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來養老養傷吧!台灣之光
2011/06/26 10:59:02瀏覽98|回應0|推薦2

之前民視的新聞標題:「台灣之光!雙城隊簽下羅國華。」這種新聞標題真是匪夷所思的莫名其妙。

台灣的棒球好手到美國,都從新人聯盟開始磨鍊,然後依照1A2A3A遞升。這麼多年來,有幾人登上大聯盟?特別是野手,陳金鋒曾驚鴻一瞥地亮過相,胡金龍也起浮不定。就是這種「人人有希望,個個難得上。」的美國職棒打拚模式,哪來的「台灣之」?

被大聯盟簽走的台灣棒球好手多如過江之鯽,他們從來不把中華職棒放在眼裡,他們樂於遠渡重洋,甘願從最低階的新人聯盟開始打拚,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在美國混不下去了,回到中職依然是塊寶。這些球員明明是從小聯盟鎩羽而歸,但是中華職選秀的競逐之下,竟讓他們誤以為衣錦還鄉。

今年回來打中職的那幾位「台灣之光」,有些球員居然都在1A打混,能在1A混到七、八年之久,還真不是普通的「台灣之光」。如今,又一位選手被簽進雙城隊,估計混個幾年之後,中職依然會展臂熱烈歡迎他。真不知道準備去新人聯盟打混的球員,有何理由讚譽為「台灣之光」?

胡金龍今年難得從大聯盟出發,讓台灣球迷振奮不已。但是胡金龍結束221的難堪記錄後,最終還是回到小聯盟打拚。媒體披露了兩大理由,抱怨出場次數太少,另一個理由是面對的投手太強。胡金龍上大聯盟,本來就是板凳的身份,難道台灣的教練沒跟他說板凳的定義嗎?球團給了22次的機會,居然只有一支安打,而且還有10次難堪的三振。擊不出安打,至少也該有推進或犧牲打的效益,可是竟然有10次三振,恐怕這才是教練團難以忍受的理由吧。至於抱怨投手太強,更是對大聯盟投手水準的無知。難不成胡金龍只會面對不強的投手?所以胡金龍還是適合在小聯盟打混,至少投手不是頂尖的威猛。以前的陳金鋒恐怕也是這種情況,道奇給他機會,但是抗壓不足與實力折扣,最終只好打包回台灣。小聯盟的球員除非特別優秀,否則,一上大聯盟就是板凳,只要掌握四分之一的機會,大約兩成五的打擊率,教練是可以接受的。再利用幾次長打,讓總教頭留下深刻印象,如此良性循環,必能站穩大聯盟。胡金龍的例子,說明他的球技還是不行,缺乏打擊爆發力與技巧。小聯盟打得再好,也只是一堆參考數據而已。台灣報紙喜歡統計一堆在小聯盟打混的球員記錄,實在沒必要去關心。真正有實力,等上了大聯盟打出一番成績再說。胡金龍、林哲瑄都曾經是小聯盟之星比賽的MVP,那又如何?小聯盟之星比賽畢竟是實力差一層級的比賽,更何況只是一場比賽而已。

曹錦輝與張誌家都是台灣之光,回來中職打球,球迷無不寄予厚望,結果卻是讓大家羞辱難堪的假球風波。這些球員回鍋,必然有不可明告球迷的苦衷,所謂「機關放在倉庫,其中必有緣故。」其中的緣故應該就是「有傷在身」。曹錦輝與林恩宇讓兄弟隊吃了大虧,今年兄弟再簽下兩位「台灣之光」的投手,威力如何?戰績會說話。該不該再迷信這一批台灣之光?球團還要不要再當冤大頭?其實整個中職都該好好檢討。去美國打球,大家都樂觀其成,沒有人反對。但是會被小聯盟踢出來,不是球技下滑,多半就是有傷在身,中職為何還要花大把鈔票去供養這些球員?中職應該訂下規則,規定球員必須打完中職多少年才能放洋。否則,將來就不能回來中職打球。日韓的職棒可以維持不錯的水準,參加經典賽都有很好的成績,尤其是日本,連拿兩次冠軍。我們卻是優秀選手都往美國、日本跑。先天不足的中職,教練水平又有限,以致球員技術提升有限,球員技術一旦原地踏步,又怎奢望中職提升水平?想提升水平,中職應該定下規則,給業餘優秀選手兩條路選擇,一是留在中職打球,二是去國外打球的「不歸路」。沒必要讓這批台灣之光心存僥倖,一直把中職當冤大頭,把中職當養老養傷的樂園。

就像商品,在工廠製造了老半天,結果卻是一堆瑕疵,無法上架銷售,這種瑕疵品有何「光彩」可言?如今,選手還沒開始磨鍊製造,就先給他一個光環,台灣的光環也未免太廉價了!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dder420903&aid=536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