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恃吾不可欺非無可欺, 恃吾不可叛非吾可叛." 且看今後的兩岸.
2005/05/21 14:03:02瀏覽280|回應0|推薦0

兩岸長期分立, 彼此互不隸屬. 如今,各有企圖  改以"談判化解對立", 各取所需也各有所求, 才有 連 宋 相繼 走訪對岸. 這個走訪,類似於1936年的" 西安事變", 掀起一股 民族熱而提早抗日. 當年年輕的少帥--張學良毛躁輕浮,使他終身遭軟禁而無言,卻成為中共的"千古功臣". 也使得提早抗戰, 拖累了 整個中國的復興腳步.  個人英雄主義作祟, 非民族之福也!

連 宋之深入"敵營", 自我矮化  降格自貶, 妄想就此走進"歷史"去"立功"的做法, 明顯是一廂情願 就此一搏罷了. 庸才無能造化歷史, 只是 埋自己於歷史的浪潮裡而已!

果然,在台灣的反應不佳,連自吹自累都不敢了. 所有的"共識",可行的少,反而加重了台灣方面的負擔. 兩岸也出現各自的新難題: 要對岸內部如何能接受, 各說各話的"各表"方式? 這是個 大難題!. 因為,這會永無交急點的. 與其" 統一"台灣的方針相背.  而對台灣, "兩岸一中" 是個不知深處的大陷阱.  台灣,不會接受這樣子的" 共識".  因為,毫無自主權的"強制性共識",那還不如投降. 將來的地位,仍然脫離不了 香港化的"一國兩制".  對台灣不利, 非雙贏的 談判和解.

兩岸也醒悟到, 戰爭的代價太高! 後遺症更大!  於是,企圖談判, 以無聲的戰爭, 智取對方. 兩岸都不畏懼談判,只卡在 " 前提與沒前提的" 談判方式. 依近代史的演變與人類民主的思潮, 無前提的談判,日後都有解而雙贏. 而有前提的談判,是強欺弱,大吃小的方式. 台灣,不會輕易點頭的.

可是,如今雙方的經貿關係,密切到快要脣齒相依的地步了,不能不談. 否則,就會 有 "意外"發生. 這個情勢, 很像 韓非子 所說的: 別以為我好欺負, 其實你根本欺負不到我., 而另一方也說妳, 也別以為妳能背叛我而跑掉,  其實,妳逃也逃不掉的. 

兩岸的糾葛,  將來仍會在 " 一中"  裡打轉.  可以緩和對立,但依然 不能解決前提有無堅持的問題 而不輕易談判.  歷史能往前走, 就能走向  對的方向. 緩和準備談判, 總比緊張對立 準備戰爭 來的 值得鼓勵.因為成本低.  From now on, can Taiwan turn the tables? Where can we meet tough leaders among all Taiwan's Political Parties?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sslover7777&aid=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