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0/17 16:57:49瀏覽2019|回應1|推薦9 | |
口香糖與鮑魚,完全扯不上邊的食品,一個極廉價,一個卻是高貴極品表徵,但在台灣社會,這兩樣東西卻因天壤之別際遇的小學生而牽連一起。前者是台灣基層的悲哀故事,後者卻是少數幸福小孩的寫照。 一對住在桃園八德市的十多歲姊妹花、每天騎十公里單車的路程,辛苦賣口香糖所得遭中輟生搶走,一條社會小新聞揭開台灣基層強韌的生命力,及為生活奮鬥的辛酸故事;報導這則新聞的記者,以感性的筆觸拿出另一條新聞對比:一位小學生在父母的陪同下,一口吃掉上萬元的鮑魚,而這口鮑卻是兩姐妹必須單騎數百公里、熬夜、忍受被辱罵等待遇賣口香糖所得。 在曾經富裕的台灣,仍曾存在年幼小學生為了討生活而打工度日的案例;而如今不再是「大戶人家」、甚至是家道中落狀況的台灣,承受不住經濟崩盤、失業壓力的人口增多,難以謀生、辛苦度日家庭的小孩更多。在父母難給依靠的情形下,失學或是靠打工勉強糊口的學子比比皆是,他們對生活的最大祈望,不是品嘗高貴的一口鮑,而是平凡的如可以好好上學、沒有負擔的過日子長大。 當政府諸官及民意代表為中鋼董事長林文淵的分紅吵翻天;四千萬該做慈善事業?或是入國庫?當各政黨為了攻占縣市長寶座,大攪翻爛帳的口水戰的同時,對台灣基層生活無依的民眾而言,不奢求政府營造一個人人可吃一口鮑的富裕環境,僅是祈求有個至少能看到、聽到民眾要有「活下去」空間的心願。「活下去」,不是喊喊改革口號、多買軍購、多訪友邦送獻金,或是翻攪那個政黨「對不起」民眾的事蹟就可以了,而是「能夠活下去」的環境。畢竟賣口香糖雖能磨練出小孩的強韌生命力,及奮鬥的意志,但那不是成熟國家的正常現象,如同買經濟艙可以升等頭等艙、或是娃娃車一而再再而三悶死學童。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