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a13/8:失智症 dementia
2013/04/22 09:19:17瀏覽998|回應0|推薦2

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當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後,「失智症」逐漸成為繼癌症之後,需要耗費廣泛社會資源的重大疾病了! 依台灣目前的人口推估:65歲以下患有失智症的人口約2萬,而65歲以上患有失智症的人口約有17萬。

根據失智症流行病學研究學者Jorm 所發展以曲線估計所做的成長評估模式, 再利用台灣四個不同地區調查所得的盛行率平均值,經迴歸分析計算得出台灣社區失智症盛行率:

年齡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 歲

五歲盛行率 1.2% 2.2% 4.3% 8.4% 16.3% 30.9%

※資料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93年度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臺灣失智症機構照顧需求之調查──長期照護機構失智症患者之盛行率調查」研究報告。

也就是說,每5歲的失智症盛行率幾乎是以2倍的成長速率上升。 在19萬個失智人口裡,約有3╱4人口並沒有接受失智症的診斷, 因一般人認為,高齡長者記憶力變差、思考與行為能力退化是正常的,因而錯過了早期發現早期治 療的時機。 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除了原先評估失能的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DL)外,應有其他評估工具, 才能反應出失智不失能的患者的照顧需求。

面對這個即將到來、需要耗費極大社會資源的「未來病」,政府做好準備了嗎?

消基會和台灣失智症協會認為,以往長照制度只重視吃飽、睡好、身體乾淨、不會跌倒……等身體上的照護,卻忽略了加強失智症老人在「活動」上的參與。 長照制度規劃上,照護人力照護薪資過低,導致人力嚴重短缺、長照中心硬體建設尚未規劃完全,甚至連照護人的喘息機制亦不足,所以,政府應該要加緊腳步了!

如何判斷失智症?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所發布, 關於失智症的十大警訊包含:

1.記憶減退影響到生活和工作;

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3.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7.東西擺放錯亂;

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9.個性改變;

10.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舉例來說,假使家中的長者原本擅長料理,從前上市場總能買到新鮮又漂亮的魚, 可是最近挑回來的魚卻不再新鮮,而他還是堅持自己買到最新鮮的魚,那麼家人就必須多關注了。 又如原本熱衷於社區活動的長者,近期變得不愛參加活動,甚至都不出門,這時身旁的人也必須多關心 長者的狀況。

以下是「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民眾可透過AD-8量表自我測試, 若以前無以上問題,但近年有超過2項的改變,就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與診療。 若進一步檢查並沒有發現異狀,消基會提醒,民眾仍然要努力預防失智症的發生,且定期再追蹤。

BOX: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判斷力上的困難。例如:落入圈套、財務上錯誤的決定、買了對受贈者不合宜的禮物。

●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

●重複相同的問題、故事與陳述。

●學習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例如:電視、音響、冷氣機、洗衣機、熱水爐、微波爐、遙控器。

●忘記正確的月份與年份。

●處理複雜的財務上有困難。例如:個人和家庭的收入平衡、所得稅、繳費單等。

●記住約會的時間有困難。

●有持續性的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

※資料來源:美國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阿茲海默症中心(楊淵韓、劉景寬翻譯) 如何降低失智風險 :

●多運動。

●地中海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五穀雜糧、深海魚及橄欖油)不僅可降低失智風險,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方法。

●預防失智症無須花大錢買維他命與魚油,這些在目前醫學研究上預防失智之證據力尚不足, 採取地中海飲食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於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相對風險也下降約7成。

●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多動腦、多社會參與。 包含讀報、出外聽演講、烹飪、插花、縫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若能每天回想一整天所發生的事情,抽取當天的記憶,經過整理由文字記錄下來即是簡單又有幫助的方法。 年齡越是增長越是需要多活動使自己更活化、更年輕。 例如可以擔任志工,幫助別人也可降低失智風險,或者參加宗教活動,使年長者不僅擁有社交互動機會更有信仰作為心靈依靠 .

●鼓勵高齡者下棋、打麻將,唯,切忌坐太久,至少1、2個小時必須起身走動,也避免賭錢。

●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如三高、肥胖、頭部外傷、抽菸以及憂鬱,這些「避凶」要訣也是一般遠離疾病的方法。 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了「老當憶壯」的口訣:

活到老,學到老,老友老伴不可少; 多動腦,沒煩惱,天天運動不會老; 深海魚,橄欖油,蔬果豆穀來顧腦; 保護頭,控體重,血壓血糖控制好; 不抽煙,不鬱卒,年老失智不來找!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消基會呼籲 :

1.在長期照護制度方面,建議政府在失智症這個部份加強失智症老人在「活動」上的參與,以及安全上的維護。

2.需要增加評估量表:除了原先評估失能的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DL)外,需增加其他的量表,如評估精神行為的量表。 對於失智長者或被照顧者的行為問題、或行為有障礙者都需有各自適用的量表去做評估,才能早期治療早期介入,降低整體社會照護的成本。

3.長期照護依失能者的需要分成社區式、居家式及機構收住式服務;站在家庭照顧者的角度,是支持家庭照護及社區照護的。 因為對失智症的長輩來說,熟悉的人是最好的,所以希望能夠發展足夠的服務以支持家屬可以持續、 長久、平安、快樂的在家裡照顧失智長輩。

4.儘速擬妥喘息服務機制,依實際需求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統,讓家庭照顧者可以持續在家裡照顧長輩。

5.家有失智症患者,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為在情感上,必須處理「他忘記我了」的失落情緒, 在生活上,必須面對患者失去生活秩序所導致的躁怒、混亂,以及身體上智力、記憶、視覺和體力的喪失。 面對失智症造訪,無論是你或家人都應知道社會資源在那裡,即時得到生活的照護和心理的協助。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 專家提示提高記憶力的幾種方法:

       人一出生,腦細胞的數量已經定型了,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腦細胞一直處在逐漸減少的過程中,死一個少一個,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過了20歲,腦細胞死亡速度加快,記憶力也變得越來越差。80歲的人與40歲的人相比,腦細胞大約少一半,這已被科學所證實。

 記憶力大不如從前的感覺,這是因為活動量不夠、血液流通不暢、腦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王新志 教授向大家推薦了幾種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如果方便的話,可把兩腿蹺在椅子或者桌子上幾分鐘,記住,腿一定要高過心臟位置。 當一個人的雙腿蹺起高過心臟之後,腳和腿部的血液會回流到肺部及心臟,不僅可以減輕腳部和腿部靜脈的壓力,還可使頭部的供血量大大增加,使你神清氣爽。

  沒事的時候搖搖頭、晃晃腦也有助於記憶力的提高。 頸動脈是向腦部供血的管道,搖頭晃腦可使這些組織得到活動,不但可以增加腦部的供血,還可以減少脂肪在頸動脈血管沉積的可能,也有利於高血壓、頸椎病的預防。

  不經意間的伸懶腰,對大腦也有好處。 身體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時,上肢肌肉組織的末梢血管會淤積很多血液,伸懶腰的過程,恰是肌肉收緊和放鬆的過程,淤積的血液被趕回心臟,心臟得到的血多了,輸往全身各處的血也多了,大腦也能分得一杯羹。

  良好的頭部血液迴圈(循環)功能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延緩大腦衰老。

隨身攜帶一把牛角梳,或者以指梳頭,可改善頭皮的血運。具體做法是兩手十指微張,從前到後,由上向下,梳理頭髮,一天做三四次,一次做三五分鐘,可起到提高智力、養神健腦的作用,對於神經衰弱的患者更有益處。

  一天叩齒50次,可拉動頭部肌肉,促進頭部血液迴圈,增強大腦記憶力。 常叩齒,口水分泌也會增多,口水中含有腮腺素,有延緩衰老的作用。近年來有人研究發現,口水中含有抑癌成分,可有效預防消化道的惡性腫瘤。

有人說手指是人的第二大腦,手指與大腦相連的神經最多,通過運動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腦,延緩腦細胞死亡時間。 沒事的時候,可伸伸手指,蜷蜷手指,二者交替進行,或者左右手交替按摩指尖,也可經常用手握握健身球,讓兩個健身球在手中旋轉。

另一個提高記憶力的方法是「邁開腿、勤喝水」。

       頭腦由兩個半球組成,左側大腦支配右側肢體,右側大腦支配左側肢體,所以說下肢的活動可刺激對側大腦皮層的活動,起到健腦作用。一週慢跑、快走5次,一次半個小時的運動雖然簡單,卻能提高記憶力。   水分佔了大腦的50% ,勤喝水,不僅可以延緩衰老,還對大腦有好處。喝水時應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等到渴了再喝,說明你體內已經相當缺水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29405&aid=752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