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拒絕吸收知識的時代
2008/03/03 22:14:02瀏覽959|回應3|推薦0


上禮拜看報紙提到台灣財金立委劉億如成為日本經濟智囊集團大和總研(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 DIR)的世界的「首席經濟顧問」(Chief Economic Advisor),芝加哥大學經濟博士的她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中國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執教,並在台灣擔任兩屆立委,任內積極推動各項金融法案,如今她的舞台即將擴展到世界,一展金融長才;而我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同學日前在量販店當行政助理,每天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12點,月薪卻只有2萬2,很明顯地,兩者的報酬不成比例,其中,很重要的是人才的取代性,在這個競爭的世界裡,企業期望投入最少的成本來創造最大的報酬(profit),人才(talent)當然是最重要的關鍵,因此,如果工作性質本身的知識密集度越低就越有可能被外包或取代,這也是薪水高低很重要的衡量指標,投入時間的多寡不是重點,因此對於即將投入職場或已經「身陷苦海」的工作人而言,首先要問問自己能提供企業什麼樣的價值(value),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利基點。再來看另外一個例子,昨天在朋友轉寄的一份打工機會發現了同樣的情況,僅需勞力投入的工作人員可以拿到時薪200元;另外,翻譯人員卻可以拿到時薪400元,同樣的工作時間卻領著不一樣的薪水,未來這樣的情形會越來越普遍,甚至會出現工作時間較少卻拿到較多的報酬的情形,這也是越工作卻越窮的原因,加上有錢者有機會進行投資,資本累積的速度當然也就越快,一個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時代就是這樣產生的。

上述講的就是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時代的縮影,根據OECD的定義:「知識經濟就是一個擁有、分配、生產和著重使用知識的新經濟模式」,17世紀的思想家培根就曾經說過:「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這也是世界各國競相投入資源於高等教育的原因,身為世界高等教育翹楚的美國在這方面一直享有很大的優勢,這也是奠定美國近30幾年成為世界霸權的重要關鍵,然而時至今日,情況開始有了很大的不同,記得2006年暑假是我第一次去美國,到各便利超商或是量販店購買日用品時,看到架上總是擺著跟時尚、流行、八卦還有娛樂相關的雜誌,鮮少有機會閱讀到Time、businessweek或是newspaper等時事性雜誌,從架上的雜誌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市場(也就是人民)的需求,同樣地,最近在美國流行的真人實境節目"American Idol"就可以看到美國目前年輕人的縮影,有位參賽歌手Kellie Pickler參與了一個名為"你比5年級聰明嗎?(Are you smarter Than a 5th grader?)'',節目中有個題目是:「請問布達佩斯是歐洲哪一個國家的首都?」不清楚答案的她選擇相信那位五年級小男生的答案-匈牙利(Hungary),只是也同時感到納悶(disbelief),她回答說:「"Hungry(飢餓)?我只聽過土耳其,但Hungry?我卻從來沒聽說過。」這樣讓人貽笑大方的事件突顯出了年輕人在知識上面的努力嚴重不足,

現今62歲的作家Susan Jocoby就針對這樣的情形寫了一本名為"The Age of American Unreason"他提到在一個講求大眾文化(pop culture)的社會裡知識份子長期以來在美國的歷史中被遺棄(dismiss)和嘲笑(mocked),然而近年這樣的情形卻更加的惡化,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太多的學習會是件可怕的事情)及反理性主義(Anti-rationalsim,證據或是事實並不重要,只要有意見即可),大眾不只對科學、文化、公民知識感到陌生,甚至覺得那些東西一點也不重要,有這樣的思維就會發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一次蘇珊到一家上東區(upper East)的一家酒吧,聽到兩個人在談論發生於1941年的日本空襲美軍的歷史,以下是他們的對話:

A:日軍這件事情就跟珍珠港事件很像

B:什麼是珍珠港事件

A:那就是越軍進行空襲,並擲炸彈於港口,這就是越戰的導火線

這樣的對話就是激起蘇珊寫這本書的原因,患有這樣"疾病"的人到底有多少呢?根據國家地理雜誌調查:在18到24歲的美國年輕人中,有將近一半的人不認為知道新聞事件的發生地在哪裡是很重要的,也因此,在911發生3年後,僅有百分之23的年輕人可以清楚地指出伊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的所在位置,我想這是很嚴重的情形,也就是為何Thomas Friedman要在The World is Flat那本書裡批評美國的教育制度,susan也說:「儘管人們上學的時間越來越長,但卻沒有證明他們真的學到了更多。」同樣的情形來看看我們台灣,窄化的教育制度逼迫學生整天應付課本上面的東西,沒有多餘的時間來自我充實,也就很難有能力去應付未來的世界,未來你想要的月薪是2萬、5萬、20萬、還是100萬呢?為自己立個目標,從現在開始努力吧。

參考資料
NY Times / Dumb and Dumber: Are Americans Hostile to Knowledge? / PATRICIA COHEN / February 14, 2008/ http://www.nytimes.com/2008/02/14/books/14dumb.html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kjjkevin03&aid=1664456

 回應文章

Indiana Jon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龍應台:二十一世紀大學生的「基本配備」
2008/03/03 22:40

Indiana Jon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如何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
2008/03/03 22:37
這些年,台灣正如同世界各國一樣,積極在推動閱讀運動。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在學生評量計劃報告中指出:國家最大的投資,應該放在國民閱讀能力的建立。可是台灣參與了國際的學習評比中,96年12月份公佈的成績中,相對於數學科學的優異表現,閱讀能力的名次不高,甚至落後年年到台灣觀摩取經的香港,引起了社會普遍的關注。 其實台灣雖說有在推動閱讀,但是相較於國外的積極與投入的資源,還是差很多。比如美國,從柯林頓總統時代就非常重視閱讀,一直到現在,閱讀能力的評比仍然是全美國所有小學最重要的學習指標,從國家整體力量到學校及社區,用盡所有方法,就是要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

  講得嚴重一點的話,閱讀攸關國家以及個人的競爭力,閱讀是心智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所有學習的開始。隨著閱讀,寫作能力也能夠提昇。根據研究,在所有的測驗中,具有最準確預測力的項目就是作文,這個成績可以預測學生進大學以後的表現。大概也是因為如此,在2002年3月,美國大學委員會(類似我們當年的聯招會吧)決定從2006年起,大學入學測驗要加考25分鐘的作文,影響所及,現在大部份美國的高中生每星期都要寫一篇作文,測驗時間也是25分鐘交卷。


  姑且不管閱讀與寫作能力,孩子從還不識字的時候,就由父母親陪著親子共讀繪本,是非常棒的親子互動。

  與孩子共讀就像是與孩子交朋友,透過書上的圖畫與我們的朗讀,可以發現孩子小小心靈對真實世界的想法與感受。不過要記得,講故事就講故事,不要附帶太多的解釋與教育,當然更不要有太多的批評或藉機訓示孩子,頂多可以順便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說說自己經歷過的相類似的故事。

  與孩子共讀,重要的不是知識或資訊的灌輸,而是在故事的述敘中,如同楊茂秀教授所講的,可以讓孩子原本無法整理的情緒納入可以自行體會的思維作標,不會以為自己的經驗是獨一無二,而陷於無法料理的深淵。


  在孩子學齡前的親子共讀,機會大概都操之於父母,只要父母有心,孩子會很高興地接受。

  可是當上了小學之後,如何維持孩子閱讀的興趣與習慣?這對很多家長而言是相當苦惱的,因為隨著孩子年紀愈大,外在其他事物的誘惑或功課學習上的壓力愈來愈大,甚至在不斷補習與考試之下,孩子根本就喪失了閱讀的熱情。

  或者有些學校在刻意推動的閱讀運動中,因為以學習單的書寫形成一種評比的指標,反而喪失了閱讀中無所為而為的樂趣。一些企業或基金會所推動的閱讀活動,到最後也往往流於活動,而喪失了閱讀的本質,那種一個人沈醉於書中,獨自於天地間往來的個人心靈冒險。


  怎麼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我想必須從結構與典範做起。

  所謂結構,就是在生活環境家居佈置中以書為主。比如說我們家裏就沒有電視或電視遊樂器…等等,會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所謂典範就是要自己以身作則,如果你在家時間都在看書,孩子大概也會喜歡看書吧!


  至於該有什麼書?

  有沒有適合的書單?

  其實以台灣現在一年出書量在四萬種以上,好書真的是太多了,我覺得重點應該是只要孩子喜歡看,什麼書都不應該排斥,沒有那一本書是非看不可的,而且很多時候,他們對於某一本某一類的書沒興趣,但是搞不好過一段時間,在某個機緣下,會引發他強烈地閱讀動機。

  而且往往一本書會帶領我們找到下一本書,通常我都是因勢利導或順著孩子的喜好找尋相關的書放在她們身邊讓她們自由選擇,絕對不會過度強烈推薦,即便是再好再重要的書。要營造讀書是種享受、是樂趣的氣氛,因此要避免任何的壓力。

  所謂因勢利導,有可能是孩子參加過某些活動,接觸什麼機構或課程,或者是老師上課提到,或者在家裏看的電影裏相關的國家或主題…,孩子已被引起強烈的好奇心時,順勢介紹相關的書籍給她們看。這種隨機,其實並不是隨便,誠如作家張讓所說的:「在每一個階段,我們讀到的就是我們自身,或是我們將會成為的那種人,或者欲望。」


  AB寶的成長也真快,小學三年級之前還是看有注音有圖畫的書為主,到了三年級開始迷上九歌出版社的兒童書房系列(共有一百多種),接著小魯數百種的書也幾乎每一本都看了,至於我們小時候看的東方出版社的書,尤其是一些世界名著所改寫的,也配合著電影逐一閱讀。

  到了五年級,AB寶開始會看全部是字而且頁數較厚屬於大人看的書,間或看著青少年類的書。到了現在六年級,已經和我們一樣搶著看大人的書。能夠在孩子小的時候養成他們讀書的習慣,大概是身為父母最高興的事了!

  作家波赫士曾說:「想像天堂是書房的形狀。」不只如此,一個人只要擁有了書房,就是世上最強的人,誰也打不倒,正如同余秋雨所說的:「有一個書房,人生就有了迴旋的餘地。」

Indiana Jon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文化中的反智主義 / 郭崇倫 / 中國時報 2008.02.19 
2008/03/03 22:20
 電視益智節目最喜歡的段子,就是找個波大無腦的美女,問她一個小學生都會的題目,「布達佩斯是哪個歐洲國家的首都?」,美女回答:「我還以為歐洲是一個國家呢」,然後舉座大笑。久而久之,大家不以為意,甚至覺得無知是可愛,知性美女反而令人覺得威脅。

 賈可比(Susan Jacoby)並不覺得好笑,她憂心忡忡之餘,還寫了一本書來談這個問題,《美國非理性的年代》(The Age of American Unreason)無疑的是受到哥大歷史學家霍夫斯塔德的啟發,探討此刻美國文化中的反智傾向。

 霍夫斯塔德在1963年的《美國文化中的反智傳統》(Anti-Intellecturalism in American Life),主要是反思八年艾森豪政權不重視知識分子,嘲笑他們是蛋頭,甚至麥卡錫主義對左派知識分子的迫害,但是書中更深一層探討美國政治傳統中,向來懷疑理論,痛恨歐陸思想為害,強調上帝面前眾人平等,重視常識,民主平等討論,建國先賢們要的政治制度,不是歐洲貴族宮廷精英式的,而是新英格蘭小鎮鎮民大會式的。

 曾經寫過七本書的賈可比,擔任過華盛頓郵報的教育記者,她則是受到布希政權過去八年的刺激,除了布希本人粗鄙不文,政府受到反恐戰爭影響,對思想自由的知識分子抱持著不信任懷疑的態度;但真正讓她起意寫這本書,是在九一一恐怖攻擊的當天,住在紐約市的賈可比在住家附近的酒吧聽到兩位上班族的對話:「這就像是珍珠港事變」,一位說;另一位則問:「什麼是珍珠港?」,「那是越南人轟炸我們的港口,而引發了越戰」。

 另一次受刺激的經驗是,她回到母校州立密西根大學傳播學院接受榮譽學位時,一位優等生在與她談話時,竟然不知道美國政治傳播的濫觴─羅斯福「爐邊談話」是什麼。

 她書中指出,「現在出現了新一類反理性的次意識,受到無知流行影像噪音的滋養而茁壯,讓沉思與邏輯的空間根本被擠掉」,大家不再看書,注意力集中不了一、二分鐘,結果是根本無法思考,重要的集體公民決定是在懶惰、激情與偏見下所做的。

 她批評最力的是影音媒體與出版品,或者用她的說法:「影像文化」(video-based culture)現在已經勝過印刷文化,44歲以下的美國人有四成過去一年沒有看過一本書,而17歲的學生除了教科書,其他什麼書都不讀的,在2004年比前十年超過一倍,現在比例一定更升高,這是美國智能衰落的主要原因。

 有些父母也許會高興看到自己小孩嘴巴開開、盯著銀幕,但是這種「活死人」的狀態不是智能的發展,賈可比本人是從小在樹屋中讀書長大,她雖然不能證明這比看電腦要更好,但卻可以確定後者無法讓注意力長期集中;同樣的,當越多人使用MSN,或電郵,或電玩,就越少有人真正對話,從其中激盪出知識的火花。

 但是導致美國人反智的,還不只是外在環境缺乏真正的知識,也不僅是霍夫斯塔德所稱擔心知識與思想所造成的危險,賈可比指出,新的傾向竟然是,「對自己缺乏知識的無知傲慢」,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聲稱他們不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這種反理性主義最明顯的表現在中學教授「演化論」與「創造論」的爭議,2005年民調竟然發現,有三分之二的人贊成學校中同時教授「創造論」,賈可比擔心繼續下去,美國人會不理統計數字,不顧科學方法,最後拒絕事實。

 在布希政權這八年,由於支持的選民基礎是福音派教友,領導人有意無意的表態,保守右派激烈批評自由派人士的「菁英心態」,都助長了這股風氣。

 政治領導人不能示範也就算了,還迎合民間社會的反智傾向,言必自稱「我們一般人」(folks),總統選舉中,各個候選人只著重電視會引用的十幾秒話語,放棄去解釋複雜的問題,因為他們認為一般人無法接受複雜的解釋。

 台灣是不是反智?看看電視節目設定收視觀眾是國二程度,而競選造勢大會上,主講人喊「對不對」、「好不好」,底下跟著喊,或略可瞥見一二。

 台灣或許沒有反智的深刻文化背景,但是垃圾影像文化充斥,以及領導人刻意將一般人民弱智化,是絕對不缺的。(clkuo@mail.chinatimes.com.tw)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219005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