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30 14:35:00瀏覽115|回應5|推薦0 | |
菩薩頂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初名大文殊院。到了唐朝,據說文殊菩薩曾在這裏顯聖,露出了真容,便將寺名改為真容院。北宋時重修,並鑄銅質文殊像一萬尊,供奉在寺內。南宋時改建,並將此寺易名為大文殊寺。明朝永樂初年,始有菩薩頂的稱謂。到了清代,由於皇帝崇信喇嘛教,順治十七年(西元1660年),遂將菩薩頂由青廟(和尚廟)改為黃廟(喇嘛廟),並從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 清康熙年間,又敕令重修菩薩頂,並向該寺授“番漢提督印”。從此,按照清王朝的規定,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鋪上了表示尊貴的黃色琉璃瓦,山門前的牌樓也修成了四柱七樓的形式。這在五臺山是絕無僅有的,在全國範圍內也不多見。自此以後,菩薩頂成了清朝皇室的廟宇。康熙皇帝先後到菩薩項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薩頂山門牌樓上的“靈峰勝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聖境”,是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 (此照片轉載自"走路工的旅遊經" 看來拍於冬季 山上仍有積雪) 白塔後方小山頭即為菩薩頂 因為下雨 我們從後院進入 省去108階的台階 這個香爐是五臺山造型最美的 置放在後院"五觀堂"前 何為"五觀堂"? 即是齋堂 食存五觀,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一日三時粥飯,所食的美味素齋,皆是得來不易,故受食時,應作此觀。(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檢討自己的德行,是否具足戒定慧三學,藉此警醒行者,常當精勤用功。(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須防心離於貪瞋癡三過:於美味食物不起貪心,見下味食不起瞋心,時時起覺照,觀想一切飲食皆為眾緣合和,莫恣意貪圖美味。(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應視飲食為滋養假有色身之藥,心不起貪著。(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一切所食皆為資身修道之用。由觀想此五事之故,齋堂又稱「五觀堂」。依名顯義,「五觀堂」意味著「用齋」亦是一門修行的重要課題。 入大乘門 修菩薩道 大乘門前的九龍壁 顯示當時此處作為皇帝行宮的尊貴
兩柱龍碑 字跡已不明顯 也是歷代某位皇帝所留
大雄寶殿
大文殊殿 大文殊殿前的石坊"五臺聖境"為康熙御筆 大銅鍋也煮過皇帝的膳食
精緻的琉璃瓦 屋角是龍頭 從戶外所照 不很清晰 可以看出漢傳和藏傳佛教的不同裝飾
從大乘門進 從般若門出
有了般若 一定解脫
山門的"靈峰勝境"是康熙御筆
煙雨濛濛 另有一番滋味
P.S.以下照片轉載自"踏雪 流光中的我" 可以看出菩薩頂的建築屋頂所用的三彩琉璃瓦 歷久而彌新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