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今我來思
2009/12/06 12:24:25瀏覽386|回應0|推薦11

文:謝孟宗

上星期五(11月4日),余光中先生應邀至東海大學演講並朗誦詩篇。我仰慕余先生之名久矣,於是從台南搭車到台中,特為親睹大師風采。

東海大學是我的母校,以前在這讀書的時候,困於獨學無友,胸懷壘塊,常利用閒暇在校園裡頭散步,此番重回,腳踏熟悉的路徑,心中自是愉悅。演講的地點在人文大樓茂榜廳。人文大樓乃是新建,就蓋在外文系館旁邊。上次回到外文系,是和幾位一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朋友,給學弟妹介紹研究所概況,供作參考。那時大樓已完工,惟自己來去匆匆,無暇入內一觀。這次因著聆聽演講,終於能看看內部的擺置。

茂榜廳原本在夜間部大樓,改設在人文大樓後,氣象一新,每個座位皆附麥克風,方便台上台下互動。余光中先生盛名久著,來聽演講的人擠滿了茂榜廳,一時少長咸集,好不熱鬧。比較晚來的人,只好席地而坐,或是到別的教室觀看實況轉播。廳內預留了兩排座位給中文系的老師。座中師長,我多半不識,只認得洪銘水和彭錦堂兩位先生。看到洪銘水先生頭髮灰白、顯得蒼老不少,想起修習他的小說課竟是四、五年前的事了。另一位彭錦堂先生,溫文依舊,然而歲月畢竟不曾為君子停下腳步。

待得余先生抵達,現場掌聲雷動,久而不衰。先生演講的題目是詩與音樂,實則內容觸及詩與音樂、繪畫的共相與殊相。詩重聲韻、節奏,與音樂的關係不淺,是以古人嘗歌、詩並稱,如李賀歌詩集。西方詩體有所謂十四行詩 (Sonnet),或譯商籟。Sonnet一字,原本的意思就是小曲子。先生還提到西方名詩人 T. S. Eliot。艾略特是現代主義宗師,曾以樂理入詩,寫下「四個四重奏」。

詩的音韻與意義密不可分。先生舉劉邦和項羽為例,約略分析了兩人的大風歌及垓下歌。大風歌裡,如雲飛揚的 「揚」字、歸故鄉的 「鄉」字,鏗鏘有力,映襯高祖的顧盼自得。而霸王四面楚歌,只能徒呼「奈何」了。

至於詩與畫,蘇東坡說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明白指出兩者的牽連。先生更藉柳宗元 的「江雪」說明其異同。此詩意境悠遠,宛然一幅山水。不同的地方在,倘畫家以「江雪」詩意入畫,觀者欣賞之時,目光隨意游移,或許便先注意到畫中獨釣寒江雪的簑笠翁。若是讀詩,讀者必須依循詩的脈絡,細細領略意境,斷無先讀「孤舟簑笠翁」、再讀「千山鳥飛絕」句的道理。

演講告一段落後,余先生接著朗誦、吟唱自己的詩作。先生選的詩題材多樣,有深情的「珍珠項鍊」,也有諧謔的「請莫在上風的地方吸煙」。「踢踢踏」這首,以「踢力踏拉、踏拉踢力」模擬木屐的聲響,相當有趣。近作「汨羅江神」,是為對岸的國際龍舟節寫的。巧的是,前陣子的週末文學對談,邀請到蕭蕭與向陽兩位詩人,向陽提到,小時候買了一本楚辭,因為看不懂內容,竟爾下定決心要手抄、背誦這本南方文學代表。就這樣抄詩、背詩,向陽不僅對屈原的離騷記憶深刻,也慢慢走上創作之路。今人或謂「本土化」即「去中國化」,就中謬誤不言而喻。

活動結束後,不少人排隊請余先生簽名。我請先生簽在「藍墨水的下游」這本書裡。讀大學的時候,極想找個心靈的導師,余光中和楊牧兩位先生,詩人而兼學者,出入中西、來往現代與傳統,他們的書給了我很大的精神鼓舞。我聽過楊牧先生演講,但一直沒見過余先生本尊。這次聆聽演講之外,還能請余先生簽名,對個人來說,意義特殊,所以拉拉雜雜寫了些東西,算是留下個紀念。
 
 ---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十日張貼於南鵲書廬舊址

******************************************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fka17&aid=356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