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小草大人基本功:放鬆的陪伴】
2023/05/06 22:05:00瀏覽286|回應0|推薦2
【小草大人基本功:放鬆的陪伴】


#放鬆的教養與教育

#喜歡生命享受生命


◎文/怡伶,2016年的舊文重發。


前幾天聽兩位挺會打羽球的朋友聊天,他們聊起,真正的高手,在場上時是全身放鬆,只有在擊球的瞬間用力的。但一般來說,初學者因為緊張,都會全身緊繃用力,反而到了擊球的時候,力氣變小了。


我聽著朋友說著這段話,覺得這個跟我們平常陪伴孩子的情況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人的整體生活樣貌,若是常常處在用力、緊繃的狀態,很容易變成雙方在許多小事上互相角力,反而沒有辦法成為協助者。


相反的,如果大人的整體狀態,處於輕鬆、保有彈性,通常可以減少許多跟孩子之間不必要的角力,直接在孩子情緒卡住或遇到困難時,直接施力,提供必要的協助。


寫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走在教育路上的這幾年來,頭幾年的學習比較偏重的是技巧、觀點、方法,像是如何回應孩子的話、怎麼看待孩子罵髒話、兒童的發展階段⋯⋯。


同時,我也發現,在教育現場常常有些狀況是「就算知道,也完全派不上用場」,因此也常常會陷入「我做的還不夠好」、「我還不夠努力」的思維裡。


不過,當我越是想努力(想努力經營我和孩子的關係、想努力把好東西教給孩子、想努力讓孩子感覺到我的善意、想努力讓孩子不要打人…),就越是讓我們雙方遍體鱗傷。


後來,我開始逐漸練習,除了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也要放一半的力氣在自己身上。


*文章〈一半一半〉的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XiaoCaoLuRenGongXueTuan/photos/a.432701046777844.92702.415939801787302/928592267188717/?type=3&theater


從那時候開始,我人生的質地開始有了不同。我的基底仍然是個緊張的人,但我開始對我的緊張稍微放鬆一點。不再要求自己一定得如何如何,當我鬆開我對自己的那條高標準的線,逐漸地,我也鬆開對小孩『應該』的那條線。


當我越放鬆,我和孩子的關係就越緊密。

放鬆並不意謂著「不管小孩」,放鬆意謂著「我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狀態、也知道孩子的狀態,我選擇以不和對方角力、但試著以不同的方式來回應孩子」。


如果以打羽球時的比喻,就像是「我清楚看著對方的球朝我這裡飛(殺)過來,同時間,我感受到自己身體的移動,因應著球而做出回應。」


心態上太緊張(很在意自己打得好不好、怕輸球)的話,動作或變得緊繃,移動的時間更長,腳踝也容易受傷。


放鬆心情的時候(我享受在球場上的揮汗漓淋,我盡全力),動作會柔軟、移動的幅度也變大,所施的每一分力氣都會比較有效率。


這兩種不同的狀態,都有可能會贏球、也有可能會輸球,但不一樣的是,這是兩種不同的打球品質。


===


我記得曾在新聞中,讀到一位體育評論者,他說,麥可喬登和另一位籃球員(忘記名字了)都是非常頂尖的籃球員,但催使麥可喬登變強的原因是「恐懼」,而催使另一位籃球員成為頂尖的原因是「喜歡」,他太喜歡籃球了。


兩種完全不同的質地。


基於恐懼的教養(育),力氣都花在應付不足,因為信奉「競爭力」,所以老是想著「怕自己做的不夠好」、「小孩這樣還不夠好」、「怕小孩未來沒有競爭力」、「這樣別人會覺得我們沒把小孩教好」、「現在不趕快學會英文,以後怎麼跟人家比」、「喜歡的事是能當飯吃嗎」⋯⋯。


而放鬆的教養(育),也並不是全然著眼於讓孩子快樂即可,而是父母或教育者,能夠「活出自己生命的熱情」、「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在生活中保有幸福感」、「保有跟自己的神性連結」、「接納自己的人性及獸性」、「能夠愛人及被愛」、「即使在痛苦及困頓中仍然可以感受愛」⋯⋯。


當孩子看著我們這樣面對生命,自然而然的,也會活出自己精采的生命樣貌。


不是為了要贏(過誰),而是因為喜歡。

喜歡生命、享受生命。


不以競爭力為追求目標的人生,更有機會「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陷入大環境的盲從裡。


===


放鬆,是一個狀態,是「努力」練不出來的。


練習放鬆,比較像是個慢慢鬆開固有框架,重新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的過程。


在教養(育)的路上,我們也許總是會緊張、會挫折、會難受,但在這些時候,多一點點接納、多一點點呼吸、多一點點覺察,然後告訴自己「沒關係,擔心(生氣)沒關係,我可以擔心(生氣),也可以放鬆。」這樣,就又放鬆了一點點。


====


如果新朋友喜歡和認同我們的觀點,歡迎來參與暑假活動,認識彼此。


我們特別推薦:

💕8/4-8/6父母支持團體&親子營【一起長大】


👉詳細資訊,請閱讀這份暑假簡章: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778886036/posts/615435703959054/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ss1212&aid=17916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