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合/香港的特殊性,北京應給予特殊尊
2017/07/01 17:04:20瀏覽42|回應0|推薦0

@@聯合/香港的特殊性,北京應給予特殊尊

2017-07-01 01:48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29日中午乘專機抵達香港,將出席7月1日舉行的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大會。(中新社)

今天是香港回歸廿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專程赴港參加慶祝活動,並主持新任特區政府的就職典禮。對香港人而言,這個日子的感覺卻是複雜、甚至有些失落的:香港與內地的關係誠然是更緊密了,但香港的特殊性卻在剝落;尤其,歷經雨傘花運動和特首普選訴求的落空,香港人對於未來的想像難免感到悲觀。這樣的情緒,需要北京的理解與寬慰。

最近當人們不斷追問,當年鄧小平「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而今安在時;事實上,許多港人已體認到,「五十年不變」的說法其實已漸失支點。原因是,過去廿年中國大陸變化太快,遠遠超乎人們的想像,其變化已改變了過去香港與內地的偌大反差;而包括上海、深圳、北京的崛起,都分散了香港當年作為中國唯一經濟櫥窗的獨特風光。這點,正是港人感到失落的深層心理因素;對台灣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

回顧廿年來香港與大陸「內地」的磨合,一直隨著雙方各方面互動和拉鋸的消長變化,而呈現不同的張弛。在中國的協助與關懷多的時候,(如北京在當年SARS風暴時提出CEPA的安排),港人可以接受雙方關係更向「一國」傾斜,有時甚至懷著感激的心情。然而,在中共對香港的控制和壓力增加時,港人又會轉向對「兩制」的渴望,希望北京給香港更多的空間。也因此,即使像港珠澳大橋這樣明明便利聯通的工程,都不斷遭到抗議,認為旨在便於中央控制。

整體而言,回歸二十年後,香港的經濟、金融、交通建設、人員往來,乃至於行政措施,與大陸逐漸拉近;在中國大陸眼中,可能視之為一大成就。然而,就香港的人心向背而言,卻似乎與大陸漸行漸遠,包括過量的陸客,都加深了「內地化」的恐懼。主要癥結,是香港人擔心不斷「內地化」的結果,自己將失去原有的特殊性,包括失去原本享有的自由和法治。香港人民這樣的憂慮,中共恐怕不能漠然以對。

從中共主政的立場,或許認為把香港納入自己的統治體系,和其他省市特區一元化地平等對待,才是成功的民族大業。然而,從香港人的立場出發,卻未必如此。從香港歷史的獨特性看,它從一個海角漁村成長為一個國際金融重鎮,主要得力於它相對寬鬆的被殖民歷史,以及它在冷戰夾縫中取得的自由發展環境。身處中西交會之地,香港長期來熟悉西方的制度與價值,也積累了廣泛的國際經驗;雖缺乏政治自主,卻享有高度的自由和法治。香港見證過一波波的難民潮和政治動盪,卻從未懷疑過自身的中國人身分,他們以自己的特殊性自豪,也害怕失去這種特殊地位。

面對香港人的敏感心理,北京應該承認香港的獨特,並包容及尊重它的獨特。「一國兩制」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統一的國家主權之下,讓香港社會的特殊性──包括它的政治、法律、經濟、文教的「香港特色」能繼續發展。近幾年,所謂「港獨」的出現,正是因為年輕世代不滿中共的過度控制,進而影響香港民主進程,因而產生的反彈和抗爭。這種港獨主張,對於其他世代市民未必有傳染力,也因為態度過激,而傷害了香港民主派好不容易建立的溫和民主。而今,中共要遏止香港的「分離意識」,必須先鬆開自己對香港控制的手,實現香港特首普選的承諾,把更多自治權力交還香港,讓香港人在自治中尋求及維持其自豪。

廿年前,香港懷著半是忐忑、半是期待的心情回歸;廿年後,這樣的心情仍無改變,只是多了一份自身特殊性不再的失落。事實上,一個具有特色的香港,是中國大陸的可貴資產。一個民主、平等、繁榮的香港,讓一國兩制取得實質意義,才更符合中國大陸的長遠利益。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hwang_temp&aid=10558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