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典論論文〉補充講義
2009/07/12 10:42:15瀏覽7116|回應0|推薦2

〈典論論文〉補充講義

一 關於曹丕( 187—226 )

(一) 家世簡表(曹操妻妾 16 位,有 25 個兒子) 曹操 — 曹昂(丁氏所生。建安三年,隨曹操南征,被張繡所殺。)

曹丕(魏文帝) ---- 曹叡

曹彰(性偏急,以勇識過人為世稱道,以意氣雄厲,為曹操所重。)

曹植(陳思王)

曹沖:神童,曾有秤象之佳話,不幸 12 歲過世。

(二) 字號:子桓

(三) 籍貫:沛國樵人(今安徽亳州,亳,音ㄅㄛˋ)

(四) 生卒年: 187—226

(五) 經歷:

1. 五歲學射箭,六歲學騎馬

2. 八歲能文有才逸,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吳質輔助(比曹丕大 10 歲)

3. 十一歲起隨曹操四處征戰, 31 歲立為太子。

4. 為人謹慎、謙和,有機智,厚於公而薄於私。

5. 曹操死後,嗣位為丞相,時年 33 歲。

6. 篡漢,國號魏,國都洛陽,在位七年而崩。

(六) 政績:輕刑罰、薄賦稅、禁止宮人與婦人干政、不准厚葬、廣建室屋以居學者。容納忠諫,禮遇人才,尊孔崇儒,下詔令民奉祀孔子,設學堂以修儒家禮儀。

(七) 學術:結合儒者,主編了中國第一部類書皇覽(三國劉邵等整理五經群言,以共皇帝閱讀之書,今亡佚),對文化傳播不遺餘力。

(八) 軍事:無(追慕黃老之術)

(九) 著作:《魏文帝全集》二卷(《典論》二十篇,今存〈自敘〉及〈論文〉;《列異傳》、文集,惜大部分散佚)

(十) 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1. 與曹操、曹植大力提倡文學,促成建安文學的興盛繁榮。

2. 〈典論論文〉是中國第一篇文學批評的專論。(單篇文章)

3. 〈燕歌行〉為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每一句均押韻,全詩共 15 句)

4. 首先提出建安七子之名

(十一) 後人評論:

劉勰《文心雕龍‧才略》:

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儁,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於先鳴。而樂府清越,《典論》辯要,迭用短長,亦無懵焉。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

(十二) 附:三曹比較

1. 曹操( 許劭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 AD155----AD220 )

(1) 字號:字孟德,小字阿瞞

(2) 重要經歷:

l 掃平北方軍閥

l 漢獻帝時任丞相

l 死後被曹丕(魏文帝)尊為魏武帝

(3) 軼事:

l 與楊修同時經過曹娥碑,有「乃覺三十里」之嘆 (見《世說新語》)

l 接見匈奴,匈奴使者有「床頭捉刀人」之嘆(見《世說新語》)

l 望梅止渴

(4) 主要成就:

l 與曹丕、曹植大力提倡文學,促成建安文學之興盛繁榮。

l 建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

l 樂府詩蒼勁悲涼

l 鍾嶸《詩品》列為下品

(5) 主要著作:〈短歌行〉、〈蒿里行〉、〈苦寒行〉

2. 曹丕

(1) 字號:子桓

(2) 為人:御之以術,矯情自飾

(3) 重要經歷:

l 曹操次子,篡漢,都洛陽,國號魏

l 雅好文學,為建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

(4) 軼事:與曹植有「煮豆燃萁」之事(見《世說新語》)

(5) 主要成就:

l 詩人兼文學批評家

l 〈典論論文〉是中國第一篇文學批評的專論(單篇文章)

l 〈燕歌行〉為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

l 詩風清麗委婉

l 鍾嶸《詩品》列為中品

(6) 主要著作:〈典論論文〉、〈與吳質書〉、〈燕歌行〉

3. 曹植( AD192----AD232 )

(1) 字號:子建

(2) 為人:

l 飲酒不節 ---- 建安 24 年,曹仁被包圍,曹植酒醉,不能受命

l 不自彫勵 ---- 擅開禁城的司馬門,影響帝王的安全

(3) 輔助者:丁儀兄弟、陽修

(4) 重要經歷:

l 曹操第四子,年輕時頗有大志。

l 魏成立之後,受曹丕、曹叡父子壓抑。(安卿侯 ---- 甄城侯 ---- 甄城王 ---- 雍丘王 ---- 東阿王 ---- 陳思王)

l 晚年封於陳,死於陳,諡號思,世稱陳思王。

(5) 主要成就:

l 擅長詩、賦、散文。五言詩成就最大,體現「建安風骨」。

l 被謝靈運譽為「才高八斗」。

l 鍾嶸譽之為「建安之傑」「五言之冠冕」

l 鍾嶸《詩品》列為上品

l 詩以曹丕稱帝為界,前期情調樂觀開朗,後期沈鬱悲壯。

(6) 主要著作:

〈感甄賦〉、〈銅雀臺賦〉、〈洛神賦〉、〈七哀詩〉、〈贈白馬王彪〉等

(7) 對文學的看法: 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

二 關於〈典論論文〉

(一) 出處:《昭明文選》

(二) 作者:曹丕(為太子之時)

(三) 時間:建安二十二年( AD217 )之後( 30 歲以後的作品)

(四) 動機:建安二十二年,瘟疫流行,徐陳應劉等人具作古,曹丕有感而作

(五) 態度:審己以度人

(六) 內容:批評文人相輕之弊端,對於文體、風格、才性、及著述的重要,均有精闢論述。

(七) 文章結構

(八) 價值:

1. 批評文人相輕之弊端,指出文學批評者的錯誤觀念與應有的態度

2. 評建安七子文章之優劣【( 1 )舉例 ( 2 )名稱首見於此】

3. 文體論:四科八體(奏議宜雅,書論宜理,詺誄尚實,詩賦欲麗)

4. 文氣論:雖在父兄,不可以移子弟(強調文學創作以先天之才氣為主)

5. 論文學之重要: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6. 刺激劉勰《文心雕龍》的創作

7. 開文學批評的風氣,成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單篇文章)。

(九) 後人批評

《文心雕龍‧序志》:「 魏典密而不周 」

三 附:文學批評論

(一) 曹丕文學批評的成就與貢獻

建安時代是中國文學風氣極為興盛的時代,建安文學又以詩歌創作與文學批評成就最高。詩歌的成就,三曹父子各擅勝場,而以曹植最受肯定;文學批評則毫無爭議的以曹丕貢獻最大、成就最高。

曹丕的文學見解主要見於《典論‧論文》、〈與吳質書〉。《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極為重要的論文之一。在曹丕之前,已有不少文學論文,如〈詩大序〉、班固〈兩都賦序〉、〈離騷序〉、王逸〈楚辭章句序〉,但或僅就一部書,或僅就一種文體立論;《典論‧論文》則討論到多種文體與多位作家,並且論述了作家與作品之間的關係、文學的作用與地位等問題,篇幅雖不長,卻較全面的討論了文學的相關問題。

(二) 文學批評者常犯的錯誤(見《文心雕龍‧知音》)

1. 貴遠賤近(貴古賤今、貴今賤古均不可))

夫古來知音,多賤同而思古。所謂「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也。昔 〈 儲說 〉 始出, 〈 子虛 〉 初成,秦皇漢武,恨不同時;既同時矣,則韓囚而馬輕,豈不明鑒同時之賤哉!

2. 向聲背實

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筆不能自休」。及陳思論才,亦深排孔璋,敬禮請潤色,歎以為美談;季緒好詆訶,方之於田巴,意亦見矣。故魏文稱︰「文人相輕」,非虛談也。

1.     闇於自見(崇己抑人、崇人抑己亦不可)

至如君卿唇舌,而謬欲論文,乃稱「史遷著書,諮東方朔」,於是桓譚之徒,相顧嗤笑。彼實博徒,輕言負誚,況乎文士,可妄談哉!故鑒照洞明,而貴古賤今者,二主是也;才實鴻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學不逮文,而信偽迷真者,樓護是也;醬瓿之議,豈多嘆哉!

 

(一)文學批評者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文體繁多,人莫圓該

夫篇章雜沓,質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圓該。慷慨者逆聲而擊節,醞藉者見密而高蹈;浮慧者觀綺而躍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會己則嗟諷,異我則沮棄,各執一隅之解,欲擬萬端之變,

 

(二)文學批評者應有的態度

1.     博觀:

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

2.     無私:

無私於輕重,不偏於憎愛,然後能平理若衡,照辭如鏡矣。

3.     六種角度:

是以將閱文情,先標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斯術既行,則優劣見矣。

 

       建安文學

建安是一個政治混亂、兵禍連年的時代。當時文人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直到建安十年(二○五)北方初定,留在曹魏根據地鄴城的文學家始稍獲喘息的機會。當時實際掌握政權的曹操自己也深愛文學,這提供了曹丕兄弟良好的文學條件與典範,父子兄弟都愛好文學,又實際參與文學活動,並有質量俱佳的文學創作,於是一時蔚為風氣,形成文學史上有名的「建安時代」。

(一)三祖陳王(見:中國文學史上的「數人並稱」)

(二)建安七子:(名稱首見於〈典論論文〉)

1.      孔融:(AD153--AD208)

(1)      字:文舉

(2)      籍貫:魯國(今山東曲甫阜)

(3)      經歷:曾為北海相,後為曹操所殺。

(4)      嘉言: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陳煒----見《世說新語》)

(5)      著作:《孔北海集》

(6)      時人評論:

l  優:體氣高妙,有過人者……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l  缺: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雜以嘲戲。〈典論論文〉

2.      陳琳:(--AD217)

(1)   字:孔璋

(2)   籍貫:廣陵(今江蘇揚州)

(3)   經歷:曾替袁紹草檄〈移豫州檄〉,即討伐曹操之文。

(4)   軼聞逸事:文章可治曹操頭風

(5)   著作:《陳記室集》

(6)   時人評論:

l  優:章表書記,今之雋也。〈典論論文〉

章表殊健〈與吳質書〉

琳瑀章表,有譽當時。孔璋稱健,則其標也。《文心雕龍‧章表》

l  缺:章表微為繁富〈與吳質書〉

3.      王粲:(AD177--AD217)

(1)    字:仲宣

(2)    籍貫:山陽(今山東鄒縣)

(3)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倒屣相迎(蔡邕迎王粲)

(4)    著作:《王侍中集》(〈初征賦〉、〈登樓賦〉、〈槐賦〉、〈征思賦〉)

(5)    時人評論:

l  優:長於辭賦…雖張蔡不過也。

l  缺:然於他文,未能稱是。〈典論論文〉;仲宣獨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與吳質書〉

l  七子中成就最高。

4.      徐幹:(AD171--AD217)

(1)    字:偉長

(2)    籍貫:北海(今山東昌樂縣)

(3)    個性:有箕山之志

(4)    著作:《中論》(〈玄猿賦〉、〈漏知賦〉、〈圓扇賦〉、〈橘賦〉)

(5)    時人評論

l  優:長於辭賦…有齊氣,然粲之匹也…雖張蔡不過也。〈典論論文〉

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矣。著《中論》廿餘篇,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此子為不朽矣。〈與吳質書〉

l  缺:然於他文,未能稱是。〈典論論文〉

5.      阮瑀:(--AD212)

(1)    字:元瑜

(2)    籍貫:陳留(今河南陳留縣)

(3)    著作:《阮元瑜集》

(4)    其子為阮籍(阮籍與阮咸為叔姪關係,同為竹林七賢之一)

(5)    時人評論:

l 章表書記,今之雋也。〈典論論文〉

l 書記翩翩,致足樂也。〈與吳質書〉

6.      應瑒:(--AD217)

(1)    字:德璉

(2)    籍貫:汝南(今河南項城縣)

(3)    著作:擅長作賦,有《應德璉集》

(4)    時人評論:

l 和而不壯〈典論論文〉

l 常斐然有著述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與吳質書〉

7.      劉楨:(--AD217)

(1)    字:公幹

(2)    籍貫:東平(今山東東平縣)

(3)    軼聞逸事:平視甄宓

(4)    著作:.今存詩十五首,《贈從弟》為其代表作

(5)    時人評論

l 壯而不密〈典論論文〉

l 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與吳質書〉

l 七子中詩名最盛,鍾嶸錄其詩為上品。

(三)其他:

1.      又稱「鄴下七子」(鄴,音ㄧㄝˋ,今河南彰縣,漢末是曹操的封地)

2.      據《三國志‧王粲傳》,徐幹、陳琳、應瑒、劉楨四人均因瘟疫卒於建安二十二年(217)。

 

       文學觀念之演變

(一)     先秦:

「文」與「學」合而為一,密不可分,因此何晏等以為「文學」包括「一切典章制度」,故「文學」一詞有「文獻」之意。例:「博我以文」、「行有餘力,則以文學」《論語》

 

(二)     兩漢:

「文章」(純文學)「文學」(含文獻之意)雖有較明顯的分野,「散文」「韻文」沒有嚴格的定義。

(三)     魏晉:

「文章」(純文學)與「文學」(含文獻之意)有較明顯的分野。

(四)     六朝:

1.    「文學」(純文學)獨立於「文獻」之外,故歷代史家,以通經名家者,入史書的「儒林傳」;以雋才能文者入文苑傳。

2.    將文章(純文學)分為「文」與「筆」,以有韻的稱「文」,無韻的稱「筆」。

 

       國學常識

(一)《昭明文選》:

1.     簡稱:文選

2.     編者:昭明太子蕭統(蕭統替《昭明文選》寫序)

3.     選文時間:先秦----齊梁

4.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y1099&aid=3126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