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1/4/20 第四場總統黨內初選政見發表會 蔡英文申論全文
2011/04/20 21:36:22瀏覽329|回應0|推薦0
4/20/2011
謝謝主持人、許主席、蘇院長、柯代理主席、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在申論部分,我要談的是台灣的國家發展戰略,它關係到「我們與世界的連結」以及「台灣與中國的和平發展」。



國家領導人必須告訴大家,如何在全球的座標裡定位台灣?如何策定發展戰略,提升國家競爭力?



台灣是海島經濟,以貿易立國。海洋的活力和興盛的貿易,早在幾個世紀以前就已經創造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輝煌歷史。在20世紀的下半個世紀裡,台灣
也靠著對外貿易締造世界稱譽的經濟奇蹟,寫下了一頁精彩的台灣故事。可以說,台灣的發展和台灣的價值,就是在於它的海洋性格,不屈不撓地向外拓展貿易,與
世界連結。



進入全球化的21世紀,台灣發展的空間更寬廣。從地理位置來看,全球前五大經濟體,台灣面向了其中的四個。向東是美國、向西是中國,在北邊是日本,在南邊
是東協。這種地理位置的優越與優勢,很少國家可以匹敵,只要台灣發揮海島經濟的特色、積極對外擴張,向四面幅射力量,就會成為區域經濟的樞紐。



面對中國的崛起,台灣也必須正視與中國的經貿實力與經貿關係,如果我們一味向西靠攏,擁抱中國,卻在其他三面劃地自限、躊躇不前,台灣就會變成中國的邊
陲。台灣要做中心,不要做邊陲,所以,我們要在全球化架構下發展全方位、全面性的對外經貿關係,才能讓海島經濟的活力與能量充分的發揮,打造台灣成為一顆
閃亮、熱力無窮的「亞太之星」。



從國家發展的戰略來看,台灣必須維持並彰顯它的海洋性格,才能讓台灣的價值最大化。


? 「面向世界」或是「面向中國」,是台灣關鍵的選擇。


? 台灣究竟要成為世界的中心?


? 還是要成為中國的邊陲?


? 究竟要做藍海裡的一尾活龍?


? 還是陸地邊的寄居蟹?我想這個答案再明顯不過了。


我要特別強調,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固然很重要,但台灣與美國、日本、東協乃至歐洲的關係,同樣的重要。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是不能有所偏廢,這也是我們確保主權及主體性的關鍵要素。



國家領導人主導的兩岸政策,必須放在全球化的框架中,不能侷限在兩岸的框架裡。台灣可以和大陸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係,但前提是台灣可以同步加強和其他主要
貿易夥伴的經貿關係。這也是我對ECFA的一貫主張;ECFA不是不可以做,而是應優先推動多邊架構下的自由貿易協定,透過多邊的力量,共同平衡與中國進
行自由貿易可能帶來的衝擊。這就是我們所主張的台灣的策略,也就是「與世界一起走入中國」。



相對於這個策略,馬政府主張的是「從中國走向世界」,而我們看到:在ECFA簽訂之後,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也就雷聲大、雨點小。如
果將來只有兩岸自由貿易,沒有台灣和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台灣就會逐漸變成中國的邊陲,相信絕大多數台灣人民不會接受這樣結果。



ECFA已經簽了,但ECFA後續要怎麼做?如果民進黨重新執政,一定會從國家整體利益觀點作最好的處理,也會讓各方共同參與意見,也會遵循民主的規則與機制。更重要的是,我們會遵守並履行國際多邊協定下的義務。



至於所謂的九二共識是否足以支撐兩岸的長遠關係的建構,也是我們要謹慎思考的議題。



我說過很多次,處理台灣與中國的問題,不能陷入歷史的框架梩,更不能被政治前提壓縮了處理的空間。「九二共識」就是歷史框架,就是政治前提。「九二共識」
存在與否,以及它的內容是什麼,一直是社會所爭議的。當時的主政者及談判代表都否認它的存在。這個共識是禁不起民意的檢驗。我們要問:這麼薄弱基礎的所謂
「共識」,如何能夠作為建構兩岸可長可久關係的依據呢?



我的兩岸政策主張,是著眼在未來關係的建構,不是在歷史框架當中打轉。台灣和中國,有共同的責任和利益,我們可以共同追求和平穩定的關係、以及繁榮發展的
契機。世界的變化,遠超乎人類的想像,兩岸未來的領導人,都應該放眼未來,超越歷史糾結,放眼下一代,為兩岸和平發展共同尋求穩定可靠的新互動架構。


國家發展戰略不僅是策略的規劃,也是價值的選擇。國家領導人必須要以多數人的價值選擇及民意為依歸,也必須為台灣在兩岸互動上爭取最大的迴旋空間。



2012年的民進黨政府將更有自信、更務實、更大器來面對世界、面對中國,因為:


? 我們有堅持的價值,


? 我們有對的戰略,


? 我們有必要的經驗,


? 我們還有堅實的民意基礎。



很多人說我不會表演,但領導這個國家不能只靠表演。我有清楚、穩定的戰略思維,還有20年成功處理兩岸與國際事務的經驗。我堅定的相信,未來台灣發展贏的策略,就是要緊緊掌握海洋經濟的特質,以台灣價值做為核心,釋放遨翔四海的輻射力量,面向世界,連結全球。



海洋的台灣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家園,我們要為21世紀的台灣寫下另一篇精彩的台灣故事,這是國家領導人的最大責任,也是我必須要勇於承擔的重大使命。謝謝!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eking&aid=511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