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8 10:00:18瀏覽1453|回應0|推薦1 | |
美國近岸戰鬥艦/LCS(Littoral Combat Ships),目前因競爭關係分兩艘;新聞主角是參與環太平洋海軍演習的美國自由號(USS Freedom,LCS-1),母港為加州聖地牙哥;另外是三船體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LCS-2),母港也是加州聖地牙哥;近岸戰鬥艦主要是強化近岸活動能力,並取代老舊的派里級。 近岸戰鬥艦初衷是要小型多功能,但是實際設計就發現原始要求的一千噸出頭排水量根本不可能達到多功能需求,所以不斷擴大妥協,最後就是接近三千噸的尺寸,然後多功能是靠更換模組做到,不過未來將是所有近岸戰鬥艦共用比船艦數量要少一些的模組,比如美國海軍最初規劃是五六十艘配上總數為九十到一百一十個的七種任務模組,好同時達到節省以及盡量多功能的目的;因此不少海軍都想跟美國引進,裝配不同感測器、武裝以及任務模組的衍生型近岸戰鬥艦,包括曾有國內新聞報過也想要的中華民國,但是後來近岸戰鬥艦成本控管以及研發進度延宕等問題,造成了其成本不斷提高,原本估算出的平均兩億兩千萬美元的價格,預估一定較花錢的兩型首艦會漲到兩億六千多萬美元。但是在實際建造後,自由號已經飆漲到五億三千多萬美元,包含測試移交等費用更要再加約一億美元;獨立後成果更難看,本來就因為三船體必然要付出較昂貴的學費,進度也比自由號慢.在還沒海試與交付之前,成本已超過七億美元;在這樣的過程一出現,重新估算的單位量產成本將是四億多美元,是原始預計數字的一倍。 雖然近岸戰鬥艦執行任務彈性很好,綜合實力也大幅躍進,但採購成本過高,導致前景十分堪慮,如果並非像新一代驅逐艦還有伯克級改良型可以頂替,而應被此計劃淘汰的派里級,也實在無法再維持堪用程度,也早就被直接腰斬,而非只是現在參議院附帶條件的不把成本壓低就終止合約,而美國海軍仍努力為此計劃遊說國會。 所以兩型近岸戰鬥艦雖然設計先進,但是小毛病積成大問題,在解決前難以拓展市場,對於沒有那麼迫切要單一型號負擔多重任務型態的她國海軍來說,就未必能像派里級有那麼多海軍願意付帳來分攤;所以即便中華民國海軍想要,除了看清楚性能與未來作戰需求的匹配程度外,也需先掂量自己的荷包!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