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字形結構移位而音義有別的字(四十三)塵、塶。堊、埡。
2011/02/27 00:12:25瀏覽726|回應0|推薦13

字形結構移位而音義有別的字(四十三)塵、塶。堊、埡。

一、以(土、鹿)組合的字有:塵、塶。

※塵:ㄔㄣˊ1.飛揚的細小灰土。如:「灰塵」、「塵埃」。

○灰塵:ㄏㄨㄟ ㄔㄣˊ塵土、塵埃。=塵土、塵埃。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只見途間一人,頭帶氈笠,身背皮囊,滿身灰塵,是個慣走長路的模樣。」

○塵埃:ㄔㄣˊ ㄞ(1)飛揚的灰土。亦稱為「塵土」。=灰塵、塵土。

禮記˙曲禮上:「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則載鳴鳶。」

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六月初一日,時盛暑,行沙漬中,每風起,塵埃如霧,面目皆昏,又乏水泉。」

(2)塵俗。

淮南子˙俶真:「芒然仿佯于塵埃之外,而消搖于無事之業。」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

(3)比喻社會的低下階層。

警世通言˙卷三十一:「有一個夫人,能於塵埃中識拔韓世忠。」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小可不是餔啜之徒,感仁兄一飯,蓋因我輩錢財輕,義氣重,仁兄若非塵埃之中,深知小可,一個素不相識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納?」

 

2.戰事、兵禍。

魏書.卷九十九.盧水胡沮渠蒙遜傳:「四方漸泰,表裡無塵。」

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年洪武爺掃蕩胡塵,定鼎金陵,是為南京。」

 

3.蹤跡、事跡。如:「步人後塵」。

唐.李白.憶秦娥.蕭聲咽詞:「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步人後塵:ㄅㄨˋ ㄖㄣˊ ㄏㄡˋ ㄔㄣˊ踩著別人的腳印前進。比喻追隨或效仿。亦作「步後塵」。=拾人牙慧、追隨驥尾←→不甘落後、立異標新、標新立異。

如:「他的作品只是步人後塵,毫無創見。」

○音塵:ㄧㄣ ㄔㄣˊ(1)稱人的聲音和蹤影。

文選˙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2)音訊、消息。=音訊、音書、音問。

文選˙謝靈運˙鄰里相送方山詩:「各勉日新志,音塵慰寂蔑。」

 

4.世俗。如:「塵俗」、「滾滾紅塵」。

○塵俗:ㄔㄣˊ ㄙㄨˊ(1)凡塵俗世。指人間。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傳˙索襲傳:「宅不彌畝而志忽九州,形居塵俗而棲心天外。」

唐˙杜荀鶴˙題開元寺門閤詩:「唯有禪居離塵俗,了無榮辱挂心頭。」

(2)世俗、庸俗。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時司徒袁粲有高世之度,脫落塵俗。」

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同塵俗人處,他一樣的塵俗;同高雅人處,他又一樣的高雅。」

○滾滾紅塵:ㄍㄨㄣˇ ㄍㄨㄣˇ ㄏㄨㄥˊ ㄔㄣˊ人群熙來攘往的俗世。如:「滾滾紅塵中,有人汲汲於功名追求而四處奔波;然有人不忮不求,安身立命的過日子。」

 

5.佛家稱有礙身心開朗的欲念為「塵」。如:「塵念」。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

○塵念:ㄔㄣˊ ㄋㄧㄢˋ世俗名利、富貴等雜念。

唐˙黃滔˙題山居逸人詩:「世人誰到此,塵念自應忘。」

 

6.姓。如明代有塵鐸。

 

7.汙染。

詩經.小雅.無將大軍:「無將大軍,祇自塵兮。」孔穎達.正義:「適自塵蔽於己。」

 

8.久遠、長久。如:「塵封」。爾雅.釋詁:「塵,久也。」郭璞.注:「稽久也。」

文選.張衡.思玄賦:「美襞積以酷烈兮,允塵邈而難虧。」

○塵封:ㄔㄣˊ ㄈㄥ(1)擱置已久,被塵土蓋滿。

宋史˙卷一四一˙樂志:「移眄俄空,寶鑑脂澤塵封。」

聊齋志異˙卷一˙狐嫁女:「此世傳物,什襲已久。緣明府辱臨,適取諸箱簏,僅存其七,疑家人所竊取,而十年塵封如故,殊不可解。」

(2)塵世。

晉˙釋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塵封者,不以情累其生。」

 

※塶:ㄌㄨˋ地名用字。集韻‧入聲‧屋韻:「塶,地名。梁有塶口城。」

 

二、以(土、亞)組合的字有:堊、埡。

※堊:ㄜˋ找到9則。

(名詞)1.白色的土。

莊子˙徐?鬼:「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2.泛指有色而可作為塗飾的土。

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三十五里,曰蔥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

○白堊:ㄅㄞˊ ㄜˋ白色的土狀物。是非晶質的石灰岩,亦是製造石灰及瓷器的原料。或稱為「白善」、「白墡」、「白墠」、「白土子」、「白土粉」。

(動詞)3.用白粉塗飾。

韓非子˙說林下:「宮有堊器,有滌則潔矣。」

北史˙卷八十九˙藝術傳上˙陸法和傳:「法和乃還州,堊其城門。」

 

※埡:()ㄧㄚˋ ()ㄨˋ ()ㄜˋ

()ㄧㄚˋ地名用字。多指兩山間狹小之處。

()ㄨˋ「塢」之異體。

()ㄜˋ作「埡」形時,為「堊」之異體。

參看:字形結構移位而音義有別的字(四十二)啈、圉。呰、呲。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4927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