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27 15:58:33瀏覽19796|回應15|推薦6 | |
曾幾何時我在網上看到,有別有用心、自作聰明人說什麽康熙大字典記載,國語就是北京話,北京話正是滿州話非漢語,而漢語應該是河洛話也就是閩南話。在清朝之前沒有所謂的北京話,在清朝之前北京地區一樣說河洛話,自滿清入主之後,北京才改說現在所謂的北京話,北京地區的語言由於滿州人統治,台語﹝古代漢語﹞是與大清帝國的滿州語並列的語言,沒有台語﹝古代漢語﹞就沒有今天所謂的國語。
也有人說法客家話也是河洛話,客家人與閩南人是同為一族,客家話和閩南話都是河洛話,只是閩南人在五胡亂華時代,客家人在南宋時被迫南遷,時間相差近800年至1000年緣故,客家語言是河洛話被北方族語言同化的結合,一半是河洛話,一半是北方族群語言形成。 甚至有人“拿雞毛當令箭”說是語言學家考證的結果,開始的時候我也有點相信,但後來發現越來越不對勁,感覺肯定是居心不良台獨倭寇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故意捏造出來的,因此不敢苟同。 其實滿族話和漢話(國語普通話)風馬牛不相及, 滿族人沒入關之前,國語(普通話)就是中國各個朝代的官方用語,也就是說,漢唐宋元明甚至更早的商周秦一直當官的都說國語(普通話)而不是閩南話,在商周時期國語(普通話)叫“雅言”漢唐宋時期稱為“正音”顧名思義就是“正確發音”,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國家標準用語”的意思,後來在明清時期各省方言眾多,爲了和方言有所區別把國語(普通話)叫“官話”,清兵入關以後爲了更好的統治中原被迫放棄滿族話改說漢話,也就是明朝的官話,大家有所不知現在中國東北,爲了不讓滿語徹底消失,黑龍江大學還開設滿語科系。 我認為閩南話根本就不是“河洛話”,閩南話從古到今一直都只限於閩南、粵北(潮州地區),而不是從河洛地區流傳下來的。河洛地區一直也說接近國語(普通話)語言從來就沒說過閩南話,有人說閩南話是漢唐盛世的國語、官話,這簡直就是荒唐。中國有句話“走過必留下痕跡”漢唐這麼強盛的國家,特別是唐朝是當時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影響巨大,這麼強盛的國家,應該語言很強勢肯定非常流行,漢唐統治中原將近800年,應該閩南語系在中原一帶肯定非常普遍,但是現在中原各地一點“閩南話”跡象都沒有,反而是類似于國語(普通話)的語言很普遍,比如像中原一帶的四川話、湖北話、河南話、安徽話、山西話、陝西話等發音都跟國語(普通話)非常接近,反而跟閩南話發音差別特別大。 這麼強勢的語言不可能唐宋一滅亡,其語言在中原地區消失得無影無蹤,就算五胡亂華也不可能亂的這麼徹底,難道南宋皇帝和明朝皇帝下過旨,全中國只有閩南、粵北(潮州地區)才能說國語(閩南語),其他地方一律不准說哪怕是南宋陪都杭州都不准說,在此我要告訴那些無知市井小人,閩南話是古代“吳越國”的語言,說明白點就是在商朝、周朝時期中國版圖只限於長江以北以及黃河兩岸的一些地方,長江以南由於當時造船業不發達,長江水面寬廣水流湍急人是不能輕易過江,因此造成長江以南廣大地區還沒漢化,直到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原各國才逐漸向長江以南擴張,其實商周時期,中原漢人說國語(普通話),長江以南“吳越國”說閩南話,那時候國語(普通話)和“吳越國”閩南話風馬牛不相及,就是現在的中國都流傳一句這樣的話叫“閩南話像外國話”。 國語(普通話)起源於陝西西安,陝西是大漢民族、中華文明、古代漢語現今國語的發源地!“國語(普通話)”是中國的國父“黃帝”和當時的一些官僚創造出來的官方用語,從古到今“國語(普通話)”都是各個朝代的官方語言,中原漢人的皇帝從“黃帝”開始一直到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都說國語(普通話),根本沒哪個皇帝說“閩南話”,可以肯定黃帝、秦始皇、劉邦、李世民等都是說國語(普通話)而不是閩南話。國語(普通話)經過好幾代流傳,最終來到現在北京,總之中國首都在那裡,國語(普通話)就跟隨哪裡,如果在西安史稱“西京”那國語(普通話)就叫“西京話”,如果首都在開封史稱“東京”,那麼國語(普通話)就叫“東京話”,爲什麽說“國語(普通話)”叫“北京話”,那是因為打元朝開始一直到現在,中國首都在北京,所以國語(普通話)就叫“北京話”,由此可見國語(普通話)才是真正的“古代漢語”和“古代官話”。 將來有朝一日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成功(最好使用民主的方式)定都南京,到那時國語(普通話)就應該叫“南京話”而不是“北京話”。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