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睡前吃哪種蘋果能治失眠
2008/07/14 22:16:34瀏覽1408|回應3|推薦40

  


綿蘋果
  大仲馬(公元1802—1870年),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一生著作甚豐,據說他在寫作長篇歷史小說《基度山伯爵》(一譯《基度山恩仇記》)時,由於勞累過度,曾一度患了失眠症。於是,他每天臨睡前吃一個蘋果,并強制自己按時睡覺和起床,終於治好了失眠症。

  失眠,中醫學上稱“不寐”,古時稱爲“不得臥”或“不得眠”。它有虛實之分。虛證如見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納减,面色少華(少血色),脈細弱,屬心脾兩虛,治宜補心健脾為主;若心煩不寐,咽幹舌燥,或見夢遺滑精,舌紅、脈細數者,屬陰虛火旺,治宜滋肝養陰為主;若兼見心神不寧、心悸驚惕,入睡後容易驚醒,脈弦細者,屬肝膽不和,治宜鎮驚安神為主,實證如見食少胸悶、脘腹脹滿、大便不暢、苔膩、脈滑者,屬腸胃不和,治宜和胃、消導、化濕為主。

  大仲馬治療失眠所用之蘋果,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說文》稱之為“柰”,《廣志》稱“頻婆”,《千金·食治》稱“柰子”,《飲膳正要》稱“平波”,《滇南本草》則稱“超凡子”、“天然子”。現在我國東北、華北、華東等地廣為栽培。我國古代栽培的中國蘋果,其質綿,味甜帶酸,俗呼“綿蘋果”。

  中醫學認為,蘋果性味甘凉,功能生津潤肺,補腦養血,安眠養神,解暑除煩,開胃消食,醒酒。《千金·食治》雲,蘋果能“益心氣”。唐藥學家孟詵認爲,蘋果“主補中焦諸不足氣,和脾”。《滇南本草圖說》,蘋果“治脾虛火盛,補中益氣”。《醫林纂要》雲:“止渴,除煩,去瘀。”《隨息居飲食譜》雲: “潤肺悅心,生津開胃。”因此,無論是對心脾兩虛、陰虛火旺、肝膽不和或腸胃不和所致之失眠症都有較好的療效。

  據現代生化分析,蘋果富含糖類、果膠、蛋白質,尚有蘋果酸、奎寧酸、檸檬酸、酒石酸等多種有機酸與胡蘿蔔素、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以及鉀、鋅、鐵、磷、鈣等多種微量元素。芳香成分中醇類含92%,羰類化合物6%。其濃鬱的芳香氣味,對人的神經有很强的鎮靜作用,能催人入眠。這也是大仲馬吃蘋果之所以能够治愈失眠症的原因之一。

  蘋果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譽。民間廣泛流傳著“香甜酸脆蘋果王,常食防病保健康”和“常吃蘋果不求醫”等說法,都不無道理。蘋果除對失眠症有治療作用外,還能健體和防治諸多疾病。

  由於蘋果富含鉀,可將人體血液中的鈉鹽置換出來,排出體外,從而調節鉀鹽平衡,有降低血壓和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因此蘋果是高血壓、心髒病和腎炎水腫患者的“健康之友”。蘋果所含之鋅,是構成與記憶力息息相關的核酸和蛋白質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對增強記憶力有特殊作用,故蘋果又有“記憶果”之稱。

  蘋果營養豐富又好吃,能健身防病療疾,但是還要“會”吃,講究吃得科學。實踐經驗證明:糖尿病患者宜吃酸蘋果;防治心血管病和肥胖症則應選擇甜蘋果;治療便秘時可吃熟蘋果;醫治結腸痙攣引起的腹瀉宜吃擦成絲的生蘋果;睡前吃鮮蘋果,可消除口腔內細菌,改善腎臟功能;蘋果榨成汁可防治咳嗽和嗓子嘶啞;蘋果糊加溫後食用是兒童與老年人消化不良的最佳食品;每天一個蘋果連皮吃下,對關節炎、貧血患者頗有益處。因此,人們不妨遵照這種巧妙的“蘋果療法” 每天吃一個蘋果,於君健康必有意想不到的好處。(來源:39健康網社區)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alo&aid=203966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學到好多東西。
2008/07/17 20:50
日十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江楓 閉關(kinalo) 於 2008-07-18 21:49 回覆:

眾多水果中, 最難吃的是蘋果。


花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廣告代言人
2008/07/15 20:39

泥該去做蘋果代理商才對耶。真是蘋果最佳的代言人。

不過,有種蘋果別亂咬,那就是「紙蘋果」-蘋果日報。


§ 花裡新詞一拾蕊‧花箋 § 楓紅攬月 數花箋  秋聲拾蕊 賦新篇
江楓 閉關(kinalo) 於 2008-07-15 20:48 回覆:
有意思。

i~Rober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綿蘋果
2008/07/15 18:26

以前常去山東,卻不曾看到此種蘋果,倒是改良的

新品種蘋果一大堆,香味甚濃


江楓 閉關(kinalo) 於 2008-07-15 20:48 回覆:
我喜歡食青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