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衰敗皇朝的窮途末路之時,烽火割據,連老天爺也湊上一ㄎㄚ......
說起東漢末年,
你會想到什麼?
董卓,呂布,貂蟬的愛恨情仇?
曹子建和甄宓的洛神賦?
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長歎?
或者厚黑學的始祖劉備?
還是一代名醫華陀?
呵呵 ~
這回要說的,
是醫聖張機字仲景啦!
一個群雄爭霸的年代,
烽煙戰亂四起,
偏偏老天爺也湊熱鬧,
你所能想到的自然災害:
旱災,水災,海水倒灌,河堤決口,地震,蝗蟲,風災,土石流......
史書記載就有22起之多;
禍不單行啊,
古有明訓:
「大災,大兵之後,必有大疫!」
以致於那個時期的百姓,
不死於兵,即死於病!
《傷寒論》,
中醫的四大經典之一,
張仲景自己在序中說:
建安元年以來,
不到十年的時間,
我二百多口的家族,
死了三分之二,
其中有十分之七的人,
是死於傷寒病......
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
對身為大夫的張仲景來說,
環境逼人戮力醫學研究,
一樁樁一件件活生生的病例,
是醫療救治史上,
一個可遇不可求吧?
當時所見到,
許多活生生病例的發展過程,
醫療方法與用藥的攻防之間,
是日後在醫藥動物實驗室裡,
無法想像模擬揣測得出來的!
《傷寒論》,
一部在如此災疫橫行年代成書的經典,
所記錄下來的醫案處方,
能嗤之以鼻的說:
中醫是沒有臨床實驗根據不科學的嗎?
想過一個有趣的問題嗎?
為什麼?
西醫西藥廠,
需要不斷的鑽研開發新藥或疫苗?
來疲於應付疾病的抗體與層出不窮的變種?
而中醫學許多正統經典處方,
卻可以歷經千百年後,
依舊療效不減當年呢?
有意思吧!
ps.
這裡所說的傷寒,是指的外感病的總稱,
「寒」字在古代,有一個廣義的說法含義:是泛指「邪氣」!
而不是現在西醫所說的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