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19 17:20:55瀏覽325|回應0|推薦0 | ||||||||||||||||||||||||||||||||||||||||||||
未上市股票撮合,詢價, 0918-127-566 徐R.
台灣電鏡Nereuscope獲國家新創獎 第12屆國家新創獎得主中,唯一一家儀器設備開發商─台灣電鏡儀器(TEMIC),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家100%自有電子顯微鏡研發製造技術的公司,是以全球唯一能結合「流體」以及「螢光」技術的掃描電子顯微鏡─Nereuscope,獲得評審肯定。 總經理黃祖緯表示,台灣電鏡儀器與工研院量測中心合作開發的「Nereuscope流體螢光共顯微電子顯微鏡」(Nereus取自希臘神話「海神」之意),突破過去無法觀察含水樣品的限制,可在電子顯微鏡中模擬培養細胞的環境,並即時穩定地控制液體的流速、濃度與溫度,更可附加生醫檢測常用的螢光顯微功能,從此打破電子束檢測與光學檢測之間的藩籬。 Nereuscope流體螢光共顯微電子顯微鏡」目標提供生醫材產業40nm以下的液相解析能力。除台灣與大陸外,即將布局北美與日本市場。 台灣電鏡團隊的前身,是曾獲得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優勝的清華大學電子顯微鏡團隊。創辦人工程與系統科學系陳福榮教授指出,自2008年啟動電子顯微鏡自研發的契機,就是不樂見歐美日長期把持尖端儀器輸出,台灣唯有掌握科學儀器研發製造才能加速自身科技的發展。 技術亮點/彩色電子顯微鏡 台廠商機大 人類對於微小的世界,向來好奇,顯微鏡為人們打開新的視野。發展至今,可觀察奈米等級細微影像的電子顯微鏡,已成為生物科技研究的必要工具。因應市場需求,以及在創新創業的風潮下,國內第一家電子顯微儀器公司「台灣電鏡儀器」於2013年成立,這家結合清大研發團隊及工研院技術支持的公司,可望在兩到三年內超越韓國,躋身全球少數具備供應桌上型電子顯微鏡與臨場(in-situ)觀察能力的廠商。 「台灣電鏡儀器」創辦人為清華大學陳福榮教授,有鑑於傳統電子顯微鏡體積龐大、售價過高,他苦思如何讓彷彿一台車的大機器,能縮小到桌上型,像電腦主機一樣,易於操作及供研發之用。在他創意與技術支援下,台灣電鏡儀器就此誕生,主要成員為清大等校院研究人員所構成的團隊,經與工研院合作後,掌握許多關鍵技術及資金的投入,甫上市就吸引不少廠商開始試用。 自2008年起,在這長達六年多的研發過程中,台灣電鏡儀器的原始核心技術團隊陸續獲得奈米國家科技計畫、創新創業激勵計畫,與工研院創新工業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終於在2013年邁入商業化階段,成為台灣第一家投入電子顯微鏡研發的公司。陳福榮強調,得到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與技術支援,都是該公司發展快速的重要關鍵。 在穿戴式裝置風潮的帶動下,高科技產品愈來愈走向輕、薄、短、小。台灣電鏡儀器總經理黃祖緯指出,該公司在開發整合光學功能的電子顯微鏡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如何將原本體積可能巨大如一台小轎車的顯微鏡機臺,縮小成如同電腦主機一般大小。 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工研院量測中心的研發團隊提供了關鍵的協助。因市面上買不到台灣電鏡公司需要的機構零件,所以工研院特別為該公司研發客製化的光學與微流體設備元件,並成功將這些元件微小化。這些微小化的元件,讓該公司開發出功能連高階等級電鏡也罕見的新穎功能,但價格卻比同級產品實惠許多的「流體螢光共顯微電子顯微鏡: Nereuscope」,非常具有市場競爭力。 台灣電鏡儀器總經理黃祖緯指出,傳統電子顯微鏡雖一直是奈米量測的利器,但缺點是只能提供黑白(灰階)的影像,以及只能觀測乾燥後的樣品,而光學顯微鏡雖可提供彩色影像,但解析度較低。如今新開發出來的「流體螢光共顯微電子顯微鏡」,展現光學與電子顯微鏡共成像(Correlative Light Electron Microscope, CLEM)的先進功能,能提供高解析的彩色影像;並因內含精密的溫度與微流量控制系統,便可觀察潮溼甚至是活體樣本,突破傳統電子顯微鏡的最大限制。另一方面,工研院創業育成的資源不僅提供空間、人力及軟硬體設施,還引進創業投資基金、大學院校及政府部門企業輔導體系等資源,是一個具有商務服務、管理訓練、資金挹注、技術支援等多項功能的整體服務。尤其工研院可提供跨產業的技術交流,對有志投入創業的新創公司或團隊,堪稱是最佳的創業地點。陳福榮強調,透過精密科學儀器的輕量化,能更有效掌控產品的成本與應用,為產業鏈帶來更多刺激與革新。桌上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展現臺灣精密製造實力的第一步,未來更將整合產學界的技術能量,也期許「台灣電鏡儀器」未來能成為國際知名的科學儀器品牌。 公司簡介 台灣電鏡儀器(temic),是華人第一家以桌上型電子顯微鏡為產品主體的研發製造公司,九成以上零組件在台灣製造。現進駐於工研院光復院區,為兩岸產學研各界提供多功能易使用的電子顯微鏡產品以及創新的液體樣品奈米檢測方案。 前身為國立清華大學的電子顯微鏡研究團隊,自2008年起歷經漫長的原型發展,終於取得產品化的契機,在工研院的支持下以公司的形式正式成立於2013年7月,並獲得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競賽優勝、科技部「奈米科技傑出新創公司獎」與新竹管理局「竹科之星」獎項。 清華大學團隊的核心技術,透過台灣電鏡儀器實現商品化,並在工研院挹注下進行價值創造,要共同完成跨領域的整合創新,持續以台灣自製精密儀器的信念向前邁進。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