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問題"早已國際化, 兩岸即使要和談,恐怕也做不到"內政化".
2005/06/30 12:18:42瀏覽1216|回應0|推薦0

中國問題,從八國聯軍攻陷北京起就開始國際化. 主因是滿族官吏,世代都一直認為即使統治漢族兩百多年,老家仍是關外的東北. 對自己統領的土地並不珍惜,才讓列強外族,看透了這個弱點. 從恭親王 弈訢對外的談判就可知, 滿朝文武官員始終是滿族人的天朝. 漢族只當地方官或副手, 這跟國民黨政權1949  年內戰失利,敗退到台灣, 統治台灣的心態是同一個調.

不珍惜本地,也不重視本地, 終於越走越下坡, 等到輸了政權了,才想利用本土人民,但還依然不思悔悟, 最後無路可去,只好向戰勝她的中共輸誠,讓自己結束在歷史裡的地位. 歷史會有答案,也會有徵兆.滿清帝國就亡在滿清不認同漢族,不重用漢族,也不認同漢族的土地.總是,時處猜疑漢族,防範漢族, 讓滿漢始終無從密切合作.反而世代相爭,終於引來外患,爆發革命而結束滿清這268 年的外來政權統治的帝國.  

搞革命的,都只是一股熱勁和民族間的仇恨心而已. 徒有熱血者,也不知建設的艱難. 破壞容易,建設難.根本不知世界的政治歷史和演變趨勢. 能推翻滿清,也全靠列強政府的支持,和部份漢族華僑的出資濟助. 基本上這是中國的內爭,是中國的家務事.但是, 漢族卻拉攏外力來推翻滿清.  從此,後患無窮. 中華民國表面上是建立了,但無國力,反而加速中國的四分五裂, 任由列強宰割. 革命黨為求自保,更是與日 俄 美 英 不斷的結盟,  來打擊割據勢力的軍閥.然而,革命黨在演進的過程裡,也不斷的分裂. 終於,讓蘇維埃社會主義的階級鬥爭路線引進了中國,使得中國的內爭更形國際化. 國力隨著內爭   天災   外患  內戰而終致" 大兵之後,必有凶年".

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的領導政府,居然在戰後被叛軍全面戰敗,而退守到小島上,迄今近六十年都無從回復. 主因,就是國際陰謀, 忌妒中國在戰後因此可以快速強大. 雅爾答密約就是英 美  俄三國,預防中國強大的歷史鐵証. 列強對中國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和深謀遠慮的陰謀詭計.蘇維埃軍隊就因為這密約,才堂而皇之的在日本戰敗後,立刻接收東北六十萬機械化關東軍的裝備, 轉交給共軍,而鎮守錦西走廊的國府抗日戰將---衛立皇, 又早已被共軍滲透,不奮勇抵抗,使得錦西不守,讓共軍直入北京.

之後一連串的內戰,都敗在補給不足,糧餉如廢紙,而投降者眾, 兵敗如山倒.  此外,國府為遷就國內政局 ,免其難為的與蘇聯史達林政府簽訂"中蘇友好條約". 怎料,蘇俄藉此利用合法掩護非法, 全力扶持共產政權, 併吞蒙古為其附庸, 擴大煽動新疆回變,製造各種事件,讓三分之二的中國領土,變成蘇俄的勢力範圍.中國,若真如此被退回長城以內.中國,不但永遠強大不起來,而且還要繼續內戰,而更形弱化.

果然,中國共產黨中計, 雖然奪權,但是不會建設中國,並且立即失去蒙古,只搞鬥爭.即使到今天,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了,是靠外商  港 台商來建設,提供資金  技術而來, 卻也面臨世界各強權的挑戰. 沒人祝福中國,只有制肘中國, 或冷眼旁觀中國掀起台海戰爭,而準備坐收漁利. 中國問題,早就不是單純的統一不統一的內政問題,而是國際性的問題. 兩岸過去互有外援,對外結盟, 把內政問題國際化. 錯不在現在,而是過去的兩岸政府.

何況,兩岸的大欺小,至今時處可見.要台灣在受辱  打壓下平白回歸, 行得通嗎?  台灣,也是中華兒女,自有尊嚴,決不至愚昧到放棄自尊 自治,而無條件回歸,附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錯,仍錯在中共對台灣的思維與方法, 得不到多數台灣人民的認同. 反而反感很多, 對立有加.  這麼失敗的政策,中共不知反省改變, 居然,還變本加厲的對台灣日夜威脅, 文攻武嚇, 試圖從內部瓦解台灣.於是,又是統戰,又是拉攏下台的國府官僚,又是拉攏台商投降,無所不用其極, 卻令台灣人民更反感,而決心走遠!

 若將來台灣舉行公投, 不願意被中共統一的比例,肯定很高,才使得中共一直反對台灣公投.中共的統一戰線,外表看來一致.但是,手法差勁  粗造. 除了在國際上,佔有大國優勢,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 封鎖中華民國外, 對台灣人民的內心,毫無吸引力, 反而是離心離德, 令人日益反感, 甚至 深"悟"痛覺! 兩岸怎麼接觸,都無和平統一的交集. 除非大吃小, 但是台海的和平穩定,早已是國際強權必爭的地盤. 讓中國再內戰, 拖垮正要上升的中國, 當然對列強有利, 兩岸能打嗎? 

其實,統一只是個激勵民族感情的圖騰, 沒有付出天價給國際強權,  海峽兩岸的統一不統一,決不是中國的內政. 看看蒙古,怎麼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歷史, 妳就該心裡有數了.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sslover7777&aid=2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