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21 00:59:16瀏覽4697|回應0|推薦1 | |
今天,我們只談棒球。
這部電影其實自己已經看了一段時間,而且也看到了許多人對於這部電影看法,有的人稱讚,有的人覺得媚日,其實每個人的看法沒有對錯,只是切入這部電影的角度不一樣。沒錯,這部電影的考究或許有些瑕疵,不過就我看的許多棒球電影裡,這部真的是很棒的。當然,這是馬克杯自己淺薄的電影經驗中的感受,對我來說,既然是棒球電影,重點就是棒球,能讓我們回到當年讓台灣人興奮的那個故事,那個感動,我認為『KANO』它有做到。
這是一個來自1930年代(日據時代)的真實故事,描寫著一支由漢族、原住民以及日本人所組成的一支高中棒球隊:嘉義農林青棒隊(簡稱:嘉農)打進日本高中甲子園棒球隊的故事,就如同監製魏德聖所說,台灣棒球的起源不是紅葉少棒隊,而是這支嘉農棒球隊。如同一開始所說,『今天,我們只談棒球』一支從來沒有取勝過的球隊,透過了日本教練嚴厲的指導後,脫胎換骨成為代表台灣進軍甲子園的雄獅;蛻變的過程中,球隊被人瞧不起、教練跟學校要不到資源、甚至球隊連訓練的經費都是由教練去代墊,但在這些不順的逆境中,大家咬著牙,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磨練後(其中一段兩位嘉農學長帶著遺憾畢業著實令人動容),最後終於站上甲子園的殿堂,去展現自己實力,去追尋這個曾被人嘲笑是夢想的目標。然而當夢想垂手可得時候,老天卻也給了球隊一個無解的難題,導致最後的功敗垂成,不過雖然輸了球賽,卻贏得了尊重,使嘉農棒球隊得到『天下嘉農』的美譽。
雖然馬志翔導演想借由八田與一的嘉南大圳的完工,進而帶出當時台灣黃金年代(這也是被攻擊最多的地方),不過就整部電影來說,真的有些多餘,畢竟整部電影的主題是嘉農棒球隊,能完整地說出這支球隊對於當時台灣民眾的影響,其實就是很豐富了,那些模糊小情小愛,真的不太需要琢磨了。而且這部電影還是帶著很深的魏導影子,尤其是片長三個小時真的是太久,我發現台灣的導演,很多東西都捨不得剪,當然很多理由是覺得故事的完整性,不過筆者認為真正的好導演,能適時地砍掉不需要的東西,這才是厲害的導演。
自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到現在的KANO,跟魏德聖有關的電影都有個特色:那就是很少啟用大腕來當主角。或許是因為經費的不足請不起,但也成為了魏導的特色,即便是他監製的電影也一樣。不過我很認同這次馬導堅持使用素人演員的原因:『我可以接受演技的青澀,因為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幫助他們,但是我絕對不能忍受球技的青澀』也或許是這樣的堅持,讓這部電影甚至被美國媒體譽為是最好看的棒球電影的原因吧。由於剛好台灣近期的幾部棒球電影我都有看,例如:針對假球議題的『球來就打』、根據金龍旗棒球賽改編的『天后之戰』,不過澎恰恰執導的『球愛天空』我就沒看了,其實在『KANO』出來之前,『天后之戰』是我個人認為台灣近期拍的很棒的棒球電影了(我強調的棒球電影)因為他也是啟用了會打棒球的演員來演,電影裡的真實感讓人能融入劇情,不過馬導的KANO真的是狠角色,在整體服裝、背景及道具的考究上,真的是大片的製作規模,硬是比下前面的作品,尤其在最後決賽的推演,更是讓人聯想到WBC的那種緊張感跟揪心的感覺,最後還是得說,飾演吳明捷的曹佑寧,演技及日文都還有進步的空間,演技就不說了,日文台詞真的很像在背書,不過就出次演出來說,尤其又是個運動員,真的很厲害了,值得鼓掌。
今天這篇文章,我刻意不談史觀、刻意不談媚日與否,對我一個愛看電影的棒球迷來說,這部棒球電影真的拍得很成功,不解的是連球員最後拿甲子園的泥土都可以拿來做媚日的藉口,讓我真的覺得有些人帶著太多歷史包袱來看這部電影了。每個打甲子園輸球的選手,常常會拿個小瓶子裝土並非覺得這土有多珍貴、多偉大,這是代表著他們在這青春歲月中的一個符號,一個足以讓自己抬頭挺胸的印記,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單純,我甚至看過嘉農校友的訪談(時間在電影拍攝前幾年),大家對於那段歷史記憶,不會著重在是否皇民化,而是對於那段無悔青春的回憶(尤其是蘇正生老先生談及吳明捷最後投到手破時,眼淚不停的流真的令人鼻酸,最後會放這影片給大家),真的希望大家也用最純粹的心來看這部電影,你會得到最純粹的感動。
『KANO』預告
『KANO』主題曲為背景的影片,很感人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