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路透亞洲企業信心指數(RACSI)在第一季揚升至80,高於去年第四季的77,也創路透2009年6月開始編纂該指數以來的最高水準,顯示企業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RACSI指數若高於50,代表企業樂觀看待前景。
不過,儘管路透是在4至14日訪調64家亞洲頂尖企業的100名主管,但多數企業都在日本11日發生強震之前回覆;雖有八家在震災發生不久後回覆,但當時尚未傳出日本核電廠受損與輻射線外洩的消息。
總部位於赫爾辛基的FIM基金管理公司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經理人埃拉裘利(Taina Errajuri)說:「日本當前處境已增添亞洲企業面臨的不利因素。」
根據調查,有36家亞洲企業樂觀看待未來半年展望,5家更「非常樂觀」,只有一家南韓企業看壞前景,其他都持中立立場。
中國和印度企業最有信心,大多樂觀或非常樂觀;澳洲企業信心略有轉變,相較於上季大多看好未來發展,本季多數企業都表示中立,審慎看待消費前景。
台灣有一家企業受訪,也樂觀看待未來。路透指出,中國、歐洲和美國對台灣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加,預料將使當地經濟活動更熱絡。
日本企業似乎日漸擺脫悲觀看法,逾三分之二的受訪企業都中立看待前景,有五家看好未來發展,沒有任何企業表達悲觀態度。
展望未來風險,23家企業認為經濟不確定性是發展前景的最大威脅,17家認為是成本日增,其他20家則指向油價高漲、法令規範和通膨等其他主要疑慮。
埃拉裘利說:「多數亞洲國家今年都必須因油價高漲而調降經濟成長目標,近期油價若持續上漲,將衝擊印度等能源進口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