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是以廉價又簡單的加工業為底的, 怎麼個能根留台灣? 又怎麼個能有效管理? 人民確實疑慮, 有請政府說明白.
2007/01/08 22:07:50瀏覽218|回應0|推薦0

台灣,就是這麼點大. 扣除大部分的山坡地和農地, 交通道路用地, 剩下能做工業區的,也就不過約四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區域而已. 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企業, 能用人上千, 成為台灣自己所謂的"大型企業". 其餘的,都是毫無研發設備和能力的組裝型,加工性的中小企業.

過去,是利用廉價勞力和政府獎勵等等優惠措施,才足生存發展開來. 卻因,自身沒有優勢條件,繼續發展與國際級的大企業競爭,又面臨台灣鄰近國家,更低廉產品的威脅競爭而做機會冒險性選擇. 此外, 留在台灣, 還要為面臨退休的台灣勞工,負擔龐大的退休金或資遣費而幾乎毫無優勢可言. 又如何能生存發展下去? 不出走他國,行嗎? 反正,訂單有增無減. 同行走了,成本低, 搶走我的生意, 我能不改變嗎? 下游客戶走了,中游的供應商, 就跟著去. 這種共生的食物鏈, 在中國大陸 最為明顯.

結果, 越聚越多, 幾乎所有能走的中小企業都走了. 連"田僑"也大量的去投資 房產 餐飲. 台灣空了, 各地工業區裡舊的空廠房,比比皆是. 中壯年失業,十分嚴重, 政府,卻遲遲使不出良策應變, 只繼續關心政治和在野黨拼鬥.

台灣,也就此爛了. 把一顆好好的青蘋果,給砸了, 人民悲哀四起. 興起自殺潮,  詐騙搶錢, 偷竊猖獗, 人心徬徨  憂鬱,  國力明顯下降. 卻還在玩數字遊戲, 閉門造車, 自吹自擂, 愚弄不知通盤真相的人民. 拿外匯數字來耍耍人民, 卻不積極應變,反而是在不斷的進行權力鬥爭,而又不停的換人. 本末倒置, 輕重不分, 變成一個笑話很多, 醜聞不少的愚蠢政府, 這就是台灣人民的悲!

企業都出走,不全是政治鬥爭因素,而是現實的因素. 政府有何良策,能比他國更吸引人? 台灣勞工能做的加工組裝產品,他國也能做. 人家勞工成本更低, 又不急著負擔勞工的退休金, 土地便宜, 何況還有各種免稅, 節稅, 退稅的獎勵措施等等吸引人. 不出走的,實在很少,也很傻. 光是中國大陸. 台商從十多年前的兩萬多家.爆增到二十多萬家, 而且,規模比台灣大.就可想見外在的吸引力有多大了,台灣政府,確實很難招架得住的.

雖然,在資金  運輸 水電 與官僚作風上, 有時也相當無奈. 但,整體成本和效益上,都相當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待在台灣,只能坐以待斃. 能研發出什麼? 又有多少優勢的競爭力? 政府,可曾精確評估過各行各業,並且讓人民知道實情? 我是十分懷疑! 就是對所謂的大型企業" 戒急用忍"政策,也完全失效. 那一家想出走的, 會沒辦法暗渡陳倉的? 否則,早垮了. 而已成國際級氣候的大工廠,更是進一步要求 直航  三通.

出走的企業,幾乎沒回頭過. 能轉回台灣再投資什麼研發的,也屈指可數. 如此走下去, 可還有根留台灣的企業? 有效管理,企業不出走海外, 真的有效了嗎? 那些所謂根留台灣的企業, 是什麼根留在台灣? 是留少數人,管倉庫 搞物流, 倒做進口貿易吧?! 否則,那些技術 管理經驗豐富的中壯年, 為什麼會在台灣一直失業著?

"流勢"所趨, 企業都在悄悄的出走他國.台灣早已"外實內虛". 除了,少數大企業靠賺台灣內需市場的錢,並且是借貸比重很大的,還打算根留台灣外.在數十萬的中小企業裡,有哪幾家根留台灣了? 幾乎都為逃避退休金,而大量的出走. 誰留在台灣, 誰就是等死!整死! 企業根不留台灣, 台灣只有被迫搞內需產業和觀光 餐飲. 至少能讓年輕人,有較多的就業機會. 其他的,就自生自滅吧! 這就是現況的台灣. 誰說根留台灣,就有益台灣經濟了? 要察看留的是什麼根?政府對人民的疑慮,當說清楚!

面對企業出走後,如何因應的對策, 如何讓台灣再站起來? 如何讓台灣持續繁榮? 而不是借債度日, 濫發信用卡來吸金., 也不是 猛開罰單來搶錢 . 若是,評估直航 三通,能讓台灣再創第二春, 那政府不該繼續以政治裡由,來阻擋!

畢竟, 吃飯比權力競爭,還當優先啊! 人民能溫飽, 社會才容易安定祥和. 若人民餓肚皮, 必會 飢寒起盜心. " 三天不吃飯,什麼事都幹". 難道,沒看到那些為還債而替人走私毒品的新聞嗎? 沒聽聞,毒品市場是如何的猖獗嗎? 為活下去, 台灣必須忍讓遷就國際現勢. 只要付出代價,值得換回人民良好生活的生存權,台灣政府都應該積極的正視. 而不是退縮或消極反抗, 造成每下愈況, 反而難挽回優勢.

何況,民主政治, 就是人道政治. 講人權, 首先講人民生命的生存權. 人要活下去, 不能沒飯吃., 生活要過得好, 經濟這潭水,就必須是暢通的活水. 大家有錢賺, 日子才好過而不必借債度日, 向政府求援. 人權,就是人的生存權, 是用做的,而不是用講的.

在窮 變 通 達( 窮則變, 變則通, 通則發達) 的思維導引下, 很多企業大膽的冒險出走到海外, 也有些是很有遠見的調整企業型態,為垂直分工而投資外國, 擴大企業的規模. 其中,仍以同文 同種 同語言的 中國大陸, 對台灣的企業最有吸引力, 稱為" 葫蘆式的吸金窟".  台灣的政府, 以"戒急用忍"的規勸 限制, 只擋住了極少數的知名大企業, 卻從來都無法阻擋住中小企業的出走. 這股投資熱,持續了將近二十年. 終於,明顯的掏空了台灣經濟和財政. 可是,台灣的政府,依然無能為力, 扭轉局勢.

美國企業,也曾大規模的出走到海外.其中,以鄰邦 墨西哥 為重鎮. 美國的經濟與財政 ,不但,沒減弱反而更強化. 日本的企業,不分大小,也大量的出走海外. 日本的國力也因此增強. 韓國,也是如此. 雖然,在亞洲金融風暴裡,台灣受創最輕, 表現十分優異而令世界稱許. 但,在事後,大家都在復甦之際, 台灣反而下去了. 而且,是每下愈況.

到如今,政府的預算赤字龐大, 金融呆帳過多,而評比降格.只好,不務正業搞彩券  賭博賺錢, 搞爛信用卡市場的嚴謹機制,來騙錢 坑錢, 製造出無數的糾紛和社會悲劇. 而政府,也為求生存,有些經費能持續推動各種建設而明顯的搶錢.

您,難道沒聽聞或親見, 在台灣時處可見,各地政府爛開罰單搶錢的卑劣行徑? 這並不只是假借嚴格交通執法,而是利用各種 有機會搶錢 能罰的惡法  稅捐, 來掠奪人民的錢財.只要人民一個疏忽, 無心的過失, 例如買五年以上的二手車, 沒留意記住行車執照半年後要驗車的日期,也不曾接到監理單位,一如往常的信函通知, 才過期半個多用 ,罰單就會寄上門.  土地稅  房屋稅 也是如此咄咄逼人, 讓人民生活緊張兮兮的.  這真是苛政! 而不是什麼 仁政! 毫無人味可言的"假民主政治".  政府,真有如此必要這麼嚴苛嗎? 可是,為什麼這麼多的建設工程的品質, 依然這麼粗劣, 又這麼重複浪費? 尤其是,交通和學校校舍, 各地的河川  河堤等建設, 哪一件 真讓人民滿意了? 又有幾件讓人民放心的? 這樣蠻橫又粗暴的執政, 能不民怨四起而糾紛 破壞 報復不斷嗎? 也難怪台灣的很多的公共建物品,常常遭人破壞或塗抹. 人心思變, 真和以前的彼此互信 尊重, 大不同了!

為政在於務實,而後誠實的面對人民. 現代的民主機制,雖不理想, 但,總是必須透明化.使得民智開竅, 國家就越能進步. 根留台灣的產業,是留下了什麼根? 是倒做進口, 管管倉儲的? 還是"錢進大陸, 債留台灣"? 還是, 研發與技術 機密, 確實留在台灣生根的? 政府相關單位,當確實查清楚, 有效落實管理,才能真實的評估台灣的實力. 否則,台灣將來被掏空後,無實力成功轉型, 嚴峻的社會問題和治安問題, 絕不是增加警力可以有效控制的. 何況,人民有知的權力,政府是有義務說個明白的,不是嗎?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sslover7777&aid=6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