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21 09:40:18瀏覽191|回應0|推薦0 | |
二十年前曾讀過某位勵志專家寫的故事,忘了細節,大概敘述如下。 有兩個人,小時候都是第一名,但不知道為什麼,後來,一個變成富豪,而另一個謹守分寸,生活費都很難足夠。 那本書不是教人快樂,而是教人致富。專家研究,為何會有這樣「一窮一富」的差異,卻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專家帶著那兩個人的孩子,到雜貨店買東西。 專家很驚訝的發覺,兩個孩子的金錢觀的不同。 窮人的孩子,拿著零用錢。 「我爸說今天只能買100元。」他說。 專家問,那,你怎麼掙到這100元的? 「沒有掙啊,」孩子說:「我爸固定給我100元。」 只見這位孩子認真的選了一包巧克力、外加兩根棒棒糖,還有一支冰棒,剛好差2元到100元,滿足的離開。 看著第一位孩子買完東西,第二位孩子,也就是富人的孩子,卻雙手空空,還沒買。 「你選好了嗎?」專家問他。 「好了。」孩子說,指著上面的一包很大盒的軟糖箱,還有附玩具。 「嘩,」專家看到這豪華的東西,問孩子:「這個好棒呀!你也要用自己零用錢買嗎?」 孩子點點頭。 「那你都是怎麼掙你的零用錢的?」 「我做了什麼事,我爸就會給我。」他說:「我存了很久,才可以買這個東西的。」 聽完,專家有了很深的感觸。 那就是──窮人與富人之間,其實只差著薄薄的一條線。 雖然只是一場小小的買東西的實驗,卻已經看得出來。 窮人的孩子,不斷被壓抑本身對物質的慾望,必須拿最少的錢換最多的商品,養成實事求是的好習慣。 他不斷的在做「減法」,將有限的100元,分配給一個東西,剩下80元,再將80元分配到下一樣東西,剩下60元……。 長大後,領著每個月固定的薪資,也是用這樣的「減法思維」來應付人生。 但富人的孩子,注重的卻是「加法」。 錢即使不多,但「心」卻沒有上限。或許是慾望,或許是野心,總之,他一次就先看到一個很大的商品,看很久,然後,買不起,沒關係,他設定目標、要賺「更多」的錢,讓上限可以提高,來買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 為何要買這麼貴的跑車?窮人說:平常車就可以代步了!富人說不出理由。 為何要買這麼貴的手錶?窮人說:一般電子錶就能看時間了!富人也說不出理由。 其實到最後,就是「減法」和「加法」的差異罷了── 富人的眼中,滿眼睛只看到自己想要「加」什麼東西進入己的生命,而奮力達到它。 而不是不斷計算到底要怎麼「減」才會比較慢、撐得比較久。 富人和窮人只差一條線:一個不斷「加」慾望,另一個不斷「減」薪水。兩者都沒有錯,也不見得能決定一生的幸福,但,卻有可能決定了「財富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