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31 15:50:54瀏覽209|回應5|推薦0 | |
據古籍記載,東漢永平年間天竺國(今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清涼聖境五臺山,見五座台頂圍護的腹地台懷,其山形地貌與釋迦牟尼佛修行的靈鷲山無分軒輊,返回到洛陽之後就奏請漢明帝在五臺山修建寺院。 於是,漢明帝頒旨,在五臺山修建大孚靈鷲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寺名靈鷲,意指與西域靈鷲山相似。洛陽白馬寺與五臺山的大孚靈鷲寺就是中國最早創建的寺院。大孚靈鷲寺在不同朝代曾多次更名,後明太祖朱元璋命名為大顯通寺,沿用至今。 大顯通寺在五台山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被稱為祖寺。僧眾人數曾高達2000多人,後被一分為二,即現在的顯通寺及塔院寺。
顯通寺是五台山寺廟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廟。寺內院落重疊,古柏泛翠、樹木交蔭,蒼松映綠,肅穆安寧。全寺佔地面積 四萬三千七百平方米 ,現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間,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殿堂、廂房佈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列於中軸線上的主要殿宇七座,從南到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 一路來照了許多寺廟的各種大殿, 顯通寺最令我印象深刻, 仔細觀看此大雄寶殿的屋頂屋簷
顯通寺的鐘樓是五臺地區最大最美的 最高第三層屋頂是方型十字, 四角有獸, 名螭 吻 ( 龍之次子 ) 第一層為石洞、上兩層為木構建築,石洞的門楣上,刻有「震悟大千」四個大字。顧名思義,是說渾厚悠長的鐘聲,能把大千世界震徹得醒悟過來。大銅鐘懸掛在顯通寺的鐘樓內。這口鐘鑄於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鐘高8尺,鐘口邊緣呈蓮花瓣形狀,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
馬背式的屋頂 此牆把大顯通寺一分為二 塔院寺在有大白塔那邊 顯通寺院內的明代日規
顯通寺的大雄寶殿 木質結構 非常壯觀 近照才看得出它古典精緻美麗 無量殿是五臺山各寺廟中最特殊的建築。無量殿正面每層有七個閣洞,閣洞上嵌有磚雕匾額,「他化自在」「忉利天宮」「夜摩天宮」「兜率天宮」「普光明殿」「法菩提場」「逝多園林」等等,意喻釋迦牟尼佛「七處九會」,即釋迦牟尼佛在七處地方九次講《華嚴經》才講完。因此,無量殿又稱七處九會殿。 唐代清涼國師曾在此殿內著述《華嚴疏抄》。
無量殿內的多寶佛塔 佛說華嚴經時多寶佛塔從地湧出 遠看銅殿 現已渡金 金光閃閃 選佛場 禪堂
明萬曆的石刻 "清涼妙高處"
據《清涼山志》記載,銅殿是五臺山高僧妙峰於明朝萬曆年間,集全國十三省佈施,用十萬斤銅鑄成。妙峰大師曾以舌尖之血和著硃砂書寫《華嚴經》。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拜其為師,人稱為「人天師表」,「法門砥柱」。妙峰大師曾鑄三座銅殿,一在南京,一在峨嵋,一座在五臺山,規格樣式完全一樣。前二者已失,顯通寺的這座,是國內僅存的了。這座銅殿優美的造型,完整的結構,巧妙的佈局,生動的圖案,充分顯示出我國古代高超的鑄造藝術
從銅殿望無量殿的背面
銅殿前下方左右兩則,各矗立著一座精緻的銅塔(已渡金), 於1607年(明萬曆35年)鑄成。
一步之隔即是塔院寺 其最有名的為此建於元朝時期的覆缽式佛舍利塔 據《清涼山志》記載,此塔在漢明帝時就有了,佛經記載印度阿育王造佛骨舍利金塔84000座,中國有19座,其中一座就在五臺山,稱為慈壽塔,元代大德6年(公元1302年),尼泊爾匠師阿權尼格將原慈壽塔置新塔腑中,設計建造了大白塔。
大白塔的腰帶有銅鈴 基座四角各有一亭 設轉經輪
祈願法輪常轉 國泰民安
除了四角 這排經輪夠長了吧?
這間屋子有個特別的典故 : 據說當年毛澤東曾在此屋居住過 並請方丈住持開示 方丈只透露了一句頗富禪機的話 "注意8341" 此後毛澤東把此號碼視為幸運數字 他的護衛隊代號即是8341 其實謎底是: 毛澤東活了83歲 執政了41年
五臺山唯一的神廟 -- 龍王廟(五爺廟) 這是五爺廟前的戲樓 廟會時演戲娛樂五位龍子
五爺廟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