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8/30 21:28:23瀏覽727|回應0|推薦9 | |
<寶物成就>創作履歷 展覽名稱: 翰逸仙蹤(五)----寶成篇 展覽時間: 20190914--0919 展覽地點:國軍文藝活動中心 臺北府城西門,正式名稱為「寶成門」,是臺北府城的五座城門之一。由泉州的泉安、惠安、南安三地商人捐款,於AD1879年開始興建,1882年竣工,是臺北府城城門中最華麗的雙層樓閣。西門由於連結艋舺商圈,因此取「寶物成就」之意,盼維持艋舺的流通興旺。 1905年日治時代市街改正,首先拆除西門牆,過程中造成艋舺紳民的強烈反彈,致使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決定從善如流,宣布停止拆除其他四座城門,西門成為台北城五個城門中唯一被拆除殆盡的城門。目前寶慶路與衡陽路口(捷運西門站3號與4號出口之間)有文獻會所立的「寶成門舊址」石碑讓人憑弔。 而今舊址旁設有「西門印象」裝置藝術,供民眾認識西門的歷史點滴。面對著捷運4號出口的外牆,有文建會刻的<城牆故事>,想像原始城牆的樣貌。 從西門通往重慶南路的寶慶路,一說是從「寶成門」與「重慶南路」各取一字而命名的道路。 逸仙書會第五次會員聯展以「寶成篇」為副標題,一方面喚醒大家對「寶成門」的一段歷史記憶,一方面也希望將祖先留給我們的書畫寶物,因逸仙書友的努力而延續與創新。 以大篆寫「寶物成就」,取印章的概念;再以行書寫「寶城西門歷史呈現,翰墨國畫蓬萊飄香」。「翰墨」是書法,「蓬萊」一詞,出自《列子》一書,原意是形容高雅出俗、難以尋覓的美好景緻。明清以來,文人多稱臺灣為「蓬萊島」。書會中,長於書法者眾,擅於繪畫者有之,而兼之者亦不乏其人,故以「翰墨國畫蓬萊飄香」為下聯。 「寶物成就」的印篆概念來自陽明書屋的「千秋萬壽」。陽明書屋後門出口處有片屏風牆,牆上有個瓦當造形「千秋萬壽」,成為「寶物成就」的靈感來源。 圖片來源: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27 印面使用陽文或陰文,也經過一番思慮。 嘗試陰文印面,以白漿水書寫「寶物成就」四字,一天之後,以朱墨液染背面,顏色較淡,沒有蓋印的質感,再嘗試正面填朱液,有質感,但老羅與篆刻老師均以為陽文較佳,老師未說明原因,老羅則提出「頭重腳輕」之慮,我佩服好友的設計理念,接受老師與好友的建議,因此改用陽文印面。 以紅色書寫「寶物成就」四字。使用HWC219+赭石+水,以2:1:8調配而成的顏色代替印泥,期望有印章的質感。 中段的行書用「墨之華」,以羊兼毫如意書寫在金粉檀皮宣上,淡黃色的的撒金宣紙,期望營造富裕的感覺。而朱色與墨色字跡則要使用兩隻毛筆,才不會干擾顏色。 落款:「西門原名寶成門,因與萬華商圈相連,故取其寶物成就之意。」簡單說明「寶物成就」之由來。 藍鼎元《東征紀》:「蟒甲,番舟名,刳(音枯)獨木為之。」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Vanka / Banka」,也作「艋舺」。清初,閩南三邑的漢人來此經商,當地平埔族則多以獨木舟從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與漢人交易,漢人以閩南語譯音「Vanka / Banka」,故稱此地為「艋舺」。日治時期,臺語發音的「艋舺」,與日語的「萬華」(banka)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的日本政府改為「萬華」。 書畫展演不僅讓觀賞者書畫線條、布局之美,也希望觀賞者看到書畫創作背後的用意。因此,落款稱「萬華商圈」也希望能追溯「萬華」之由來。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