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15 23:51:22瀏覽5145|回應2|推薦1 | |
題目 : 王鐸書法的形式與空間 地點 :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主講人 : 黃一鳴教授 一、 王鐸( 1592~1652 ) 書法來自二王,但解構二王書寫模式,以移位、變形、扭曲……等重新結構書寫 二、 書法藝術:空間及形式的表現(形式是空間的具體表現) 內在形式 :線條的材質 ---- 書寫者的技巧 ---- 筋骨血肉的不同 書寫者的心情、個性與目的長期的功夫累積 外在形式 : ---- 結構、章法、字距、軸心等 形式美學的代表人物:王鐸 ---- 行草書 ---- 結構變化的欹側、線條遒勁蒼老 三、 書法美學受到儒家思維的影響,書如其人、字如其人,書品、書道為重,而不以書藝為先。 四、 以王鐸在世的 600 多種字帖為主,將其拆解,重新分析、編碼、比較。 書法大辭典對王鐸書法的評語: 1. 筆義:險峻、顯勁、蒼鬱、雄暢、放縱、陽剛、鬱勃、爛漫、剛健古樸、酣暢淋漓、筆力貫注、巨石墜空、長槍大戟、怪力亂神 2. 筆勢:能縱能斂、茂密雄強、蒼老勁健、氣勢磅礡、遒勁險絕、縱橫得勢、險絕不羈、跌宕縱橫、霸悍雄強、沈顯勁拙、巨石墜空、體格近怪、氣息猛烈、魂雄恣肆 3. 用筆:筆觸粗、轉折多、長筆畫少、上下牽連、左右映帶、墨色淋漓、平鋪直述 4. 節奏:縱橫不拘、急風驟雨、雷鳴閃電、快馬入陣、風檣陣馬、節奏跳躍 5. 章法:結體茂密、大小錯落、東倒西歪、俯仰顧盼、疏密開合、燥潤相映 以氣勢為主體,不以韻為主,臨摹王羲之,唯「韻」太外露,自以為學顏真卿(顏的書法地位較高),事實上以柳公權的字為主。 五、 王鐸書法結構的特色 ---- 誇張變形 1.文字重心移位 ---- 憂移,左移的較少。 2.作品以三行調幅為多,軸線先左移再右移。 ---- 早期的作品是很端正的 3.結字扭曲變形→變動、勢(含蓄、奔放兩種勢) 動勢→震撼感 4.軸線相交 5.空間疏密變化 ---- 賜、寒、無、蒙 6.墨色產生的變形 ---- 作品大約 7.粗細的變化而改變形式 ---- 粗的濃黑,近;璽的淺淡,遠 8.依附性的結構 ---- 例:疆→左大右小,右邊「畺」似乎依附在左邊「弓」 六、 鐸書法的佈局: 1. 穿插式的變化。 2.行軸線的變化 ---- 例:「依舊」,軸線錯落,角度傾斜約 26---27 度之間。 3.章法佈局的模式:有用款是補章法者有用款是補章法者(王鐸的落款可以作為一篇小論文) 4.王鐸善用三行調幅( P15 ) ---- 一條線分三段,一段又分中、右、左三種,一條線有 27 種變化, 27 的三次方,有一萬多種( 19683 )的組合。 5.書法橫向走勢的變化 ---- 大小、高低→波動的韻律 6.字體變化與立體性 ---- 將字體扭曲變形,從四方形字體,變成梯行、不規則的三角形→立體 7.加強張力:三角形銳角的張力較大,四角形直角其次,圓形為鈍角張力最小 寫出框外、結體傾斜、 七、 視覺的表現方式: 1. 時間(書寫速度、點)為主,空間(固定、線條)為輔;反之亦同 2. 點為主,線為輔;反之亦同 3. 濃為主,淡為輔;反之亦同 4. 粗為主,細為輔;反之亦同 5. 疏為主,密為輔;反之亦同 6. 群聚作用→類似的東西靠在一起,有一種動力。 八、 款式包含: 出處、時間、作者、感言、寫作緣由 九、 筋骨血肉簡易量表,每項四分,從書法喜好者對:雄、秀、蒼、逸、媚 十、 視書寫工具筆當主僕關係(用筆的態度):主人、僕人、朋友的關係→氣勢的表現之一。 氣韻生動高於道德層面 十一、 書法四季屬性: 以線條的變化: 趙孟頫→春 王鐸→夏 董其昌→秋 倪贊→冬 飛白與皴法:視覺立體的效果 十二、王 鐸書法的多維空間:有如蘇州的園林路徑,曲徑通幽的變化 1. 筆法熟練影響用筆速度快慢 2. 墨色乾濕變化 3. 結構章法疏密 4. 行氣間映帶與串連 5. 字與字的嵌入 6. 疏密謙讓的空間挪讓 7. 筆調、調性突然的改變 8. 時間(用筆較快→時間性較強)、空間(用筆較慢→空間比較固定)的改變 魏晉尚韻,隋唐尚法,宋人尚逸,明人尚態 十三、 美國漢學家亞瑟萊特(Arthur Wright)稱中國書法十三種規範…… 1. 服從權威──父母或長上。 2. 服從禮法。 3. 尊重過去的和歷史。 4. 好學,尤其好學正統的經典。 5. 循例重俗。 6. 君子不器。 7. 主張逐漸的改革。 8. 中庸之道。 9. 與人無爭。 10. 任重致遠。 11. 自重與自尊。 12. 當仁不讓,不枉自菲薄。 13. 待人接物,中規中矩。 (十三種規範詳見http://www.wahyan.edu.hk/kcchan/civilread.htm) 十四、 王鐸書法的現代性----扭曲變形的立體效果 十五、 古典線性的現代脈絡主義 有文字→現代書法;沒有文字性→線性抽象的空間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