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巧手八旬翁 塑膠條編簍子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
楊梅鎮秀才里85歲的吳慶江,以廢棄的封箱用塑膠條,做出竹編質感的籃、簍等農業時代家用器具,他平日在客廳依著日光編織,再以吹風機加熱塑出籃子的底部,無師自通,作品堅固、美觀,問他會不會傷眼力,他笑答:「我有戴眼鏡」。
吳慶江行動要拄拐杖,在自宅客廳完成塑膠條編成的扇、採茶簍、水果籃等大小器具,他說,女兒及媳婦去年在工廠工作,帶回來好幾袋報廢的封箱用塑膠條,說想廢物利用,他閒著發慌,仿竹編器具的技巧來編織,「不用刨竹子,寬度都一樣,很好用」。
吳慶江說,國小工藝課學過編織,因為家窮,從小就要自己用竹子編器具來用,做過採茶工、牧牛、長工等工作,年老享清福,「我閒不下來」,想起童年編織回憶,常常一做就是十幾個小時。
秀才里長徐麗貞說,吳慶江的手藝極巧,作品因材質是塑膠,耐用不易壞,鄰居索取都會給隨喜價。吳慶江說,女兒的朋友也很喜歡他的作品,已送出十多個。
吳慶江說,因女兒沒再在工廠上班,剩下的材料只能再做1個簍子,也不知道該向誰索取才好。徐麗貞說,希望有工廠願意免費送報廢的封箱塑膠條,幫助吳慶江完成更多作品。2010/07/03 聯合報】
陳碧蓮編織 日婦愛用 記者黃宏璣
|
婦人陳碧蓮擅長編織,用筊白筍紙製品做紙籐編織提包。記者黃宏璣/攝影 |
雙手萬能!南投縣魚池鄉婦人陳碧蓮,童年看見老農用芒箕編織提籃,她跟著學,從此愛上編織,發揮巧手與創意,如今已是藝術工坊主人,傳授編織、紙雕等,作品豐富。
55歲的陳碧蓮說,年輕時在工廠打樣,只要有空就拿起手邊不用的紙製品做紙雕或紙籐,還曾帶領工人編製草帽,發現國外婦人很喜歡環保編織品,也提醒自己做編織或紙雕,都要顧及生態及環保。
九二一大地震後,政府輔導災民學習第二專長,陳碧蓮報名參加紙雕與編織,也改變了她的生活,並有今天的成果。
「碧蓮很厲害,只要利用條狀物就能變出生活藝術品,還設計新花樣。」魚池鄉公所圖書館主任黃幸珍對陳碧蓮的手藝相當推崇。
陳碧蓮編出名堂後,很多廠商都找她幫忙為外銷品打樣;她利用埔里鎮最出名的筊白筍、甘蔗捨棄的部分,開發出筊白筍與甘蔗紙籐;她說,這種回收再利用的紙籐可編織提包,這都是日本婦人使用的高檔產品。
如今她的編織與紙雕已走出個人的鄉土特色,只要看到美麗圖片,就可以結合現實生活用品,編出實用的創新設計提包,連絲瓜都可以剪成討喜動物的模型。
在魚池鄉開設「碧蓮藝術工坊」的陳碧蓮,信手編出的東西就是藝品;她還是紙雕與編織老師,學員逾500人,學生涵蓋幼稚園小朋友和90歲的銀髮族,生活也越來越充實。她說:「只要幾百元的材料就能編出精彩作品,豈不快哉!」2010/07/0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