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2/03/30 00:21:45瀏覽3825|回應0|推薦25 | |
泰爾奇(Telc),位於捷克摩拉維亞地區南部,13世紀泰爾奇所在的森林地帶就出現了居民區,於14世紀中葉建城,曾經發揮著政治、文化和貿易中心的功能。以其獨特的泰爾奇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Telc )為著稱,完整保留了15世紀以來各種歐式風格特色的建築,因此在1992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讚譽為「人類的經典之作」,是一座風光明媚、充滿童話色彩的小鎮。 離開特熱比奇(Trebíc)前往泰爾奇(Telc),不到一個小時車程。 根據Google map導航,驅車由霍尼爾城門(Horni brana)進入到泰爾奇舊城區(圖引wikipedia,photo by Daniel Baránek)。 霍尼爾城門(Horni brana),又稱為「上城門(Upper Gate)」或「大城門」,建於 16 世紀下半葉。城門最初由護城河兩側的兩座塔樓組成,但時至今日僅保留外門,內門於19世紀被拆除。 這天在泰爾奇的住宿就位於泰爾奇歷史中心區內薩哈利亞修廣場 (Zacharias Square of Hradec)一隅的民宿,↑圖中樓房最內凹的那棟水綠色屋舍。 民宿「B&B Nika」三層樓的水綠色立面,窗口有盛開的鮮花點綴,非常可愛;車子則停在薩哈利亞修廣場上,廣場僅供店家或屋主停車,因此要向民宿老闆索取停車證放在車上,不然會受罰。即使有住宿也要付停車費,每日2歐元(算是很便宜)。 「B&B Nika」處處布置很見心思。 鄉村風格的房間,訂了專屬衛浴,卻是設在房間外。不過屋主太太很龜毛,晚上來說我們在房間與衛浴之間走動太大聲──第一次碰到這款情形,我們又不是大象,真是冤枉啊!後來都踮著腳尖走,至今仍有陰影。 房間對出去就可看到斯丹普尼茲湖(Stepnicky Pond)的天光水色;看到鄰居的一塊屋頂植滿了各色地衣、苔蘚,非常特別! 民宿有非常寬闊漂亮的後院,植滿果樹與鮮花。 綠草如茵的後院還有一處溫馨可愛的用餐區。 從住宿處出來,就可以眺望整個薩哈利亞修廣場 (Zacharias Square of Hradec)。廣場是以泰爾奇城堡的創建者赫拉德茨的薩哈利亞修為命名。薩哈利亞修廣場位於歷史城區的心臟地帶,以石板鋪設而成的三角形廣場上立有噴泉、紀念柱,四周環繞著山牆高聳、色彩繽紛的屋樓。 兩個帶有雕塑的噴泉裝飾著這個呈尖尖的三角形的廣場,18世紀的瑪利亞紀念柱位於兩噴泉之間,三角形的盡頭是耶穌教會大學和城堡。14世紀以前,廣場的屋樓原本是以木造建築為主體,但是1386年及1530年的兩次大火後的重建,讓這個小城鎮重建成現今看到的文藝復興時期風格,體現了16世紀末義大利建築師設計理念。廣場地面以石板鋪成,四周全是一棟棟以拱廊相接的古典建築,造型精巧的建築物並完整的保存至今,這些建築用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拱廊連接著,採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山形牆」,外形風格以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風格和巴洛克風格為主,色彩鮮艷醒目,體現整體古典建築語彙的一致與和諧(資料參考網路)。 廣場上的屋樓由五彩繽紛的立面外牆和拱廊組成,結合了哥德式、巴洛克、洛克克和古典風格,形式各異屋樓立面採用五花八門的外觀裝飾,每棟房屋都擁有自己的表情,呈現童話世界般的氛圍。 屋樓的底層都有拱門走廊,串聯在一起便成了環繞廣場的長廊。 上噴泉(Upper Fountain),最初是用木頭建造,於 1827 年重建為現今的形式,雕像為西勒諾斯(Silenos,為古希臘神話酒神狄奧尼索斯的伴侶和導師),他懷裡抱著小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 聖母瑪利亞石柱(Marian Column),是廣場上重要的地標。建於 1716 年至 1720 年,作者是 Brtnice 的雕塑家 David Lipart 和他的助手 František Neuwirt。柱子的基座上有聖人:Jan Nepomucký、Jakub、František Xaverius、Roch、Sebastián 和守護天使。洞穴裡是聖羅莎莉亞,另一邊是瑪利亞瑪格達萊娜。在地球上的雲柱之上矗立著聖母瑪利亞(右圖)。 下噴泉(Lower Fountain),雕像為泰爾奇城鎮的守護神聖瑪格莉特(statue of St. Margaret),該雕像原為木製雕像,在1611年重新雕製為石雕像。 鴨嘴造型的汲水器設於19世紀下半葉,原為木製。直到 20 世紀中葉,該汲水器一直是廣場和鄰近街道居民的主要飲用水源。 廣場上第61號「市長之屋」,這棟曾是泰爾奇市長的官邸。整面外牆上都繪滿了花紋圖案和11位《舊約聖經》中的人物,黑白色調的立面成為廣場上一票五彩繽紛房屋中最醒目吸睛的建築。 這棟屋子在1532年曾住過名叫麥克的麵包師,1555年他當上市長後,花了大把金錢將整座建築重新裝潢整修而保存至今。 精美的花卉人物都是黑白二色的粉雕(Sgrafitti)技術裝飾而成的。「粉雕裝飾」以黑白二色最常見,工匠們用黑白兩色的濕灰粉塗抹外牆,然後在上面刻出各種圖案,乾燥後就成了外牆裝飾。 市政廳,占地為兩個原始中世紀建築的地坪,外觀可以追溯到 1574 年。有一個入口大廳,拱形到帶有主軸的哥德式中央支柱。這裡也附設泰爾奇旅客中心。 距市政廳不遠的「聖經之屋」,是棟極其優雅迷人的綠色調建築。 其建築特色在於哥德式風格側柱上,有著漂亮凸窗;整棟建築物外牆以灰泥雕花彩繪聖經故事,這些畫被覆蓋了很長時間,於 1952 年被發現並修復。 風格細膩優美的灰泥雕花彩繪。 聖靈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的塔樓,是泰爾奇保存最古老的地標,建於 13 世紀上半葉,最初是一座高49公尺的警衛塔。聖靈教堂最早建於13世紀,塔樓最初為羅馬式建築,到了15世紀末期重建,便成為現在所見到的仿哥德式建築,是目前泰爾奇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聖靈教堂外的建築牆上有捷克藝術家安東寧·斯拉維切克(Antonín Slavíček)所繪製的戰馬圖。 薩哈利亞修廣場西北邊可見到耶穌聖名堂、聖詹姆士教堂尖塔以及泰爾奇城堡(圖中右後方建築)。 耶穌聖名堂 (Holy Name of Jesus Church)雙塔與聖詹姆士教堂(Church of St. James)的塔樓構成三角鼎立的景觀。 前方雙塔屬建於 1667 年的耶穌聖名堂,由 Františka Slavatová 伯爵夫人創立,是座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後方聖詹姆斯教堂的塔樓近 60 公尺高,由 40 個石階和 105 個木樓梯通往觀景台,可付費登高眺望泰爾奇及其周邊地區的景觀。 泰爾奇城堡 (Zámek Telč / Telc Chateau)入口大門,到的時候尚未開放,就沒能進去參觀。 在 14 世紀下半葉,赫拉德茨的男爵在泰爾奇成鎮對面的方向建造了一座哥德式城堡,這是一座L形的簡單建築,首先具有防禦功能,並由城牆和護城河加固。從 1550 年起,赫拉德茨的 Zachariáš 永久居住在泰爾奇,他重建了舊城堡並擴建了一座新建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 廣場外環,有素樸的中世紀民宅構成靜謐的巷弄。 橫跨於烏利茲湖 (Ulicky Pond)上的木橋是拍攝泰爾奇的招牌美景好所在。 烏利茲湖水如鏡,倒映著高低錯落的民宅、聖詹姆士教堂高尖塔與耶穌聖名堂雙塔,湖上尖塔、紅屋頂建築虛實相映,是到泰爾奇不可不拍、不拍不可的代表性畫面。 沿著烏利茲湖畔欣賞湖景如畫。 泰爾奇城堡外牆與聖詹姆士教堂相連。 聖詹姆士教堂入口。 聖詹姆斯教堂初建於14世紀,可說是與泰爾奇城鎮同時建立,在落成後很快就被燒毀,但在15世紀重建。 哥德式主祭壇有著精細木雕。 教堂二側有巴洛克風格的拜龕。 牆上有哥德式的壁畫。 教堂18世紀的管風琴。 彩繪鑲嵌玻璃窗。 泰爾奇城堡通往下城門。可以看到城堡涵蓋了兩個部份,包括建於1553年的哥德式建築,與1566年興建的文藝復興式建築物。 德爾尼城門(Dolni brana),又稱「「下城門(Lower Gate)」」或「小城門」,建於1579年。大門與泰爾奇城堡相連,是城市防禦工事的一部分。 出了下城門,就可見到斯丹普尼茲湖(Stepnicky Pond)。 黃昏雨後的斯丹普尼茲湖景,呈現寧靜美好的畫面。 自下城門返回泰爾奇城區中心。 暮色四合的湖景。 以下圖組為泰爾奇歷史中心夜景: 最左棟上粉下白的建築為泰爾奇最有名的PIZZA餐廳「Pizzerie Telč」,建於 1800 年左右,因此屬於巴洛克晚期。立面的底部呈現文藝復興時期樣式,但上部已經是巴洛克風格。 Pizzerie Telč餐廳因所在的位置極佳,坐在陽台的位置上,可以直接眺望整個薩哈利亞修廣場,將所有的房屋建築一覽無遺,經常高朋滿座。 泰爾奇小鎮裡沒有雄偉的城堡、華美的宮殿、恢宏的教堂,其吸引人的特色在於被風光明媚的湖水所環繞之城鎮,中心廣場上一棟棟造形各異、繽紛多彩的建築物,完整的呈現了中世紀中歐市鎮的樣貌,吸引絡繹不絕的旅客前來悠遊於童話小鎮當中,令人流連忘返。 2019夏日 CJ眺望泰爾奇城區 @烏利茲湖畔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