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秀美/高雄報導】高雄世運進入倒數階段,運動選手無不卯
足全力,努力練習,希望能爭取佳績。這些為國爭光的選手背後,卻
付出極大的健康代價。
「98、99、100…」來自各族群的運動選手,22日群聚高雄醫學大學
進行體能測驗,仰臥起坐破百輕而易舉。但也有人帶傷上陣,硬ㄍㄥ
到最後。
16歲排灣族青年林奇哥,前年奪得全中運柔道冠軍後,左手出現習慣
性脫臼,「常練到手跑掉了」,運動發展陷入瓶頸。他希望趕快把傷
養好,在賽場上再爭奪好成績。
17歲,一舉拿下今年全中運舉重冠軍的宋采穎,是屏東排灣族人,9
歲開始練舉重,「早、午、晚都練習,每天約9小時」,練到左手腕
及左膝蓋都受傷,冰敷、休息,又到國術館針灸,一年來時好時壞,
讓她困擾不已。
高醫運動醫學系主任陳勝凱說,原住民多半有運動天賦,但運動傷害
防護觀念不足,常尋求民俗療法,舊傷未癒,新傷又起,甚至提早斷
送運動生涯;「選手培育不能土法煉鋼,應有科學依據」。
曾是奧運隨隊醫師的陳勝凱,4年前曾調查國家選手的運動傷害情形
,結果傷害比率高達97.4%,主要是肌肉拉傷和關節韌帶扭傷,受傷
部位則多為膝、踝;其中75.6%的選手採中西醫合併治療,刮痧、蜂
螯、放血等另類療法也很盛行。
台灣適應體育運動與健康學會理事長林曼蕙發現,國內很多運動選手
從小學開始操練,此時身體發育尚未成熟,「揠苗助長」的結果,往
往使運動生涯「早夭」,到了高中、大學體能狀況最佳時,成績反而
退步。
適應體育運動與健康學會受教育部委託,在北、中、南、東分區舉辦
培育優秀原住民學生運動人才計畫座談會,南區有60名選手參加,希
望以科學方法探究人類體能的極限,並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育模式,讓
選手潛能得以發揮,並減少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