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e、婦女白帶,黃帶,赤白帶,帶下如水病症。
婦女白帶多病症。
一、婦女白帶多不好,痛苦難忍精神負。加服【中藥】珍珠參苓顯功效。
中醫解釋。
婦女白帶多不好,中極關元最重要。
氣血二海三陰交,珍珠參苓顯功效。
注重配穴;
二、經絡醫學研究,所使用之穴道及部位如下。加服【中藥】珍珠參苓顯功效。
婦人白帶,黃帶,赤白帶,帶下如水
一﹑婦人白帶
A﹑症狀:帶下色白無臭味,面色皓白或委黃,四肢不溫,神疲乏力,小腹墜脹,大便溏溥,二足虛浮。
二﹑婦人黃帶
A﹑症狀: 帶下量多,黃稠,伴有陰癢,灼熱感,心煩易怒,口乾內熱,耳鳴心悸,易出汗,難眠。
三﹑婦人赤白帶
A﹑症狀: 帶下赤白或黃綠,質黏稠穢味,淋漓不斷,月經先後無定期,易怒,胸口脹滿
四﹑婦人帶下如水
A﹑症狀: 帶下如水清稀,終日淋漓不斷,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清長,夜間尤甚。
主治配穴;
(1)氣海穴。(2)血海穴。(3)三陰交。(4)陽陵泉。(5)【中藥】珍珠參苓。
(1)氣海穴。
婦女白帶多不好,【中藥】珍珠參苓顯功效。
氣海 Chi4 Hai3 (cv_am_6) 任脈。
又名脖映,下盲。任脈氣之所發。男子氣生之海。
【部位】
臍下1.5寸。
【主治】
1、腸疝氣痛intestinal colic。
2、腸出血enterorrhagia。
3、慢性腹模炎chronic peritionitis。
4、神經衰弱neurasthenia。
5、意病hysteria。
6、小兒發育不全infantile maldevelopment。
7、慢性闌尾炎Chronic appendicitis。
8、月經不調menoxenia。
9、子宮出血metrorrhagia。
【取穴】
仰臥,臍下1.5寸白條中取之。
【解剖】
在腹白線中,動脈、靜脈同中極穴;分佈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支,的內側皮支;內部為小腸。
【方法】
針6~8分。灸15~30分鐘,灸7~15壯。
【應用】
1、氣海穴為氣生之海。對臟氣虛憊,真元不足,卒中虛脫,氣行失常,腹痛疝症。
2、診斷病情,寒熱虛實。決定用針或灸,可鼓動氣機,宜通阻滯,使升降之氣回復正常。中氣調和,原來健康。
3、尾閭炎。髂骨窩巨痛。等症;速灸氣海穴30~40壯。氣海穴,是元氣之海,與上氣海同樣功效,可治氣病。
4、神經性衰弱的『陽痿』;
「治療」:
針氣海。腎俞。大腸俞。小腸俞。關元。三陰交。陰陵泉。中極。然谷。陰谷。照海。曲骨。歸來。次聊。中聊。下聊。用雀啄術或單刺術,療效高。
5、泌尿生殖器。腸疾病。腹瀉急症。Enteritis and celiorrhea等症;
「治療」:溫灸氣海、配水分穴,30~50分鐘療效高。
6、閃腰之痛。
「治療」:
針氣海1寸,三補三瀉,患者覺得臍之上下皆痛,停針1分鐘。左手重按氣海穴,右手捻針九轉,再停針1分鐘。依上法再捻,使病人感到有一股熱氣,從外腎入小腹時出針。效果試了就知。
7、求嗣基本穴位(生男育女);針灸:氣海。關元。中極。等穴。
「說明」:
a、氣海穴為元氣之海。
b、關元穴為三陰脈,脾、肝、腎與任脈之會穴,藏精之所。
c、中極穴為女子調經之穴位。中極穴為足三陰脈,脾、肝、腎與任脈之會穴,膀胱之募穴,胞宮(子宮)之門戶,而在中極之旁各3寸是子宮胞戶二穴,位於小腹正當之所,亦名為子宮,調之緩之,故所以促成受孕之機會,三個穴位,是求嗣之要穴。
8、盲腸炎appendicitis;
「治療」:針灸氣海。上脘。氣到。大橫。腹結。胞盲。京門。陰陵泉。太白。
9、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針刺氣海穴。按壓氣海穴,手指往上,氣就會向中脘處向上行。如手指向下推,氣就會放射至曲骨處。
10、神經衰弱:針灸氣海。天池。關元。血海。足三里。
11、腸寒凝結。疝氣。脫腸。失精。陰縮。厥逆。脹滿。氣喘。小便不利。婦女外胎。血崩帶下。月經不調。
等症「治療」:針灸氣海穴、配天樞穴。補之益真臟,回生氣,溫下元,振腎陽。
12、『診斷』;腸病。子宮病。氣海穴有壓痛點。
13、小便白濁。遺精:針灸氣海穴、配陰交穴。
14、『煤氣中毒』coal gas poisoning:針治氣海。百會。水溝。中脘。關元。幽門。神堂。天府。等穴。
(2)血海穴。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顏體力虧。
血海 Hsueh3 Hai3 (Sp_10) 足太陰脾經脈。
又名百蟲窩。足太陰脾經脈氣之所發。
【部位】
在膝臏上2寸,內側,赤白肉際。
【主治】
1、慢性腹膜炎chronic peritonitis。
2、月經不順menoxenia。
3、子宮出血metrorrhagia。
4、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
5、睪丸炎orchitis。
6、淋病gonorrhea。
7、兩隻腿生瘡濕癢。
【取穴】
正坐垂足,醫者以右手掌按其左膝蓋,食指中指等四指在膝蓋上面,拇指在膝蓋內側之上方,拇指尖指到處,是穴位。強壓之深部有痠麻感取之。【解剖】
在股骨內上踝上緣,骨內側肌下部;有膝上內動脈;分布有骨前皮神經及骨神經支。
【方法】
針5分。灸20分鐘,灸3~5壯。
【應用】
1、血海穴;是治療所有血病之主穴。
2、『外科。癰瘡(中醫是一種毒瘡,血液運行不良而積之毒素。)』
血海穴;清血。利濕。導濁疏泄,脾經脈所停滯之溼熱。消除血中所積之毒素,而起之瘡瘍。要穴。
3、『診斷』:血海氣海是氣血之海。
血多時:血海穴顯出脹滿之病狀。
氣病時:氣海穴顯出空虛之病狀。
4、月經不正常menstrual aberration :針刺血海、配地機穴。
5、惡癖lepra(性病之一,在腿腹之間,淋巴腫脹,有時潰爛。)
「治療」:針刺血海穴、配衝門穴。
6、五淋「治療」:針刺血海、配氣海穴。
7、淋巴腺:散佈在淋巴管裡面的核形小體,在人體內有兩種作用;
(1) 生成淋巴細胞。
(2) 消滅或截留侵入體內的病原菌。
(3) 阻擋各種異物,而截留侵入體。
(3)三陰交。
三陰交 San1 Yin1 Chiao1 (sp_6)足太陰脾經。
又名承命、大陰、下三里。為足太陰脾、足厥陰肝、足少陰腎。三脈之會穴。
亦為回陽九針之一。
【部位】
在內踝骨上3寸處。
【主治】
1、男女生殖器疾病。
2、子宮出血metrorrhagia。
3、陰經痛penis-pain。
4、遺精emission。
5、淋病gonorrhea。
6、睪丸炎orchitis。
7、慢性胃弱chronic indigestion。
8、食慾不振anorexia。
9、消化不良dyspepsia。
10、腹部膨脹tympanites。
11、腸絞痛intestinal colic。
12、腸雷鳴borborygmus 。
13、下痢diarrhea。
14、下肢神經痛及麻痺neuralgia and paralysis in lower limbs。
【取穴】
正坐或仰臥,以三橫指按在內踝骨上邊。當內踝骨正中心,之直上3寸處,在脛骨之後緣取穴。
【解剖】
在脛骨後緣和比目魚肌之間,深層影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脛候動脈靜脈;分布有小腿內側脾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方法】
針6分。灸20分鐘,灸3~5壯。
【應用】
1、三陰交穴是氣、血兩補之要穴。它是脾、肝、腎三脈之會穴,所以補脾之中,間接可補腎陽、養肝陰。
2、三陰交是婦科要穴。亦是內科、勞雜症之要穴。有鎮靜、退熱作用。是回陽九針之一。
3、男、女生殖器。陰莖痛。淋病治療要穴。
4、三陰交和三陽絡是對照,三陽病可用三陰交治療。三陰病亦可用三陽絡治療。
5、引邪氣之方法;是以針聚氣。散氣之法;是以針迴逆。
「方法」;引邪氣時、要聚氣,氣聚後、需使其散氣。則用散氣法。內經有云:「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既此一也。
6、痔瘡出血。腸炎。神經衰弱。皆用針刺三陰交穴。
7、催月經。催帶;針三陰交,灸中極,灸血海灸之奇效。
灸陽陵泉;可止月經行,止帶。
8、避孕contraception;可在三陰交置針,針尖向上刺。
「方法」
(1) 應再經來前八日至入,經來時取出。
(2) 另法;月經來置入,經過8~9日出針,一般可延至,下月經來時取出。『需用特製不銹鋼短針』。
9、經脈不通;瀉三陰交既通。補三陰交,經脈亦盛則通。
10、治癒瘡。去頭皮;灸刺三陰交。因三陰交,有排泄瘀血作用。
11、男、女夢中之交而遺精emission;既灸三陰交15分鐘,既可。
12、手掌收縮症contraception of palm。瘢痕(皮膚上斑點,雀斑、白斑)scascar時作局部治療;針刺三陰交。
13、失眠insomnia。全身乏力lassitude。遺尿enuresis;灸治三陰交。
14、月經不調menoxenia。閉止amenorrhea。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白帶leucorrhea。下腹膨脹tympanites。
淋病gonorrhea。腳氣berberi;針次三陰交卓效。
15、初期妊娠;禁止、針灸。有殞胎之反應。
16、女人難產dystocia。月經不禁menorrhagia。
赤白帶下uterine dischage and leucorrhea;應先瀉三陰交,後補穴。
17、小腸疝氣hernia of intestines。偏墬。木腎腫痛。
小便不通dysuria。渾身浮腫edema;應先補三陰交,後瀉三陰交穴。
18、【胰臟癌】;針刺少府穴配三陰交。
19、遺精、白濁emission;針刺三陰交、配氣海穴。
20、腳氣。腳痛。膝腫。指頭麻木;針刺三陰交、配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懸鐘。
21、胸膈痞腫dysphagia;針刺三陰交、配承山穴。
(4)陽陵泉。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顏體力虧。
陽陵泉 Yang2 Lin2 Chuan2 (g_34) 足少陽膽經。
筋之會穴,足少陽膽經之所入,合穴屬土。
【部位】
在外膝眼下1寸,外尖骨前之陷凹處。
【主治】
1、膝關節炎gonarthritis。
2、半身不遂hemiplegia。
3、腳氣beriberi。
4、下肢痙攣lower limb spasm。
5、習慣性便秘hemiplegia。
6、顏面浮腫facial edema 。
7、膽石病cholelithiasis。
8、胸膜炎pleurisy。
9、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10、遺尿enuresis。
【取穴】
屈膝垂足,膝外側關節之下,腓骨小頭之微前下陷中取之。
【解剖】
在腓骨小頭前下方,腓骨長短肌中;膝下外側動脈、靜脈;正當腓總神經分為腓淺及腓深神經處。
【方法】
針7分~1.5寸,針尖須向足三里方向進針,宜留針15~30分鐘。
【應用】
1、陽陵泉是八脈會中之筋會,難經有云:「筋會陽陵」。疏曰:「筋病至此」。滑伯仁曰:「膽與肝為配,肝者筋之合,故為筋會」,所以陽陵泉統治一切筋病。
2、所謂「筋」者,就是現代之肌腱。
3、治療關節之筋遲緩。筋痙攣。腫痛:陽陵泉是必用穴。
4、胃潰瘍gastric ulcer:針陽陵泉為特效穴。
5、尿閉anuria、腹部膨脹tympanites:針陽陵泉、關元、大腸俞。刺後小便既出。
6、內臟出血、子宮出血metrorrhagia:針陽陵泉。
7、止月經、止白帶:灸陽陵泉。
8、升陽氣降濁氣。止痰。消除吞酸口苦。泄瀉嘔吐:針陽陵泉、配足三里。
9、胸脅痛。支滿。脅下腫痛。搜風去痰。舒筋利節。
上肢神經痛upper limb neuralgia:針治陽陵泉。因它與陽維脈相通,繞於臑俞,肩俞。
10、頭皮屑,生瘡furuncle:陽陵泉灸之過多是因,速灸三陰交解之,因它有排泄瘀滯作用。
11、腳氣腳痛beriberi pain:1陽陵泉。2肩井。3足三里。
12、膝腫痛:1陽陵泉。2陰陵泉。3足三里。
13、風濕冷痺:1陽陵泉。2環跳。
14、週身疼痛難忍、四肢痺痛,外受風寒:『治療』
「方法」:
(1) 毫針直刺,外關1寸,中渚4分,肩隅1寸,曲池1.5寸,後谿3分,環跳2寸,陰市8分,陽陵泉1寸,足三里1寸,崑崙3分,內庭3分,痛者用瀉法,麻者用補法。
(2) 灸:1外關。2曲池。3陰市。4風市。各3壯。
注重配穴;
有病到醫院,西醫檢查,確認病症。選擇治療,中西皆可。相關配穴,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