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店創世植物人安養院到宅服務義工培訓心得
2007/06/30 11:34:20瀏覽1638|回應0|推薦1

(一)學習重點:

九十六年四月十四日 ,我們一群華梵參加社會實踐服務課程創世基金會-植物人關懷的學生前往創世基金會-新店分院。早上的課程由社工許心馨小姐幫我們介紹關於服務的志工們需要什麼樣的專業倫理守則。

一. 保密原則。

二. 案主自決不涉入 ,給予尊重。

三. 不予案家爭辯。

四. 不留志工個人資料 ,或向案主談志工私人困擾。

五. 不能有任何贈與、交易或借貸行為。

六. 不推銷、推薦任何商品或醫療 (秘方) 。

七. 不承諾。

八. 不使用案家電話、謹慎使用案家物品。

九. 守時。

十. 儀容清潔 ,佩帶服務證。

這些專業倫理守則是為了不要引起案家與志工們不必要的紛爭所制定的 ,通常這些守則很容易出現在服務的志工身上,只是小小的一個行為,可能造成案家與個案很大的心理創傷。聽過心馨姐的說明,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植物人的家庭會帶給家屬們多大的心理、經濟壓力。

這些個案 (植物人)中,有的家庭也很富裕,但是有些家中的經濟狀況並不是那麼理想,可想而知,情緒壓力上的負擔是我們一般人所無法承受與理解的。

心馨姐說 , ”社工的工作在於陪陪個案家屬聊聊天,抒發心中的壓力,要知道照顧植物人比照顧小嬰兒還難,因為植物人無法表達自我的想法。社工所需要的是多一點的 同理心、熱心 。 ”

心馨姐所說的同理心、熱心 ,正好與雪媽所說的仁所相呼應。社會上雪中送炭的人越來越少,人們的同情心與熱心漸漸地隨著詐騙集團所慢慢萎縮,媒體上報導的社會亂象已經把觀眾的胃口養大,逐漸地,我們被這些亂象所迷惑,不知所措,在為了自我防衛的心理下,我們經常對需要幫助的人冷漠,冷眼旁觀。

可是還是有人默默地為社會上的弱勢團體付出他們的仁心。創世的義工們、雪媽、慈濟 ,不正都是這樣的人。很高興社會上還是有這些默默付出的人,不然唯利是圖的人會充斥著整社會。

下午課程中 ,復建師教導我們如何幫助個案按摩,要知道個案(植物人)一天24小時躺在床上,無法活動的身上的肌肉,慢慢地,肌肉會萎縮,甚至腐爛,要透過第三者來幫助,恢復肌肉的活動。有些個案些要裝氣切管(喉嚨部分開洞),目的是為了要抽痰,有的要裝尿管。

植物人泡澡課程中 ,看到個案抽痰時臉上痛苦的表情,我的心抽動了一下,看著他痛苦的表情,心中當下五味雜陳。有百分之六十的植物人是因為車禍所造成的,剩下有的是中風所形成的。當下就想到有的人不珍惜生命,但這些個案卻是這麼努力的求生存,所形成強烈對比。

我們人生下來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社會所形成的目的是什麼?教育社會學課堂上,轉哥(新轉老師)提及馬克思所說,”國家就是壓榨百姓的機械。”我們真的需要這麼自我營私嘛,人類生存不就是為了或相幫助,畢竟一個人無法獨自身存。在這些義工們身上,我們發現了仁的特質。電影征服情海中,小古巴古丁說出了”寬”,我們卻在創世之中發現了中國所特有的仁。

人心、仁心 ,這不正是想要表達的意念嘛?人若缺少仁的特質,不是不完整了嘛。在一整天的課程中,我們體驗到社會上真實的一面,與義工們的服務精神,社會上真實的一面並不是富麗堂皇,在各階程中也有這樣的人努力的生存。

一整天下來 ,除了在一次提醒自己安全的重要性外,也了解生命的價值與寶貴,更看到有的人默默在付出。

那一天 ,我們在創世。

(二)心得與感受:

1.為什麼選擇參加這一組的服務活動?

當初由雪麗老師所帶領的社會實踐服務課程中 ,有許多的服務項目,老實說,對於品格教育沒有太多概念的我,父母從小灌輸的觀念是,不能做壞,也由於我的個性也並不是太別叛逆,對於太抽象學理的領域,並不是很感興趣。

我總覺得現代都市人之間的距離愈來越遠 ,剛好去年有機會可以參觀新店創世基金會,想到雖然汲汲營營的社會中,也有一群人默默在為社會服務,藉由參加創世植物人活動,可以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弱勢團體做一點點小小的觀察與幫助,是我當初要加入創世植物人服務的原因。

2.先前或到現場時,有沒有浮現某些心理障礙?這些障礙是什麼?

其實在去創世之前我就有給自己心理建設,由於我們是以一個旁觀人的姿態來服務植物人,難免會有同情會憐憫的心態產生,可是我知道他們需要的不只是這些外界的眼光。老實說除了要紀錄我們服務的過程,在拍攝過程中,與個案家屬或是與創世護士方面,由於有的人可能排斥上鏡頭,所以在與他們溝通之間成了我的一大障礙。

3.參與實際的培訓後,你對於後續的到宅服務,心理上是期待的多?還是害怕的多?

上次服務一位阿媽 (她並不是植物人),她的狀況是大小便會失禁,也缺乏妥善的照顧,再幫她擦床的時候,雖然床上的異味很重,但我並不以為意,因為以前當兵做過類似的工作,所以心理上並不會有什麼調適不良。

我是還蠻期待在去中和的一位個案的家 ,我們去並沒有做什麼,只是單純的幫個案按摩,如果可以的話,很想陪他講講話,雖然他昏迷指數只有三,瞳孔對光也沒有反應,我會期待與他父親聊聊天,看能不能給予他精神上的小小抒發壓力,可以玲聽他的心聲,如此而已。大致上並沒有害怕的心態存在,因為已經做好心理建設。

(三)參加培訓課程後,你對人生價值與生命意義,有那些新的想法?

看了這些個案之後 ,說老實話,我原本不贊成安樂死,但是我卻慢慢了解為何有人支持安樂死,我們真的很難想像他們每天要遭受多少身體上的病痛,連最簡單的翻身對他們也是一種挑戰。我也不用大放厥詞的說看完植物人要珍惜生命什麼的,只是這些個案對家屬的生活上造成很大的衝擊與影響,我父母常說,不要讓他們擔心就是一種孝順,我想有時候年紀沒有到達一定的成熟度是不會了解的。生命的價值取決與你自己給了什麼樣的條件,參加課程之後,我有種活著真好的感覺。

(四)這些培訓學習內容即將應用到後續的植物人到宅服務,你做了什麼心理準備?

培訓內容中 ,有提到志工道德與植物人服務的重點,應用在我做居家服務的時候,我會特別注意我的言語修辭會不會傷到個案家屬的心。在幫忙按摩或是泡澡的時候,會注意他們其實也需要隱私,會幫忙按摩的時候不要太過粗魯,泡澡時會注意水溫是否適當。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becheng&aid=1058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