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中西區菲律賓語言學校費用ptt 》歐帕思遊學:讓孩子的英語能力在遊學中飛躍
2024/03/17 12:58:06瀏覽38|回應0|推薦0

菲律賓遊學的魅力在於其獨特的英語學習環境。作為亞洲少數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之一,菲律賓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語言學習平台,尤其適合那些希望在短時間內提升英語能力的學生。

不同於傳統的英語學習環境,菲律賓的語言學校結合了實用的語言學習方法與文化浸潤,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所學,從與當地人的互動中學習真實、生活化的英語。

此外,菲律賓的遊學成本相對較低,無論是學費還是生活費,都比歐美等傳統英語學習目的地更為經濟實惠。這使得菲律賓成為一個吸引全球學生的熱門選擇,他們不僅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英語教學,還能體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美景。

想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英語水平嗎?

在當今全球化的世界裡,英語已成為最重要的國際溝通語言。無論是為了職業發展、學術進修還是個人興趣,有效提升英語水平都是許多人的共同目標。然而,傳統的學習方法往往耗時且效果有限,這讓許多學習者感到挫折。這裡有一個問題:如果有一種方式能讓你在短時間內顯著提升你的英語水平,你會怎麼做?選擇遊學無疑是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
特別是在菲律賓,這裡的英語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台,不僅能夠迅速提高英語水平,還能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文化交流和生活體驗的雙重益處。

探索菲律賓遊學的驚人優勢

菲律賓遊學的優勢在於其結合了高效學習與經濟實惠的獨特配方。首先,語言學校提供的是針對性強、實踐性高的課程設計,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快速提升英語能力。
其次,菲律賓的生活成本和學費遠低於英語母語國家,這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負擔得起海外學習的機會

經濟實惠:您的理想遊學選擇

在尋找遊學目的地時,經濟實惠是許多學生和家庭考慮的重要因素。菲律賓在這方面提供了難以匹敵的優勢。與歐美國家相比,菲律賓的學費和生活成本顯著較低,這意味著學生可以以更少的經濟壓力,享受到高質量的英語教育和生活體驗。無論是學費、住宿還是日常開銷,菲律賓都提供了更加經濟的選擇,讓遊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這種經濟實惠性使得學生能夠專注於學習和文化體驗,而無需過多擔憂財務負擔。

全英文交流環境:浸潤式學習體驗

菲律賓擁有一個獨特的英語學習環境,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之一,被廣泛使用於教育、商業和日常交流中。這種全英文的交流環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正的浸潤式學習體驗,使他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和提升英語技能。不論是在課堂內外,學生都有無數機會與母語為英語的老師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交流,這種沉浸式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快速提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快速提升英語能力:專注實用英語的課程設計

菲律賓遊學的一大亮點是其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學校提供的英語課程不僅涵蓋了口語、聽力、閱讀和寫作等基本技能,還特別強調語言的實際應用。
通過小班授課、一對一教學等方法,教師能夠更好地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進步,確保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顯著提升英語水平,無論是準備英語考試還是提高日常交流能力,菲律賓遊學都能幫助學生達成目標。

文化體驗與旅行結合:豐富多彩的學習之旅

遊學菲律賓不僅僅是學習英語,更是一次文化和自然探索之旅。菲律賓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壯麗的自然景觀,從白沙海灘到古老的教堂,從熱帶雨林到宏偉的山脈,學生有機會親身體驗這一切。
學校經常組織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和旅行,讓學生在學習之餘,更加深入地了解菲律賓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美景。這種結合文化體驗與旅行的學習模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也讓語言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菲律賓遊學代辦推薦機構-歐帕斯遊學

歐帕思All PASS成立於2020年,一開始主要提供線上一對一英語教學服務。歐帕思的教師來自合作的語言學校,擁有豐富的線下教學經驗,轉型至線上教學後,保持了穩定的教學品質和卓越的成效。多位小學員已成功通過劍橋英檢YLE、KET、PET等英語能力認證考試。

2022年下半年,隨著COVID疫情逐漸受控,學生和家長對於前往菲律賓短期遊學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歐帕思特別擴展了歐帕思的遊學市場,專注於代辦菲律賓語言學校推薦服務。
歐帕思在菲律賓與當地語言學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深刻了解每所學校的特色、亮點和優勢,致力於為諮詢的學員提供最客觀和公正的課程安排。學生們可以在愉快的遊學過程中不僅提升英語水平,還能充分體驗當地生活。


在菲律賓遊學旅途中打下的英文基礎對於職場的五個關鍵優勢

1. 全球溝通能力

英文是國際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之一,學好英文能夠讓您輕鬆與來自不同文化和地區的同事、客戶以及合作夥伴溝通。這有助於擴大您的職場網絡並參與全球專案。

2. 職業機會擴展

許多國際企業和跨國組織要求員工具備良好的英文能力。掌握英文將增加您的工作機會,並有助於爭取更高職位和更具挑戰性的職務。

3. 資源和資訊的存取

英語是許多行業的主要知識和資訊交流語言。擁有流利的英文技能可以讓您更容易獲得最新的行業動態、研究報告以及專業文獻,這對於做出明智的業務決策至關重要。

4. 跨文化敏感度

學習英文也包括了解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機會。這種跨文化敏感度對於成功處理國際業務、跨國合作和多元團隊的工作至關重要。

5. 自信提升

掌握一門外語,特別是英語,可以提升您的自信心。這種自信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中更加自信地表達意見、參與會議並與同事建立積極的工作關係。

菲律賓遊學代辦的6大步驟

歐帕斯的菲律賓遊學代辦流程是一個嚴謹的流程,旨在確保學生的遊學體驗順利而無憂。

1. 諮詢和需求分析

首先聆聽學生的需求和目標,以幫助他們找到最適合的語言學校和課程。

2. 學校選擇和報名

深入瞭解每所住宿學校的特點,並協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學校和課程。然後,協助完成報名手續。

3. 簽證申請

提供有關簽證申請的指導和支持,確保學生可以合法入境菲律賓。

4. 住宿和接機安排

協助學生安排適合他們需求的住宿,並提供接機服務,確保他們的安全和舒適。

5. 學習和生活支持

提供遊學期間的學術和生活支持,協助學生順利適應新的環境。

6. 持續跟進

保持與學生的密切聯繫,確保他們的遊學體驗一直順利,並隨時提供協助和建議。

歐帕斯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菲律賓遊學代辦服務,我們的流程確保了學生的滿意度和安全,讓他們可以充分享受遊學之旅。

完整的代辦留學須知:https://www.allpassabroad.com/paper/other_select_index.php?id=2146&title_id=5816&group_id=473

菲律賓遊學真實學長姊的心得見證

宿霧LCIC大學-REX心得

我的遊學之旅在菲律賓無疑極大地提升了我的英語能力。儘管學校教授的文法和詞彙相對基礎,但真正的學習價值在於利用當地的英語交流環境。積極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進行英語對話,尤其能夠顯著提高我的聽力和口語技能。

這裡的教師和當地學生都非常友好,對國際學生極為支持。與其他語言學校不同,這所位於菲律賓的大學讓我們有機會結交當地朋友並深入體驗當地文化,尤其是透過Buddy System,這一點特別棒。 

關於教師口音的擔憂,我發現大多數教師的英語發音清晰,雖然少數教師口音較重,稍感遺憾。令人驚訝的是,大部分當地學生的英語幾乎無口音,這可能與年齡有關。


在菲律賓生活了一個月後,我已經完全適應了這裡的生活方式。至於安全問題,宿霧的治安情況遠比預期中好,只要基本的安全措施到位,通常不會遇到大問題。交通便利,無論是坐三輪車還是使用Grab,出行都很方便。 

總結我的遊學經歷,我會給LCIC 80分。這是一次充滿挑戰和收穫的經歷,讓我不僅提升了英語能力,還深入瞭解了當地文化。

更多學員見證心得:https://www.allpassabroad.com/news/index.php?group_id=4174&title_id=5817#prod_cbox

宿霧Philinter語言學校|June

去年辭職後,我決定給自己一段時間來透氣,同時也在尋找正式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弟弟的老師推薦了一個為期一個月的菲律賓宿霧短期遊學課程。我對此很感興趣,最終決定參加,並選擇了Philinter Academy,這是一所今年3月重新開放的學校。

幸運的是,在出發前我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我的新老闆支援在職進修,並同意我離開四周去遊學。Philinter Academy是一所擁有超過20年教學經驗的學校,我去的時候剛好學校已經完成了重新裝修。

我非常推薦這所學校,原因如下:

1. 宿舍條件優越:宿舍經過翻新,非常新穎舒適,儘管浴室沒有幹濕分離,但設有抽風設施。宿舍提供兩次每週的清潔服務,每個人有獨立衣櫃和可以上鎖的抽屜。
2. 一流的課程和師資:我選擇的ESL課程雖然輕鬆,但對聽、說、讀、寫技能都有扎實加強。課程包括四堂一對一和四堂小組課程。
3. 學校餐飲豐富:餐廳提供多樣化的午餐和晚餐自助餐,無需擔心飲食問題。
4. 自習時間充足:晚上7-9點是斯巴達學生的自習時間,非斯巴達學生也可以使用自習室。
5. 校園生活便利:學校周圍購物方便,有多個商場和日常用品店,還有按摩店。
6. 社交和文化體驗:通過與同學出遊和參加聚餐,我拓寬了社交圈並體驗了豐富的文化活動。
經過一個月的遊學,我感覺自己的視野被大大開闊。現在我還會在工作之餘複習課堂筆記,持續提高我的英語水準。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對工作失去了動力,不妨嘗試改變環境,重新成為一名學生,可能會為你帶來全新的發展機會。

延伸閱讀:https://allpassabroad.com/news/details.php?id=17278&group_id=4174

暑期菲律賓短期兒童夏令營-Leo(10歲) & Lynn(7歲)

當哥哥和妹妹一起踏入全勝小學堂的大門,他們的媽媽原先擔心這對害羞的兄妹會難以融入新環境,交不到朋友。

然而,現實遠超她的預期。僅僅兩天後,學校的豐富生活已經填滿了他們的每一分鐘,之前的擔憂早已隨風而去。

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每天對學習的期待:今天的課程有哪些精彩內容?將與哪些同學共同遊戲?午餐又會品嚐到哪些美味?

這段經歷證明了孩子們的適應力遠遠超出家長的想像。讓孩子們自然融入集體生活,不僅有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和自主性格,還能讓他們更加珍惜與父母的關係。

歐帕斯聯繫方式:

電話:03-5351767

統編:90310250

信箱:info@allpassabroad.com

諮詢地址:新竹市東區自由路69號9樓之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llpassstudytour

線上LINE諮詢:https://line.me/ti/p/~@855tghhl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Qn0fJ88AG3kmFJOHpWMA

IG:https://www.instagram.com/all_pass_abroad/

給你的菲律賓遊學結論

菲律賓遊學所帶來的獨特價值與無限可能,不僅個人的英語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社交圈也隨之擴大,體驗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交流和語言浸泡。這便是歐帕思菲律賓遊學的魅力所在,它不僅僅是一個學習英語的地方,更是一個全方位發展和體驗不同文化的平台。 

對於那些尋求親子遊學機會的家庭來說,歐帕思提供了一個安全、友好且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家長和孩子不僅可以一起學習語言,還能共同參與各種文化活動,增強家庭紐帶的同時,也讓孩子們學會更多獨立自主。這樣的經歷無疑會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留下深刻印記,幫助他們培養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對於那些渴望個人英語進修的成年學習者,歐帕思同樣提供了多樣化的課程選擇。無論是想要提高英語口語能力,還是準備各種國際英語考試,這裡都有專業的教師和定制的學習計畫滿足你的需求。在這裡,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通過實際的語言環境和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習夥伴的互動,快速提升英語水準。 

此外,歐帕思的遊學專案還特別強調英語口語練習。在日常的課堂學習之外,豐富的課外活動和文化交流機會讓學生們有充分的空間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從而在實際使用中磨練語言技能。這種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實現語言能力的飛躍。

綜上所述,無論是希望與家人一同體驗學習之旅的親子遊學,還是個人深造提高英語能力的成年學習者,歐帕思菲律賓遊學都能提供一個理想的平台。這裡不僅有利於英語學習的自然環境,更有豐富的文化體驗和人際交流機會,讓每一次學習都成為一次難忘的旅程。選擇歐帕思,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提升自我,探索世界的精彩旅程吧。

 

新北三重菲律賓遊學旅遊和探險活動踏上前往菲律賓的學習之旅,開啟您孩子英語能力提升的全新篇章。在這片集結了高質量教育、沉浸式英語環境及熱帶風情於一身的島國,菲律賓遊學以其獨有的優勢,成為家長們提升孩子英語水平的首選地點。

菲律賓,作為亞洲少數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提供了一個天然的語言學習環境。孩子們在這裡不僅能夠在課堂上學習英語,更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從與當地人的互動中快速提升語言能力。這種全方位的學習模式,讓孩子們在學習的同時,也能享受到豐富的文化體驗和自然探索的樂趣。台中南屯菲律賓學英文多少錢?

我們的課程設計兼顧嚴謹與趣味,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從一對一的語言練習到小組討論,從文化沉浸活動到戶外探險,我們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台中菲律賓親子遊學費用

安全與舒適是我們的首要考量。我們為學生提供了安全的住宿環境,並有專業的團隊全天候關注學生的健康與安全,讓家長們能夠安心將孩子送到菲律賓進行遊學。新北板橋菲律賓遊學閱讀理解提高技巧

想象您的孩子帶著提升後的英語能力和滿滿的回憶回家,那些關於與國際朋友的友誼、關於文化探索的故事,將成為他們一生寶貴的財富。菲律賓遊學,不僅僅是一次語言學習的旅程,更是一次生命中的重要冒險和成長。

別讓這個機會從指尖溜走。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為您的孩子規劃一段難忘的菲律賓遊學之旅。加入我們,開啟孩子們的全球視野,讓他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學會了探索世界的勇氣。立即聯繫我們,為孩子的未來啟程。新北菲律賓遊學學習計劃和目標設定

是什么,吸引我?從萬里之外,從千里之外,從百里之外,從十里之外。 遼河口,生長成片的水稻、大豆和高粱,還有蘆葦、鳥兒和辛勞的兄弟姐妹。 太多不肯凋零的季節一個接一個,簇擁歲月的蒼茫。 游客的腳印踩遍了海灘,踩彎了小橋,踩實了小路。濕了云彩的衣裳,濕了眼神里的影子,濕了你的柔情,濕了遠行人的呼吸。 是紅海灘。全球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濕地資源,以世界最大的蘆葦蕩為依托,是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海河相融,水天潔凈,百萬畝蘆葦蕩中,鳥類與稻浪為伴,紅海灘與丹頂鶴相映。 紅色,是主色調。 一簇簇紅色火焰,正在濕地上激情燃燒。 只是瞬間,那大片的紅色滂沱落在遼河口濕地上,紅海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紅色灘流上有一層薄薄的水,生長著那些喜水的植物,它們在水中擺出形態各異的造型,有的婀娜多姿,有的蒼勁挺拔。一株株堿蓬草如盆景般佇立水中。 是誰?把上天的紅色墨盒弄翻? 那由突發的興奮與狂放形成的騷動,成為平面、立體、多維空間上的寂靜。紅色緩緩在世界上、在視覺里,凝固。 我不列舉那些紅色的名目,因為,在紅海灘,我不相信誰能把顏色說清楚! 是大自然。不再長久注目于偶發的創造。 光有紅色是不夠的。 還要有藍色的大海。 海以博大的胸懷、細微的情思依戀我們。所有沉重變成了輕快在海上滑動。最豪放的旋律、最深沉的語言如一種思念,擰不盡、曬不干的一片蔚藍。 海水也載不走這些歡樂。誰能分辨小小的水滴,傾聽喜憂。萬物生長在岸邊,質樸的人們注視著生長。漫漫水聲,將無盡的歲月敲響,構成勃勃生命的春夏秋冬。 還有綠色的蘆葦。 有花朵和泥土的氣息,天空中有翅膀飛翔。 一伸手,我們便握住了春夏,感受陽光、感受雨露、感受色彩的流動、感受這世界所有美麗美妙的事物。感受生長、感受生命、感受自己。 還有黃色的水稻。 稻抬起頭,追逐太陽。金黃的語言渲染一片天空。愜意地做一個圓滿的夢。一長串具體的單詞譜寫成一種向往。行囊中,盛滿沉甸甸的目光,凝成深層次的愿望。它用謙虛的禮儀向給予它恩惠的太陽傾訴成長,向農人傾訴成熟。 我看見不遠處,農人的馬車留下兩行平行的車轍,伸向家門口,一直抵達高高的稻垛。到那時,米飯的清香彌漫盤錦的大街小巷,彌漫遼東灣的農田和院落,彌漫到大家快樂滿足的心里,抵達我們香甜的睡眠和美妙的夢境。 還有黑色的石油。 一扇曠古未有的門開啟,千萬年的壓抑噴涌而出。顫動的大地被感動、被軟化。欣喜圍繞每個人,延伸到軀體和思想,眼前的氣息,把目光引向另一高度。只是隔著一道門,卻不停地流淌。奇觀出現,何況晝與夜。最燦爛的花,經久地開放。在眼中,在心中。 顏色只是一種顯示,需要的是闡釋,不只是被看到,重要的是被聽見。 不同的紅色相繼呈現,相互浸染,斑駁陸離,織就一匹艷麗的絕世錦緞。隨著視角的移動,色彩也在不斷地變化,一步一景,變幻無窮。清風過處,紅色泛起陣陣波瀾,海灘之色隨之波動,璀璨明艷,恍如燃燒的海洋。 一只鳥,飛在高處。蒞臨這紅色的海灘。陽光在云縫之間穿過,折射,光與水,色塊與線條,審美與落差,組合成七彩的魔幻,構思出一種多變的視角。 一簇簇堿蓬草、一株株蘆葦,一粒粒大米,一只只絨螯蟹,一群群丹頂鶴,迎接濕地的慕名者。 一切都趕趟兒般涌來。 紅海灘,以橫渡或突圍來完成自己的跋涉,精彩紛呈! 灑脫的行走迷倒高空白云,迷倒河風滾涌的速度! 白云,在天空作畫;色彩,在視野作畫;四季,在大地作畫。 紅海灘以自己不變的意念如影隨形,淡定相守。 不要說上游奔涌而來的僅僅是河水,那是整個流域奔涌著的生命氣息! 在紅海灘,我被色彩熏染。從此,其他的地方,我不會再有相同的感受,也不會再有如此敏銳的視覺。 花開花落,夢和傳奇都在濕地深處開滿鮮花。 插畫 董昌秋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李白孤兮邀月飲,我同其寂藕絲津。 憂民杜甫干戈世,螢露星光浩瀚辰。 耀古乾坤光返照,世今二者涌吾身。 浮云世道遮望眼,瀟灑難遮正潔人。 原創欣賞 公元2020 本詩平水韻 譯文:李白孤獨的時候邀請明月對飲,如今我也是和李白一樣孤寂藕絲相連。杜甫生于亂世、憂國憂民之心如皓月星辰,是古人的特質回光返照在天地間,把李白的孤寂和杜甫憂民之心落在我身上。陋世污濁能遮住普通人的眼睛,污濁再瀟灑也難遮住凜然正潔的人。 >>>更多美文:自創詩

小時候,看電影是一件奢侈的事。 那時,只要一聽說晚上放電影,大家則奔走相告,全村就像過節一樣興奮,到處喜氣洋洋。一天黃昏,一個放牛娃回來說:今晚放電影,在政府廣場那里已掛起銀幕了。喜訊傳開后,全村都趕緊做晚飯,有的早早去電影場那里擺好木凳,鋪好草席,占個好位置。 夜晚,清風陣陣,夜空湛黑,星星探頭,歡樂地眨著眼睛。電影場機聲突突,人頭攢動,村人從各村墟趕來,圍站而觀。前者席地而坐,后者踮腳觀看。銀幕上機槍嘀噠,飛機轟鳴,地雷爆炸,各類響聲交織一起,把人們帶到遙遠的戰爭年代,讓村人樂得忘乎所以。戰爭片的有《地雷戰》《地道戰》《戰友》等,這類片子,讓村人津津樂道,百看不厭。愛情片是沒有的,因為那個年代,只講革命,思想掛帥。故革命樣板戲的片子多如牛毛,如《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白毛女》等。但,其場景是模擬的,畫面重復呆板單調,人物的行動語言,都是以舞蹈動作來詮釋的,故久看了令人昏昏欲睡,了無趣味。有一次,我看《沙家浜》片子,看著看著,就睡著了。電影放完后,我被回家的人群喧鬧聲吵醒,迷迷糊糊地跟他人回家,差點兒走錯了路。現在想來,很好笑。 有的電影片,讓人看了掉眼淚的。如《賣花姑娘》,敘述的是一個朝鮮農民家庭被地主壓迫的辛酸故事。影片中,女主人翁的哥哥,遭地主陷害被迫出走,女主人翁在一次勞作中雙目失明,為了生計,只得沿街賣花。“賣花喲,賣花喲……”那悱惻酸楚的歌聲,令人淚眼滿眶。我身后有個大媽,“哇,哇”地哭起來。或許是同感吧,或許是女性的淚腺敏感的緣故吧,讓她哭得那么傷心。可見,電影形象的感染力是那么大的啊。聽說,在山村第一次放電影時,銀幕上槍聲大作,爆炸聲四起,村長就命令大家:快散開,臥倒!村人有的四處逃命,有的仆貼于地。還有電影《白毛女》放映,黃世仁行兇作惡的場面出現時,村人怒而大聲說:打死他!打死他!眾人群情激昂,個個握緊拳頭,場面有些難于控制。放映員趕緊解釋說:這是放電影,不是真的。人群方安靜下來,繼續觀看電影。 電影的魅力是無窮的,村里的小孩們也成立自己的“部隊”,把油棕樹枝刀斬成槍,把木頭削成手槍。嘀嘀噠噠,沖啊,沖啊,槍聲進攻號聲經常在我們的嘴里響起。“打仗”是常有的事,卻從來沒有人負傷,也沒有人壯烈犧牲。有的“犧牲”了,很快地活過來,而后又哈哈大笑了。只要有閑暇時間,我們就要“打仗”,伙伴們忙得不亦樂乎。有一天,我的木槍壞了,我就約村里一個小伙伴到油棕林砍樹枝做槍。當我砍下一枝油棕樹后,舉刀再砍第二枝,忽聽背后“哎喲”一聲,我轉身一瞧,不好啦!出大事啦。小伙伴被我勾刀頭敲在前額上,鮮血如注,面如土色。只見他捂著前額上,痛苦地蹲在地上嗚嗚大哭起來。我大驚失色,趕緊把他扶回家。我母親見狀,大罵我一場,而后又慌忙把那個小伙伴帶到大隊赤腳醫生那里治療。他哥哥聞訊趕來,見到我,如遇仇敵,手提木棍,雙目圓睜,怒視著我。見此情景,我害怕極了,轉身就逃了。因惹大禍,不敢回家,此時,天上下著毛毛的細雨,我跑進豬圈躲了起來。黃昏時分,或許是他們了解真相,對我已經沒有恨意,此時,我才小心翼翼地回家吃飯。哎,童年的快樂也要付一定的代價啊! 如今,露天電影已越來越稀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電視,有時電視上重放過去的老片子。那些老片子,讓我們回想過去,是我們快樂童年的見證,雖歲月如流,年代久遠,往事卻不時浮現在眼前。重溫往事,童年的事,無論是快樂,還是辛酸的,都是一段美好的時光,令人回味,令人沉醉的。 >>>更多美文:空間美文

月餅里的秋愁 文/魏益君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又逢中秋,我又聞到了月餅的香味,想起了當年母親自己制作的那個月餅,心中,便彌漫起淡淡的秋愁。 我的記憶里,中秋節對于農村并不隆重,秋收秋種,人們忙碌在收獲里,耕種在田間里。在意的人家能吃頓水餃和月餅,大多數家境不好的人家忽略了這個節日。我們家就是這樣,七口之家,父親身體不好,只有母親和姐姐是田間的勞力。 那年暑假開學,沒多久就到了中秋節。那天,村里的二胖拿著月餅到學校顯擺。二胖他爹在縣城上班,算是村里有錢的人家。月餅的香味把我們饞的不行,中午放學后回家,看母親正在院子里翻曬大豆,我說:“今天中秋節,咱們家也吃月餅吧。二胖他們家都吃月餅了,真香!” 母親看看我,好像很是愕然,爾后頭也不抬地說:“二胖他爹吃工資的,可咱家沒錢,月餅很貴啊。” 想到月餅那濃濃的香氣,我較真說:“人家過節都吃月餅,就咱家哭窮,玉米、大豆、高粱,賣了不都是錢嗎?” 母親看我這樣,停下手里的活,愁苦地說:“孩子,你知道什么,雖說是秋天收成了,可糧食能不能接濟到來年春上,還不知道呢。你爹有病,常年吃藥,那得花錢啊。一家人口一家天,咱跟人家不一樣。” 聽著母親的話,我不再說什么,低頭邊走邊嘟囔:“我就想吃回月餅!” 晚上放學回家,弟弟妹妹們就跑告訴我說,咱家有月餅吃了。我趕緊跑進屋,桌子上,幾個黃燦燦的月餅擺放在盤子里。我回身看看母親,母親笑著說:“咱自己做的,嘗嘗好吃嗎。” 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口,雖然沒有二胖他們家的月餅酥軟得掉渣,但很甜很香。 母親做的月餅用白糖和面,里面放了核桃,花生,杏仁等,這些都是我們家有的。月餅大小不一,形狀還不規則,但吃著卻很香。 看我吃得香甜,母親就柔情地說:“以后每年都讓你們吃上月餅。” 母親的話讓我一陣神傷,弟弟妹妹們或許只吃出了月餅的香甜,只有我吃出了別樣的味道,一種秋天的愁緒。 果真,后來每年我們都吃上了月餅,母親自制的月餅。每吃一回月餅,就添一份秋愁,就有了一份對這個家庭的擔當。 再后來,日子好了,月餅的樣式也五花八門,但不論月餅怎樣翻新,每吃一回,我就會想到農村人家對秋收的期盼和對日子的算計,吃出的仍然是淡淡的秋愁…… 中秋月餅 文/程云海 月兒漸圓的日子,收到幾份友人贈送的月餅。那月餅包裝精美,外盒套內盒,沉甸甸的。拎著這份份心意興沖沖歸家,打開,五仁、豆沙、蛋黃、榴蓮、鳳梨……應有盡有。 輕輕掰開一塊兒五仁月餅,放到嘴里,咀嚼,甜得發膩。牙本來就千瘡百孔,自然禁受不住糖衣炮彈的侵襲,不一會兒疼得我皺眉苦臉,再難下咽。 作為一種傳統美食,月餅雛形最早出現在唐代。起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聯系起來,寓意家人團圓。 俗話說得好,“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北宋大詩人蘇軾曾詩詠月餅“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夜,品餅賞月,吟詩賦文,那畫境情趣,讓人百味雜陳。 在詩人筆下,圓圓的月餅融合著水的“神韻”,經歷了火的“考驗”,多了柔情溫情,成了家族團圓的象征,也見證著和諧生活的美景。 兒時的記憶中,每過中秋,父母一定要讓我們吃到月餅,雖不是高檔美食,但一定要滿足我們一年一次的愿望。 記得一年中秋節時,父親去外地出工,工地發了兩塊月餅做午餐。父親捧著月餅聞了聞,那油香餡味透過包裝紙沁入心脾,他細心地將月餅放進衣兜,又用手摁了摁,咽了口唾液,然后喝了一大杯涼水,空著肚子就去干活了。下了工,父親急忙吃口飯,請了假,走了幾十里路匆匆趕回家,將揣在懷里帶著他的體溫的月餅掏出來,遞到我們面前。眼看著我們哥幾個狼吞虎咽地分吃了那兩塊月餅。母親含淚聽父親說了事情的經過,埋怨父親餓肚子干活,不顧惜身體。父親笑了:“今年過節沒空兒買月餅,別讓孩子留啥遺憾……”吃了碗剩飯,父親下半夜又急忙趕回了工地。 那是我記憶里最好吃的月餅!父親也曾嘗試著自己給我們做月餅。買來模具,和好面,用花生仁、瓜子仁、芝麻、青絲、玫瑰等加油攪拌成餡,包好后放入模具中,制成生餅,沒有烤箱就用大鍋烙。那烙制的月餅,說實話,沒有買的月餅好吃,但省錢。我一邊在灶口燒火,一邊聞著烤餅香味,充滿了渴望…… 長大了,手里有了錢,生活境況越來越好,不僅過節,平時想吃啥,到超市也能買到。中秋節前,妻子問,買點月餅吃不?我還未開口,女兒已嚷嚷,不買不買,沒人愛吃。我笑問,你小時候喜歡吃蛋黃餡的呢?她搖一搖頭,早厭了…… 月餅是吃不動了,還有正月十五的湯圓,五月初五的粽子……老祖宗留下的傳統佳節還有多少象征符號讓人記得? 淡淡的惆悵涌上心頭,抬頭望望漸升起到中天的皎潔明月,我摘了兩粒葡萄放入口中,又咬了一口月餅,細細地品著…… 已是中秋,天漸涼了,心卻蕩起陣陣漣漪…… 四十二個土月餅 文/劉亞華 那一年,我調到一所偏僻的小學教英語,一個年輕的女老師幾乎是哭著對我說:“這里的孩子都不好帶,我真的呆不下去了。”從她的話語里,我知道我遇上了難題。 學校考慮到我有些教學經驗,特意給我安排了教初二的一個班。說實話,一走進那個鬧哄哄的課堂,我就知道這群孩子不是一般的調皮,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英語對于他們的重要,所以態度很是輕慢。 第一堂課,我給他們描述了大學里豐富多彩的生活,第二堂課,我給他們講述了英語在將來生活中的作用,第三堂課,我給他們描述了底層打工人員的艱辛生活,第四堂課,我給他們描述了一番只要努力讀書,就能擁有精彩人生的美好前景。孩子們個個睜大了眼睛,靜靜地聽著,眼睛里流露著向往的神采。 兩個星期后,再走進教室,教室里便鴉雀無聲。孩子們專注地聽我講課。那一年的期末考試,那個班的英語取得歷史上最好的成績。 很快就進入了初三,中秋節那天早上,我一打開抽屜,就見里面擺滿了一抽屜的月餅。上面有張紙條:“老師,謝謝您帶領我們走進知識的殿堂,中秋節快樂。”我的眼睛瞬間濕潤,要知道,在那個電話也不通的年代,遠在異地他鄉的我,連條祝福的信息也沒有收到。 那天,我幾乎是哽咽著講完了課。 下課后,我數了數,一共有四十二個月餅。月餅都是普通的土月餅,用一層油紙包著,薄紙上畫著仕女的圖案。想必這些孩子,為了買這些月餅,一定省了好些天才攢到錢。月餅那時候多難吃到一個呀,可我一個月擁有了四十二個月餅,突然間覺得自己掉進了蜜罐里。 月餅散發著好聞的味道,我不禁嗅了嗅鼻子,夸贊道:“好多的月餅呀,這么多月餅,我怎么吃得完呀?” 我突然靈機一動,讓他們趕緊進教室來,并且說有一項重要的作業要給他們做。 孩子們都端端正正地坐著,一個都沒有少。我把四十二個月餅一一鄭重地發到他們手中,我讓他們趕緊把月餅吃掉,并且一點月餅渣都不能掉。 孩子們都驚呆了,他們對這項特殊的作業,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我再三的命令之下,大家輕輕地咬著月餅,細細地品嘗著。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幸福的笑容。 那個中秋節,是我有生以來最難忘的中秋節。因為到最后,四十二個學生全部站了起來,向我深深地躬了一個弓,同時說著:“老師,我愛您!” 很多年過去了,每到中秋節,我都會想起那四十二個土月餅帶給我的感動。那不僅僅是四十二個月餅,更是四十二顆純真向善的心靈。 月餅里的鄉愁 文/崔向珍 月餅是中秋節必備的美食,想著那秋風微涼的夜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月餅,沉浸在美好的氛圍里,一陣一陣的歡笑聲在如水的月光里蕩漾開去,是多么的幸福和快樂的事啊! 童年的日子清苦,月餅是絕對的奢侈品。在我剛記事兒的時候,父親總是買來三塊月餅,用菜刀切成六塊,我們兄妹四人一人一塊,奶奶一塊,父親和母親分食一塊。我們往往先把香味四溢的月餅放在鼻子下,貪婪地嗅上一會兒,然后再輕輕地咬一小口,慢慢品味…… 再后來,母親就學會自己烙月餅了。母親先把面粉和成面團,放在一邊發著;接著把花生仁、瓜子仁和芝麻分別放在大鐵鍋里翻炒出誘人的香味;然后把晾干的冬瓜絲和胡蘿卜絲放到小盆子里,倒進糖水和涼涼的果仁腌漬一會兒,再倒入豬油和清水攪拌均勻;最后倒入粘小米粉使勁揉,直到把餡料揉到軟硬適中。 不用母親吩咐,我們早已經把細碎的麥秸和麥糠抱到灶門口,準備點火,眼巴巴地等著母親包月餅了。母親包月餅并沒有任何技巧,她只是像搟餃子皮一樣把面皮搟薄,接著把餡料包進去,團成圓球,放進做花饃饃的模具里印出好看的花紋。 母親將包好的月餅放在涂了一層油的大鐵鍋里,我們燒火,母親烙。等到月餅的兩面都微黃了,再用小刷子刷上一層油,一來是為了上色,二來是防止糊皮。剛烙熟的月餅金黃油亮,香氣四溢,饞得我們圍著鍋台,直咽口水。母親說涼涼了才好吃,我們就心急火燎地等。 那時候物質相當匱乏,母親一次也就只能做十幾個月餅。晾涼了的月餅,母親讓我們先送給奶奶一塊,再切開兩塊分給我們,剩下的留到中秋的晚上全家一起享用。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奶奶拖出她自己用玉米皮編織的大蒲團,盤著腿,坐在上面。涼爽的秋風吹得院子里的向日葵和門前的柳樹葉颯颯作響。金黃色的月亮從東方緩緩升起來時,淡淡的光暈便裹起小小的村莊,如夢如幻。 等到月亮升高,越來越亮時,我們的中秋“晚宴”就開始了。父親照例是要吟誦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母親照例要給我們講“嫦娥奔月”的古老傳說。 一盤自家樹上結的棗子,一盤母親炒制的葵花籽,一盤金黃噴香的月餅,一人一碗用母親曬制的菊花瓣泡的糖水菊花茶,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說邊笑,興奮地不得了,下半夜躺到炕上還在回味,滿滿的幸福充溢在心里,久久不能入睡。 現在想來,母親做的月餅是有一點干硬的,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月餅的香甜滋味,因為月餅里有母親的體溫、有父親的汗水,更有濃濃的親情和無限的向往與期盼,每每回想,甘之若飴。 生日月餅 文/王社珍 小時候,一到八月十五,媽媽就會說,二丫頭在中秋節月亮最亮的時候出生,她是饞呢,聞到月餅的味道,搶著來吃月餅的。我會馬上接過媽媽的話大聲說:“那一定要多分給我一個月餅的,算作生日禮物。”那時窮,能吃上月餅是件奢侈事,多分一個月餅比過年都興奮。 打我記事起,每到中秋節兄妹三人分月餅,我都會說:“媽,今天是我生日,再給我一個。”于是我就比他們多分一個,即使那時人小月餅大,吃不完也像寶貝樣拿著。 小時候的月餅都是母親蒸的。記得中秋節那天,母親上午把面和好,傍晚時開始做月餅,先揉好面,分成饅頭大小的面團,再按壓成餅。媽媽拿起小面餅,把摻了面粉的紅糖放在面餅上,兩手一擠,再一揉一壓,一個面餅就做成了。母親像個雕刻師,在面餅上刻圖案,有蓮花圖案,象征和善,有牡丹圖案,象征富貴,再配上一兩個紅棗,涂上幾點粉紅顏色,象征喜慶吉祥。 家蒸的月餅,一如農家人的樸實大氣,雖然一個月餅我是吃不完的,但我總是再向母親伸手要“生日月餅”,母親會笑:“二丫生日,再給一個。”這由頭名正言順,小哥姐都沒意見。哥吃完自己的會說:“二丫,你吃不完明天就壞了,掰給我一塊,我讓你看小人書。”于是我的“生日月餅”就被哥哥騙去一半,我拿著另一半也不好放,糖會流出來,姐姐說:“我幫你吃了吧,你看糖都出來了。”我的“生日月餅”每年都被哥姐瓜分,但下一年我還會向母親要“生日月餅”,像玩一個游戲,這讓我長大后一直懷疑“孔融讓梨”的真實。 八歲那年,父親出差帶回兩包酥皮“細月餅”。“細月餅”是家鄉人區別農家自做月餅的說法。第一次吃“細月餅”,酥酥的皮,月餅里有青絲玫瑰,糖也比自家蒸的月餅甜,記得姐姐說:“唉喲,要甜掉牙了,咯咯咯。”那個中秋,我把多分得的一個“細月餅”用紙包了,放在抽屜里,是誰也不給,自己也舍不得吃,當寶貝收藏著。結果,發霉,我偷偷地扔給了小黑豬。 十三歲那年,父親去廣州,帶回兩盒月餅,包裝盒極精致,一個大盒子里四塊月餅,安靜地躺在黃色的絲綢上,像藝術品,讓人難生入口之意。我問父親:“多少錢一盒?”父親說:“在廣州這是便宜的,一盒12元。”我驚訝:“一個三塊啊,三元在咱家能買一堆!”媽媽逗我:“二丫今年生日可要賺大了。” 面對這么貴重的月餅,我慷慨地把多得的一個月餅,一分四份,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一人一份。爸爸夸我,媽媽親我,哥哥姐姐給我鼓掌,我心里比多吃一個月餅還高興。當哥哥說“孔融回來了”時,我才發現,哥哥姐姐一人分得一個又四分之一,而我只有一個。“生日月餅”賬,我是永遠“算不清”的。 如今的月餅,質地、做工和原料比小時候強了百倍,但人們的月餅情結好像越來越淡了,月餅已不是口舌之歡的美食,而是中秋節的一個象征,或者說是一個符號。唯有我的“生日月餅”,是中秋節兄妹間必拿來侃的笑談,親切而溫馨。 最昂貴的月餅 文/藍狐 一個窮苦孩子的一個小小心愿,有時竟會是那般的昂貴。 雖然她可以背著二十幾斤玉米,走上十幾里鄉路,只為變賣到一盒火柴;雖然她可以把政府接濟給家里,料理父親喪事的六百元錢再次送到村上,只是覺得“借人家的錢一定要還”;雖然她可以拒絕好心人的收養,甘愿留在智障的媽媽身邊一直照顧下去……但是她卻依然希冀著,用人們捐助給她和媽媽的六萬元錢,去買兩塊月餅。 兩塊月餅啊,成了這個窮苦孩子一個天大的心愿。 她說,月餅是媽媽最喜歡吃的東西,自己也喜歡吃,那么甜。 她說,以前,都只是買一個的,自己吃一口,剩下的就給了媽媽。 她說,現在有錢了,可以買兩個了,我和媽媽一人一個。 一邊這樣說著,八歲的倪東艷笑了,像是已經吃到了月餅,那么甜。 八歲,似乎連天真都顯得那么簡單的年齡,在倪東艷心里卻不得不變得繁雜起來。爸爸突發腦溢血,那么匆忙地走了,她不得不去照料一直癱瘓在床,并且患有智障的母親。每天,天還沒亮,她就起床了,做好了一天的飯,再去喚媽媽起床,等到媽媽吃下了早飯,她才又匆匆往學校里趕。中午一放學,她又得急匆匆返回家來,再為媽媽弄些吃的。下午,放學之后,她也同樣要重復著燃起一縷炊煙…… 然而,炊煙里沒有月餅,只有爸爸的叮囑:照顧好媽媽! 這叮囑該是多么的酸澀,而她那心愿又是多么的甜美。 偏偏,在酸澀和甜美中間,小東艷掩藏下了一個孩子天真爛漫的笑臉,反而把爸爸的一句叮嚀和媽媽的一日三餐四季平安,做成了一塊大大的月餅,時刻高高地懸掛在自己的心空上,那么圓,那么甜。 或許,那該是世上最昂貴的月餅。童心的面,親情的餡,她和媽媽一人一個,品咂到永遠…… 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被小東艷打動了,紛紛向她和媽媽伸出了援手,人們捐款捐物,真情滿滿。可是,八歲的小東艷并不曉得數錢,她惟獨時常盤算的,仿佛只是照料媽媽的日子,還有柴米油鹽的如何打點。甚或,在她幼小的心靈深處,即便擁有再多的錢,也要最先買下爸爸臨終的叮嚀,最先買下媽媽最愛的甘甜。 她的心愿如此清貧,卻又如此昂貴。只因為啊,只因為不是所有的月餅都值六萬,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舍得像小東艷那樣,以六萬的價格去為媽媽買回幾口日子里的香醇和甜美…… 兩塊月餅,要你出資六萬,肯么? 中秋月餅又飄香 文/張照準(臨商銀行) 隨著中秋佳節漸漸臨近,大街小巷各色月餅又擺上了街頭、超市。現在的月餅花樣翻新,品種多多,再加上各種精美包裝,簡直都成了“藝術品”。而作為食品的本色卻在慢慢退化,當今真正喜歡吃月餅的人是也越來越少了。現在生活好了,“三高”人群成倍增長,有人嫌含糖太高,有人嫌油脂太高。每每中秋過后,垃圾箱里總是堆滿了人們吃剩扔掉的月餅,讓人不免覺得可惜…… 每到這時,就讓我不由想起小時候在鄉下老家吃月餅的情景。那首膾炙人口的歌謠,又不由回響在耳畔,“八月十五月兒圓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甜又香啊,我為爺爺把歌唱呀……”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沂蒙山區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比較貧困的。中秋節能吃上一塊香甜的月餅,是每個孩子最真實的渴望…… 那時候,月餅一般要在走完親戚,送完禮之后才能吃。要等到全部該走的親戚都走完了,從親戚家押回之后才能吃。這時月餅經過長時間的“旅行”,已經變得又干又硬。即使這樣,能吃上一塊香甜月餅,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如果不小心,吃上一塊剛打出來,熱乎乎的月餅那將是一件多么高興地事情。 中秋夜,吃過晚飯收拾停當。一家人就開始圍坐一起,正兒八經地準備吃月餅賞月的事情。記得當時在我家,吃月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簡直就像參加一次盛大的儀式。吃過飯,父親提前搬來一張小方桌,放在院子中央。我們兄弟幾個,早早地搬上小凳子圍坐在方桌周圍,等待這場“盛宴”。 過了一會,只見父親從緊貼后墻土坯壘成的條案上的箱子里,拿出一個用舊報紙裹著的方方的東西。抖開報紙,一個浸透了油漬的粗糙的黃表紙包顯現出來。父親解開上面系著的細細的紙繩子,扯掉淡黃的草紙,上下兩層八個大小相同饅頭似的月餅終于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圓圓的,厚厚的,有酒瓶底那么大,我們都很興奮,早已有些急不可耐了。父親示意我催促一下正忙碌的母親,我一腳門外,一腳門里的大喊:“娘,快來呀,吃月餅嘍!”母親答應著,就放下手里的活,加入了我們…… 父親用事先準備好的刀,在月餅上橫豎比劃兩下,然后按十字型把一個月餅均分成四塊。當我們異常興奮地拿起要往嘴里送時,卻被父親叫住了。父親說:“不要慌,先給爺爺、奶奶吃!” 于是,哥哥們把剛剛拿在手里的月餅,遞給了兩位老人。爺爺、奶奶笑著說:“讓孩子們吃吧,老了,咬不動嘍!”。我拿起一塊遞給了身后的母親,母親說:“我不愛吃這東西,給你爸吃罷!”我轉臉遞給父親,父親正忙著,讓我先吃。 讓來讓去沒讓出去,只好奉命吃了。那時的月餅品種比較單一,主要是冰糖五仁的、青紅絲的、豆沙醬的,冰糖五仁的確實很甜,但不好嚼,死硬死硬的,只能把冰糖摳出來等到最后吃;青紅絲大多是曬干的瓜菜做成的,糖一浸,香甜可口,非常好吃。 記得當時吃著月餅,望著天空中不很圓的月亮,奶奶就開始為我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從前有一個名叫嫦娥的美女,向往月宮,偷食了仙丹,落得個守著一只兔子和一棵樹孤單寂寞,據說連她自己也后悔了……奶奶最后總結為哪里都沒有世上好,讓我們好好學習。待故事講得差不多了,屬于我們的月餅也早已吃完,當然也包括摳出來放在桌上的冰糖粒,又一粒一粒的撿回吃了。 我懷念當年坐在一起吃月餅的情景,雖然那時生活貧窮,物質匱乏,過節一個人才分得一小半月餅,甚至還吃不上一小塊月餅,但親戚、鄰里、親人之間那其樂融融,勤儉質樸的感情讓我今生難忘。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餅卻已經不再是那樣的月餅,現在花樣翻新,品種多多,包裝精美的月餅,卻拉不近你我的距離。我真誠的希望感情還像當年那樣的真摯淳樸。月餅飄香,永記心中…… >>>更多美文:好文章

ALL11515PA115EDVSD



高雄仁武菲律賓遊學學習環境評估 》歐帕思遊學: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佳方式高雄仁武菲律賓遊學學生簽證指南 》歐帕思遊學:開啟孩子全球視野的第一步
( 興趣嗜好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57wx5r89250&aid=18040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