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民進黨只能在青年軍的場邊插花
2014/04/02 21:05:40瀏覽51|回應0|推薦2
當民進黨只能在青年軍的場邊插花

三三○凱道反服貿活動,民進黨天王蘇蔡呂游謝皆穿著黑衣現身,卻只能在場邊插花表態。主席蘇貞昌更遭到民眾嗆聲:「民進黨要認真點!」「不要只想著選總統!」此一景象,不僅暴露民進黨在公民運動中找不到位置的尷尬,更凸顯了他們被青年軍「反領導」的窘境

此次學運兩名主要領袖皆與民進黨素有淵源:林飛帆曾是蔡英文宜蘭競選總部青年軍,陳為廷則是楊長鎮苗栗競選總部青年後援會會長;他們的反服貿訴求,也如實呼應了民進黨一貫的反中立場。但在這場學運中,不僅國民黨被打得灰頭土臉,就連民進黨在場外靜坐、當啦啦隊的角色都深受約制,這恐怕是民進黨始料未及。

儘管民進黨透過各種形式在側翼或幕後支援,但至少在外觀上,學生領袖在運動過程中刻意與民進黨切割;甚至可以說,正因為做了高度切割,才能成功為學運造勢。這種「尾巴搖狗」的現象,在反大埔、洪仲丘等事件中反覆出現,也說明民進黨的反對角色因過於僵化、投機和老套,已完全失去民眾的信任,更遭公民運動排斥。這點事實,青年軍早已看穿,民進黨卻仍不自覺。

且看,在立法院被占領兩周後重新開會的首日,綠委陳其邁趁著藍軍立委張慶忠正在發言時上前偷襲,往他身上潑了一杯水。經過一場學運衝撞,民進黨依然不改其低級、無理的問政風格,恰恰說明民進黨對民意的毫無自覺。可見,民進黨從來不覺得自己對民主素質需要負什麼責任,甚至以為自己的杯葛慣技還有市場;殊不知,新生代已經煩透了這些老套。

我們不必過度高估這次學運的表現。除了學生的臉孔顯得相對清新,在論述上,他們的說詞和民進黨相去不遠;在組織動員上,他們相當倚賴綠營的各路支援。然而,學生和民進黨主導的群眾運動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對公共秩序的強調,使運動控制在和平的氛圍下(攻占行政院行動除外),而得以持續。試想,如果三三○凱道行動由民進黨主導,群眾可能在七點多和平解散嗎?黑衫軍能不和白衫軍發生衝突嗎?從這個標準看,陳其邁的自制能力,比起學生,簡直是幼稚得可笑。這也難怪,民進黨這次在凱道上只能接受青年軍的領導,事實上,綠營恐怕也叫不動這麼多群眾站出來。

進一步問:學運創造了「反服貿」的大好聲勢,但這對民進黨問政有絕對助益嗎?只怕不然。不可否認,馬政府在此役確實遭遇重挫,踉蹌失措,節節失守;但民進黨能坐收的漁利,其實也相當有限。甚至可以說,當示威的學生把服貿爭議緊繃到攤牌的地步時,也正好暴露了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進退維谷,同時也幫了它倒忙。

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素來退縮,一味強調不接觸;但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及台灣在經濟上對大陸的依賴,兩岸關係愈趨緊密已勢無可免,民進黨既有的台獨論述不足以因應兩岸這種「既對立、又相依」的關係,更無從與北京進行有意義的溝通磋商。若不摘掉「逢中必反」的帽子,民進黨便很難在大選中獲得台灣民眾足夠的支持而取得政權。

就在近期,民進黨幾位領導人都正在積極調整自己的兩岸思維,試圖改變以往的論述,以期民進黨能在兩岸關係中扮演有意義的參與角色;此時學生用激烈手法挑戰兩岸議題,正好大大壓縮了民進黨調整轉型的空間。學生在街頭或網路上可以痛快地主張與中國切割,主張台灣在經濟上、政治上另覓出路;但是,民進黨有可能跟進學生的主張嗎?跟進的話,在政治上是有利的算計嗎?

這次學運的弔詭正在於此。表面上,學生主張與綠營的思維一致,似在幫民進黨拉抬聲勢;實質上,學生越是激越堅持,越是阻擋了民進黨調整轉型的出路,把它更推向反中的漩渦。在凱道上,民進黨可以跟著學生行禮如儀;但在學生散去後,民進黨卻得承擔打破兩岸關係現狀的政治代價。這點,美國在台協會理事卜道維已直接戳破民進黨的心機。也難怪,綠營天王甘願俯首坐在場邊接受學生指揮,因為那才是保險的策略。

權謀機詐如民進黨,今天面臨的是:外不受社會公民信任、內則遭青年軍冷落的局面。搖擺久了,竟連自己的虛實都有點分不清,這正是民進黨今天的寫照。

【2014/04/02 聯合報】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hwang_temp&aid=1220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