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且慢斷臍帶!瑞典研究:嬰兒不貧血-TVBS 2011.11.18
2011/11/18 21:51:11瀏覽1763|回應0|推薦8

記得在多年前,有一位歐洲來的孕媽咪,在產檢時就要求生產時不要剪會陰,不要太早斷臍,甚至也不打疫苗。在國情不同下拒防疫注射是個人的事,不剪會陰也行之多年,但延後斷臍,是有教科書介紹,但卻沒有成為標準處理。因而多方尋找文獻後發現好處很多。因此這四年來,在我手中迎接的新生兒,都執行延後斷臍,使嬰兒貧血者大為減少,也使父母少了負擔。

貧血       

台灣地區貧血人口相當普遍,當貧血影響到生活時,就必須了解貧血的類型,並及早接受診斷與治療。

 貧血是指血液中的紅血球細胞(RBC)濃度減少、血色素(Hgb)降低。男性的紅血球細胞濃度低於410萬個/cumm、女性低於380萬個/cu mm或男性血素低於13.5克/100ml、女性低於12克/100ml,即表貧血。

貧血後果

貧血極易造成頭暈目眩、氣喘、心悸等症狀。嚴重者有嗜睡、食慾不振,甚至心衰竭等症狀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氧氣或醣類等養分,無法被充分到身體的各部(尤其是腦部)所致。此外貧血的人胃液分泌也會不足,因此導致胃酸少而無法消化蛋白質含量多的食物,久而久之也會造成胃的毛病。

貧血的小孩發育會遲緩,運動會沒有力量,頭暈目眩、氣喘、心悸等症狀同時也會在生長發育這方面遲緩。

新生兒出生,醫師第一個動作,就是剪臍帶,不過瑞典一項最新研究建議,醫師不要急著剪臍帶,最好等3分鐘左右再剪,這樣可以增加寶寶體內的鐵質,而且晚剪臍帶不會造成新生兒黃疸,或是其他不利健康的影響,不過國內部份醫師認為,這對早產、體重不足的新生兒比較有幫助,至於體重足夠的新生兒則幫助有限。

新生兒呱呱落地,脫離媽媽,第一個動作就是剪臍帶,而這樣的動作,現在似乎可以緩一緩,瑞典一項研究建議,醫師最好等3分鐘左右再剪,因為這段時間,胎盤、臍帶的血液可以流回寶寶體內,增加1/3血量,降低新生兒罹患缺鐵性貧血的風險。

近三四年來,中國附醫台北內湖分院副院長,也是婦產科權威的尹長生醫生,在正常接生時,都儘可能慢一點剪臍帶:「等到胎兒臍帶動脈沒有跳動的時候,我們再剪臍帶,這樣子的話,會使得新生兒有很多的、充分的、足夠的鐵的存量。」

國內醫師也認同,瑞典研究團隊是對4百名足月出生的嬰兒進行研究,有些嬰兒出生後至少3分鐘才剪臍帶,其餘的在10秒內剪臍帶,4個月後追蹤,發現晚剪臍帶的寶寶,體內鐵質含量較高,貧血病例較少,而且每20名中,有一名可以避免鐵質缺乏。

尹長生:「貧血的小孩發育會遲緩,運動會沒有力量,同時他本身也會在生長發育這方面遲緩。」

缺鐵性貧血可能造成寶寶神經發育不良,發展遲緩,不過國內也有部分醫師認為,等3分鐘再剪臍帶這樣作法,對早產兒、體重不足的寶寶幫助比較大,其餘的有限,還是應該看產婦以及寶寶出生的狀況,萬一有缺氧、窒息的狀況出現,一刻也等不得。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hivf&aid=585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