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是東吳的校友,從大學部、碩士班到博士班,都在外雙溪接受教育,近日看到母校為了限制教授上電視的次數,紛紛擾擾,實在非常不忍,也覺得這種提案,相當不智。
2008/05/04 08:35:31瀏覽375|回應0|推薦0

 

東吳校友說話

■ 黃文吉

我是東吳的校友,從大學部、碩士班到博士班,

都在外雙溪接受教育,近日看到母校為了限制

教授上電視的次數,紛紛擾擾,實在非常不忍,

也覺得這種提案,相當不智。

母校設限的理由,是說教授在外兼課有四小時

的限制,所以上電視也要比照辦理。過去師資

缺乏的時候,許多教授從北到南,到處兼課,

教育部及各學校也都沒有限制,即使規定也

沒有嚴格執行,等後來師資充足了,而教授

兼課也過於浮濫,才嚴格執行校外兼課四小時

的規定。現在要以這個理由來限制教授

上電視的次數,並不妥當,因為教授上

電視發表意見,並不是普遍的現象,

只是少數教授有這方面的條件,

所以能常常受邀,學校何必大費周章,

為少數的教授設限呢?

如果教授上電視發表意見的行為是負面的,

或許設限還有理由,但教授上電視並不是

搞緋聞,而是因為本身的學養、口才能獲得

觀眾接受,也代表他是某方面的意見領袖,

這對增加學校的曝光率應該是正面的,

在講求行銷的時代,學校獎勵這些教授

都來不及,又何必限制他們呢?

以筆者任教的彰化師大為例,過去學校雖然

非常努力辦學,許多人還只知道

「彰化教育學院」,直到最近因出了一個

「楊宗緯」,彰化師大知名度扶搖直上,

今年全國大專運動會在本校舉行,

學校還特別請他當代言人。

如果當時學校也限制學生上電視,

搬出會影響功課等冠冕理由,

試問這豈不是埋沒了他的歌唱才華?

也失去了學校曝光的機會。

當然筆者並不是鼓勵教授不務正業,

根據教授升等評鑑辦法的規定,

教授的正業包括「研究」、「教學」、

「服務」,而且各學校都訂有一套標準,

必須要通過標準才能升等或續聘。

學校如果要提升教授的研究成果、

教學品質、服務績效,大可將這三方面

的標準提高,而不是用設限的方式,

這是行不通的。

上電視發表言論,其實和寫文章是一樣的,

只不過一個用口,一個用筆,如果說上電視

會影響教授正業而要限制,那麼寫那些

無關學術研究的文章,如學理工的發表

武俠小說,是不是也要限制?

難道有這種道理嗎?

母校另外的理由據說是影響募款,

如果為了討好某些捐款人而犧牲大學

獨立自主的價值,那我真為母校感到悲哀。

東吳大學之所以為校友感到驕傲的,

是能容納多元的民主自由學風,過去像

傅正這樣不被當局所喜的教授,

都能在東吳立足,今天母校為了遷就

某些捐款人的偏執意見,而率然假借

理由行箝制言論自由之實,

這項提案若是通過,

母校恐怕失去的更多。

因此,個人以校友的身分懇切呼籲:

母校,趕緊懸崖勒馬吧!

(作者為東吳校友,

現任彰化師大國文系所教授)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2008/new/may/4/today-o5.htm

般若波羅密多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eking&aid=183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