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藏經法要之一(補)──金剛經密義
2017/11/19 02:55:14瀏覽1240|回應0|推薦21

大藏經法要之一()──金剛經密義

目錄索引

頁次

目次 ………………………………… 封面

第一~六品……………………………… 1

第七~十品……………………………… 2

第十一~十六品……………………… 3

第十七~二十三品……………………… 4

第二十四~三十品……………………… 5

第三十一~三十二品…………………… 6

 

無上甚深微妙法,深入經藏有幾人?

百千萬劫難遭遇,那是八難眾生事。

我今見聞得受持,總持才算真正成。

願解如來真實義,無有上師那能解?

無上佛法今得見,百千萬劫誰能入?

我今發心劫劫修,指日可待非無望。


 

 

 

 

 

《金剛經密義》

第一品

1.寂滅輕安二(炷)香。2.希有殊勝繞法界。

3.如同入滅諸佛般。 4.此名如來禪。

 

第二品

1.須菩提為眾請法,位居中。2.雖為他問,卻形成己事。

3.二乘發心此正時,無心插柳也。

 

第三品

1.向上一指,菩薩如何修行及離相。

2.菩薩定義。

 

第四品

1.法應無所住。2.十度行不住18相。

3.結果福德等虛空或超虛空。

4.相反無明造業超虛空,如同地球人要三、四……個地球

也不夠用。

 

第五品

1.可以身相見自己嗎?

2.三世之中誰是你(妳)?無量劫中你(妳)是誰?

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要在相上找誰。

3.若見諸相非相,一切眾生相及眾境皆虛妄。

4.離一切相即是你,即是佛,他們皆是造相者。

5.修行目的在於二事:

因果清楚。 事情處理圓滿。

 

第六品

1.眾生即非眾生,有二論:

因即一合相故,不可說不可取故,

是故不應取眾生及非眾生。

又因不在眾生數中,因已成就六相離者。

 

2.得聞者因緣成熟,必定是有。

3.實信即佛性,覺醒即淨信。

4.知我說法,離六相者。

5.如筏喻,佛作舵手,諸佛子乘其船。

6.法尚應捨,船過水無痕,到岸即棄船。

7.何況非法?何況非佛子?何況那些沒有坐船之眾?

 

第七品

1.如來無得及不得二事,無漏故,具足故,無二邊事故。

2.無漏者說補漏法。

3.有漏者大小洞不一,故大者說大法,小者說小法,大法卻是基礎法,小者即是密法。

4.一切聖賢以無為法有差別,故無為法名有漏法,

差別即指大小洞不一。

 

第八品

1.是福德,相空也,有成住壞空四期。

2.是福德性,性空也,恆生無量福故。

3.皆從此經出,金剛經是成就者之本,能離六相故。

4.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空法故。

 

第九品

1.空念得空果,空即清淨、成就,果乃實得。

2.不入穢土色聲香味觸法,

但入剎土的佛色聲香味觸法。

3.一次來往

如同未來往。

4.不來?來不?

當然不來。

5.無有法:無學道、

  阿羅漢、斷道。

  佛,空王能生無量法。

6.無諍三昧,離我相、人相,離我執、法執。

7.人中第一,離眾生相,不在眾數。

8.第一離欲,壽者相,無生無滅,

無欲則剛,名金剛不死身。

9.阿羅漢又名空行,空行母則是般若佛母。

 

第十品

1.三世諸佛得空果,實得;傳空法,實傳。

2.三世修行者,清淨者得空法,三大阿僧衹劫實修者得空果。

3.菩薩莊嚴己剎土,但非佛土。佛土由成佛者主控,分三期限。

4.身大,如己剎土。大身,如佛土。

 

第十一品

1.法施能得般若,有進度故。

2.成就般若故,能行無量十度法。

3.無量法故,生無量財。

4.無量財自能買無量寶。

5.此階段是以幻修幻,幻者無 增減生滅。

6.成就財但非材(般若),故不能 生法,只能靠財,當然有限。

 

第十二品

成就者說是經,當然八自皈依眷屬滿足。

 

第十三品

1.佛命名即能生一切法,即一切法,即佛法。

一即多,多即一,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一、多、一切不二,無障礙空間。

2.佛說般若則非般若,空法故空說,以幻修幻故。

3.微塵、世界,本自無四相,離四相故。

4.32相見如來,名32相佛。佛無量相好,何止32相?

32相僅代表作而已。

 

第十四品

1.涕淚悲泣,深解義趣,我相即是非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2.離六相名菩薩,我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法相、非法相。

3.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第十五品

樂小法者:

1.不能為人解說。

2.把大作小用。

3.滿足私欲,得平安即好。

4.錯解佛義,亦名謗法。

5.入寶山空手回。

6.如城東老母不見佛。

 

第十六品

修行佛法者,常生不可思議事。

不足為外人道,因外人無淨信故。

 

第十七品

1.發心者清淨即名菩薩,無實無虛,空法故。

2.人身長大是有法,大身是名無法,是名菩薩,

無念、無言、 無我、無執也。

不作有無伴,空空自在遊。

 

第十八品

1.如來具足五眼六通,悉知恆河沙、恆河沙數佛,

所有眾生若干心。

2.我相,具足五眼六通。 人相,悉知若干心。

眾生相,恆河沙。 壽者相,恆河沙數佛。

3.三心不可得,故應無所住,無住故無暗,故正遍知,超日月光照。

 

第十九品

1.福德有實即有虛,故有多少說;福德無,清淨、空空,故無多少說。

2.福德多少,福德大小,多少福德,福德不增不減,少滿、多亦滿,自在增減,能幻化故,

滿足眾生須(需),故剎土如此境。

 

第二十品

1.具足色身

不具足色身  

具足諸相

不具足諸相

色身

非色身諸相

非諸相        

 

四見佛?

2.還在有相無相,有為

無為?困中迷中?

有見佛能力?

 

 

第二十一品

當離作是念、不作是念,謗佛、讚佛,法、無法。眾、非眾,信心、無信心,說、無說,

……一切二邊說,言語道斷故。

 

第二十二品

當離無所得、得二念,無有少法、少念、少相可得故。

 

第二十三品

1.是法平等,佛使用故。

無有高下,自得果、自滿意故,已無五毒心故。

2.以無修有,有亦無。當離善法、非善法二事。

 

第二十四品

1.財寶施 同第11品說。

法施    

2.強調、再說,是種時時勤拂拭

功能,因無明垢太厚故。

 

第二十五品

當離作是念、不作是念,我當、我不當,度、無度,眾生、非眾生,四相、非四相,有我、非我,凡夫、非凡夫,如來說、如來無說,一切二邊論。

 

第二十六品

1.當離32相觀、觀32相,如來、轉輪聖王,色、非色,

見、非見,音、非音,邪、正道,不能、能,……。

2.應無所住,離一切二邊見。清淨無一物,幻化故。

 

第二十七品

當離作是念、不作是念,不以具足相、是以具足相,得不得、汝非汝、發無發、說無說、斷滅寂滅、

於法於非法,……一切二邊論。

 

第二十八品

功德更勝11品說,進度超前,已達8~10地,無生法忍者,

不受福德,已得五佛加持故。

 

第二十九品

若若三千劫,來來無明困,去去三惡去,

坐坐心不安,臥臥多惡夢。

 

第三十品

微塵眾非實有,是一合相故,不可取不可說故,

三千大千世界亦然,凡夫貪著其事,為戲迷。

 

第三十一品

1.當離有、無四見、四相,解、不解,見、不見,法一切法、知見信解,法相、非法相。

2.成就者空性、

性空不二。

性空、大悲\雙運。

空性、大慈/

 

第三十二品

曲終人散法逝,三世三心不可得,因緣所生法,

亦名假名,亦即中道觀,三合一,不分彼此。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10909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