過程,清明知覺是從混亂昏暗微知覺發展出來的,是微知覺的「自發展」過程。無意識之「無的,是微知覺的「自發展」過程。無意識之「無明」與理性意識 之「清明」不是截然二分二元之「二門」,而是同一個知覺意識 發展過程之不同程度強度之昏暗與清明,清明知覺是從無明知覺 之昏暗基底背景中提取而出,亦隨時有可能復歸於無明的昏暗基 底背景。

但無論阿賴耶識和佛心是「一心」還是「二心」,站在唯識 學立場乃至整個佛教立場,感官現象界之宇宙萬相已然是阿賴耶 識妄造的夢境幻相,元宇宙作為三 D 實境影像建構的人造感官宇 宙,豈不更是「夢境中的夢境」、「幻相中的幻相」,更需破解 拆除!站在唯識學立場,元宇宙作為三 D 影像延伸擴展之人造感 官宇宙,等同是鼓動加深「虛妄唯識,眾生執迷」之罪業共業, 非但不可推動發展元宇宙,更須遏止禁止元宇宙!弔詭的是,元 宇宙正是對阿賴耶識的模仿延伸,元宇宙就是一個人工的阿賴耶 識夢工廠!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ukwan&aid=17910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