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70620閱讀單---「富媽媽?窮孩子?~陽光心靈診所,王紫光醫師」
2008/06/16 22:04:21瀏覽2026|回應0|推薦4

   間:97620AM 9:00~11:30

   點:森活大市圖書室---【薇如社區的圖書室---民族路263巷】

   題:富媽媽?窮孩子?~~~陽光心靈診所---王紫光醫師~~~

帶領人:Tina & Gina

富媽媽?窮孩子?

我一個朋友K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高階女性主管,獨自出門時多半以計程車代步,與朋友聚會也常進出高級餐館,生活的模式大概就是一般典型上流社會的型態吧!

 
想當然爾,這樣媽媽的孩子一定呵護得像掌上明珠吧!
 
有一天與一群朋友到她家聚會,閒聊間,她15歲的女兒跑來問她:「星期天想要與同學去探望一位朋友,當天的洗碗工作可否與弟弟調換一下?」當場,我們幾個朋友竟面面相覷、瞠目結舌,不知接上什麼話才對。那一剎那間,我不但有空間錯亂之感,更有一種時光倒轉30年的不真實感,納悶著:這是現代小孩嗎?
待恍神回來,聽到幾個朋友已爭相好奇地問她怎麼回事,才知道她們這家富媽媽,窮孩子的感人故事。
 
K女士,平日與先生一起的生活水平算是上流社會,奇怪的是,一旦與孩子一起出門時,便會看到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例如,交通工具由計程車換成公車或捷運;飲食不是在家自理,就是簡單地吃個路邊攤或小吃店;家裡的事,每個人分配好的家事,這週誰負責洗碗,輪到誰倒垃圾,擦地板等等,誰也別賴誰,各司其職,儼然像公司似的制度化。每個月固定的零用錢,誰做得不夠好,當月的零用錢數目就會被提醒。於是有人忍不住問啦:你們又不是過不去?有必要這樣勤儉地對孩子嗎?
 
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她心裡只有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孩子的未來需要什麼?」今天給予孩子的一切,都像是一個種子,優渥的物質環境,未來他們不一定能靠自己給自己;簡易的家事勞動,除了讓他們瞭解是大家的,每個人都有責任之外,更重要的是,基本自理能力的培養,從家事分擔當中,孩子也學會負責、自信及規律的生活態度。簡單地說就是適應力和能力!
 
她說,的確,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似乎很少見到這麼做的。初期,與先生商量後決定執行這樣的教養方式時,真的讓她嚐到了忍痛的滋味。
 
內心理性與感性的交戰之外,更多的是外來的眼光及質疑,她說因為晚婚的關係,多了幾年的時間去觀察別人經驗的機會,回想從小4,5年級生的生活背景,再反觀現今的孩子所面對的,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充滿物欲卻沒有能力的狀況下長大。
 
沒有充裕的物質給予,每天分配的家事負擔,是否就沒時間唸書了呢?是否也意味著父母親不夠愛他們呢?她說:相反地,因為交通費時,親子聊天的時間多了;因為一起做菜、做家事,多了許多互動、切磋新方法的機會;因為不參加補習班,也沒有第四台電視頻道,多了許多自修的時間;因為有父母親在家的陪伴,感受到的愛與關心,確是實實在在,溫馨滿懷的。
 
從孩子小時候開始,被動地接受我們餵給他們的所有一切,除了食物,更多的是價值觀及信念,用過多的物質來餵他們,於是他們就懂得物質;唸書為重,家事由父母來做,於是知道家事是父母的義務,沒了承擔的概念;從小餵給什麼養份,種子就會長成什麼樣。
 
生活在如此物質化的社會,多數的父母恨不得讓孩子能多方面的滿足。只要經濟狀況許可,豈有不讓孩子滿足各式各樣需求的道理!幾乎以為物質給得多少,與愛孩子多少是劃上等號的;或是不讓他們分擔家事,也就代表寵愛他們多一些,在臨床上見到的許多個案,常讓我想重新瞭解他們的父母親對愛孩子的定義。
 
親子同來的個案愈多,愈讓我醒悟到我這位K朋友的教子故事有多用心良苦。我曾問過診所的同仁,猜猜看有兩種個案,一位是從小辛苦,有著童年創傷來處理情緒的;另一位是被呵護長大,但遇到小挫折的個案,請問哪一位會是難度較高,不易處理的個案呢?
 
多數回答:有童年創傷的前者吧!相反地,據我的臨床治療的告訴我,一位從小被呵護的孩子,較容易對社會有錯誤的認知:順境是理所當然,不順己意或超出自己的想像時,即使只是在平路上出現的小石子,都會令他痛苦異常。這就是適應力!
 
父母親分享身邊的資源給自己親愛的骨肉,原是情感自然流露的表現,但環境價值觀變化如此,願意改變大家習以為常的做法,將眼光放遠到孩子的未來,割捨下眼前短暫的分享慣性,10年或20年後,將會看到有能力、適應力且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y5573shose&aid=196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