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氣喘經年
2007/03/11 14:57:03瀏覽6020|回應0|推薦2
8a.氣喘虛實病經年。

氣喘病經年。

一、氣喘虛實病經年,配合食療邁向前。穴道針治。

中醫解釋。

氣喘虛實病經年,神藏彧中俞府兼。

風門肺俞厥陰俞,配合食療邁向前。


症狀:咳嗽喘鳴、痰黃、咽痛、口渴。

二、中醫研究,所使用之穴道及部位如下。

(一)氣喘asthma劇烈:主治配穴;

(1)先針合谷,(2)使患者平臥,用五柱名灸法。



【示意圖】

 

(1)羶中穴
 

羶中 tan2 chung1 (am_17)任脈

又名元兒、元見、上氣海、胸堂。氣之會穴,任脈氣之所發。

足太陰脾經、足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任脈之會穴。心包絡之募穴。

【部位】

在玉堂下1.6寸,既兩乳知中間。

【主治】

1、 胸部鬱血,胸膜炎pleuritis

2、 支氣管炎bronchitis

3、 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4、 咳嗽cough

5、 心悸palpitation

6、 乳腺炎mastitis

7、 乳汁少

【取穴】

在胸骨中央,當兩乳頭中間取之,婦女則按取第四肋骨間隙,中間取之。

【解剖】

在左右第四肋間隙相對處,胸骨體中,有乳房內動脈、靜脈的前穿支;分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支的內側支;內部為心包及心。

【方法】

針3~4分。灸15~30分鐘,灸比針效果好。

【應用】

1、人有四海;胃者水榖之海,衝脈者十二經之經之海,羶中者氣之海,腦者髓之海。

2、羶中穴為氣之所屬焉,能分布陰陽氣者,生源乃命之主。

3、羶中穴為任脈、脾、腎、三焦、小腸之會穴,心包絡之募穴,主治範圍很廣,針或灸有寬胸利膈,降氣和中之功。

4、羶中穴是八會穴中之氣會穴;凡呼吸性疾病或精神機能等疾病;皆可治療。神經衰弱neurasthenia的特效穴。

5、診斷不出病之所在;可灸羶中穴及大陵穴:再壓診有反應處就是病之所在。古書有云:五臟知氣,不知在何處,可取羶中極大陵穴。

6、針刺羶中穴「刺法」:江針垂直刺到胸骨時再將針柄歪斜放在皮上向下沿皮直刺1寸,使患者感到氣息,從胸部走到臍下時才出針。否則慢慢提針,再向下緊插反復運用。

7、乳癌治療;針太淵、內關、肩井(針1.5寸)。乳根、少澤、羶中、(灸)。天應(間接灸)。輔治穴:大陵、委中、足三里、尺澤、竅陰等穴。


(2)左、(3)右為神封穴

 

神封 shen 2 feng 1(k_23) 足少陰腎經。

【部位】

靈墟穴下1.6寸,外開2寸。

【主治】

1、 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2、 胸膜炎pleurisy

3、 支氣管炎bronchitis

4、 鼻孔閉塞

【取穴】

仰臥,羶中穴外開2寸,肋間陷中取之。

【解剖】

在第四肋間隙,胸大肌中,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外肌;有第四肋間動脈、靜脈;分布有第四肋間神經皮支,深部正當第四肋間神經;右為肺臟,左為心臟。【方法】

針3分。灸15分鐘,灸3壯。


(4)上為玉堂穴
 

玉堂 yu 4 tang 2 (cv_am_17)任脈

又名玉英。

【部位】

在羶中穴上1.6寸。

【主治】

1、 胸膜炎pleuritis

2、 支氣管炎bronchitis

3、 喘息panting

4、 嘔吐vomitting

5、 小兒吐乳regurgitation of milk

【取穴】

仰臥,在羶中穴上1.6寸取之,或按取左右第三肋骨,內側端之中間取之。

【解剖】在胸骨體中點,有乳房內動脈、靜脈的前穿支;分布有第三肋間前支的內側皮支;內部為心包及心。【方法】

針3分。灸5~10分鐘,灸1~3壯。


(5)下為中庭穴
 

中庭 chung 1 ting 2 (cv_am_16)任脈

【部位】

在羶中下1.6寸。

【主治】

1、 肺充血lung congestion

2、 喘息panting

3、 扁桃腺炎tosilitis

4、 食道狹窄esophagostenosis

5、 嘔吐vomitting

6、 小兒吐乳regurgitation of milk

【取穴】

正坐或仰臥,兩乳中央羶中穴的下方,1.6寸取之。或循左右第五肋間隙,按胸骨中央取之。

【解剖】

在左右第四肋間隙相對處,在胸骨體和斂突交界處,有乳房內動脈靜脈的前穿支;分布有第六肋間神經前支地內側皮支;內部為心包及心。

【方法】針3~5分(使用斜針)。灸10~20分鐘,灸3~5壯。


(二)氣喘asthma多年:主治配穴;

(1)風門穴。(2)肺俞穴。(3)厥陰俞。(4)神藏穴。

(5)彧中穴。(6)俞府穴。


(1)風門穴。

 

風疹塊起似豆高,猝然搔癢皮發燒。

主瀉身體之煩熱及消炎。(1)風門穴

風門 Feng1 Men2 (b_12)足太陽膀光經脈。

又名熱府。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

【部位】

在第二胸椎thoracic之下,外開1.5寸。

【主治】

1、哮喘asthma。

2、心悸palpitation。

3、嗜眠somnolence。

4、鼻炎rhinitis。

5、胸膜炎pleuritis。

6、支氣管炎bronchitis。

7、百日咳pertussis。

8、頸項部痙攣m.spasm of neck。

9、背部癰疽keratitis(中醫;毒瘡,因血液運行不良,毒素淤積而生。淺的為癰、深的為疽,以長在背、肩、臀部為多)。

10、感冒common cold。

【取穴】

正坐,胸椎thoracic第二節之下,外開1.5寸取之。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有第二肋間動脈、靜脈背側支內側支;部有第二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深層為第二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上位2~3個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

【方法】

針5~8分,針尖向外斜刺1.5寸。灸15分鐘,灸5壯。

【應用】

1、風門穴,是主瀉全身之熱,及消炎之特效穴。

2、風門穴,有解消身體外表退熱之功效。治感冒、發熱、惡寒,有其特效。

3、支氣管炎bronchitis。肺炎pneumonia。頭痛headache。鼻疾病rhinopathia。扁桃腺發炎tonsilitis。等疾病,針灸風門穴均有效。

4、長灸風門穴、配身柱穴;可預防感冒。

5、劇烈哮喘vicious asthma;長溫灸風門穴,1~2個月後可痊癒。

6、背部癰疽;長針刺風門穴,瀉諸陽之熱消炎,永不復發。

7、咳嗽肋脅痛;針刺風門、配列缺穴。


(2)肺俞穴。

 

風疹塊起似豆高,猝然搔癢皮發燒。

氣喘虛實病經年,配合食療邁向前。

肺俞 Fei4 Ssu2 (b_13) 足太陽膀胱俞。

【部位】

在胸椎thoracic第三節之下,為身柱穴。外開1.5寸,風門穴之下。

【主治】

1、肺結核tuberculosis。

2、肺炎pneumonia。

3、肺出血lung-hemorrhage。

4、支氣管炎bronchitis。

5、心臟內外膜炎endocarditis pericarditis。

6、黃疸jaundice。

7、皮膚搔癢pruritis。

8、口腔炎stomatitis。

9、小兒怐僂病(軟骨病)rickets。

10、一切肺病lung disease。

【取穴】

正坐俯臥,在胸椎thoracic第三節之下,為身柱穴。外開1.5寸取之。風門穴之下。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佈有第三肋間動脈、靜脈背側支,內側支;正當第三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深層為第三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上位有2~3個胸神經後之外側皮支。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5~8分。灸30~100分鐘,灸3~7壯。

【應用】

1、肺俞穴是肺臟精氣,轉輸出入,流注聚結,於體表之所。具有內外相應作用。

2、肺臟疾病。喘息。針刺肺俞穴是特效穴,前胸後背,針不宜深,過深傷及肺部或肋膜。易致窒息或出血,造成「開放性氣胸」。

3、灸年氣喘,天氣轉變,氣喘如牛,不能安睡。『治療』:灸治大椎。風門。肺俞。膏盲俞。配中府。氣舍。缺盆。連治七天,霍然痊癒。

4、肺俞穴可多灸,灸後應灸足三里。以免上身充血。

5、風寒喘哮。有無痰而喘者。皆應灸肺俞穴。

6、風邪感冒而咳嗽。或喉痛;灸中府。針肺俞可痊癒。

7、咳嗽連聲:針刺肺俞。豐隆。配天突穴。


(3)厥陰俞。

 

氣喘虛實病經年,配合食療邁向前。

厥陰俞 Chueh4 Yin1 Ssu2 (b_14)足太陽膀胱經。

又名厥俞、闕俞。

【部位】

在胸椎thoracic第四節之下,外開1.5寸。

【主治】

1、心臟外膜炎pericarditis。

2、心臟肥大hypertrophy of heart。

3、呃逆hiccup。

5、嘔吐vomiting。

6、齒痛toothache。

7、肩僵硬。

【取穴】

正坐、俯臥,按胸椎第四節之下外開1.5寸處取之。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佈有第四肋間動脈、靜脈背側支,內側支;正當第四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深層第四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上位有2~3個胸神經後之外側皮支。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5~8分。灸15~30分鐘,灸3~7壯。

【應用】

1、胸中膈氣;針治厥陰俞。有積聚吐出之效。

2、牙痛toothache:針治厥陰俞。溫溜。內庭穴。


(4)神藏穴。

 

神藏 Shen2 Tsang4 (k_25)足少陰腎經。

【部位】

從鎖骨下端凹陷中,離胸骨正中外開2寸,直下3.2寸是穴位。彧中穴下1.6寸。

【主治】

1、呼吸困難dyspnea。

2、肺充血pneumonemia。

3、支氣管炎bronchitis。

4、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5、呃逆hiccough。

6、嘔吐vomiting。

【取穴】

仰臥,由靈墟穴上一肋骨陷中,當第二肋間處取之。

【解剖】

在第二肋骨間隙,胸大肌中,肋間外韌帶,肋間內肌;在第二肋間動脈靜脈;分佈有第二肋間神經皮支,深層正當第二肋間神經;左右為肺臟。

【方法】

針3分,灸15分鐘灸3壯。


(5)彧中穴。

 

氣喘虛實病經年,配合食療邁向前。

彧中 Iuh4 Chung4 (k_26) 足少陰腎經。

【部位】

俞府穴下1.6寸。

【主治】

1、肺充血pneumonemia。

2、支氣管炎bronchitis。

3、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4、胸膜炎pleurisy。

5、呃逆hiccough。

6、嘔吐vomiting。

7、盜汗night sweat。

8、唾液分泌過多hypersalivation。

【取穴】

仰臥,從神藏穴上一肋間陷中,當第一肋間處取之。

【解剖】

在第一肋間隙,胸大肌中,肋間外韌帶,肋間內肌;有第一肋間動脈靜脈;分佈有第肋間神經皮支,深層正當第一肋間神經;左右個為肺臟。

【方法】

針4分。灸15分鐘,灸3壯。


(6)俞府穴。

 

14經脈(meridians)(8)足少陰腎經kidney終點俞府穴k-27

下接(9)手厥陰心包經heart constrictor起點天池穴p-1。

俞府 Ssu2 Fu3 (k_27)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脈之所發。

【部位】

在璇璣旁2寸。

【主治】

1、 肺充血pneumonemia。

2、 支氣管炎bronchitis。

3、 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4、 胸膜炎pleurisy。

5、 胸中痛久咳。

6、 呼吸困難dyspnea。

【取穴】

仰臥、鎖骨下端凹陷中,離胸骨正中2寸處取之。

【解剖】

在鎖骨、胸骨端與第一肋中間胸大肌中;有胸內動脈、靜脈的前穿支;分佈鎖骨上神經第前支。【方法】

針4分,灸15分鐘,灸3壯。

【應用】

1、久喘:灸俞府穴七壯。2氣嗽痰喘:俞府穴配乳根。

(1)羶中穴為中心,(2)左、(3)右為神封穴,(4)上為玉堂穴,(5)下為中庭穴。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29405&aid=8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