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台東的夜空星光燦爛...2010台東元宵炸寒單民俗嘉年華會系列活動在民眾一片驚呼、讚嘆聲中落幕了。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舊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天官的主責是賜福,所以,民間在清晨備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祈求賜福。
台東的元宵節活動延續舉辦至今已有將近六十年,以祈求境內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合境平安,並宣揚傳統民俗文化,其歷史悠久的遊行活動具有傳統鄉土的文化性,對於維繫民俗技藝傳統的貢獻頗大。
在民國三十初年間,台東的地方仕紳及台東天后宮,為了反對「日本皇民化政策」將廟宇改為「神社」等措施,於光復後發起遊街遶境的護神運動,當時參加廟宇的人與隊伍雖然不多。
民國四十三年,台東元宵節的活動由台東海山寺接辦,參與的廟宇逐漸增加,並於民國四十初年間,由於信仰和敦親睦鄰的用意,加入許多駐守台東的軍方人員以及大陸人士,活動除了舞龍、舞獅表演之外,還有旱船、貝殼精、老背少、採高蹺等,積極的投入讓軍民打成一片,同樂慶元宵。
民國六十九年後,再由台東天后宮接辦,並配合發展台東縣觀光節活動,將元宵節遊行合併擴大舉行,遊行間串連民俗技藝聯歡表演活動,參加的隊伍單位也陡增至七十隊左右,精彩的活動內容激發縣民返鄉愛鄉,也促進縣內的觀光旅遊事業發展。
在遶境活動中,各陣頭隊伍會接受業者和住家的邀請前往「淨宅」,為信眾淨宅、祈福,即掃除不吉利、帶來好運氣。信眾邀請陣頭來「淨宅」,其實並不一定是因為房子裡有髒東西,大多是希望可以藉由陣頭表演、淨宅祈求平安順利,或是增加業績量。
近十年來,在台東縣各廟宇及地方人士熱烈參與下,積極將地方民俗活動、寒單爺與觀光旅遊結合,提昇遊行的素質,逐漸發展出嘉年華會的方式,具有人文性、傳統性及鄉土文化的傳承意味,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旅遊活動。
民間習俗「炸寒單」活動,在台東地區也已經有五十多年歷史,曾於民國七十二年時被禁止,所有與炸寒單相關的民間活動全都停擺,直到七十八年,由在地人李建智先生推動復興工程,隔年元宵節再度舉辦睽違七年的「炸寒單」。
寒單爺的傳說有很多,但真正炸寒單這項民俗活動歷史背景已不可考究,目前所知道的是清朝時期台灣各地都有炸寒單活動,台灣雖然有多座供奉寒單爺的宮廟,目前以台東玄武堂所傳承的炸寒單民俗較為完整,也只有台東保有最完整的炸寒單傳統。所以將「炮炸寒單爺」作為台東元宵節活動的特色,吸引遊客前來台東觀光參觀。今年也和旅遊業者結合推案促銷台東元宵節活動,使元宵節活動也能和地方產業結合,為地方帶來更大的經濟收益。
針對舉辦近六十年的元宵節神明遶境活動,有台東的年輕一代反映活動隊伍十分紛亂,各隊伍各走各的,也等待進入天后宮表演致道路阻塞造成路人通行不便,更質疑每年舉辦元宵節系列活動的意義。相信經過每年的檢討改進,將會為台東的元宵節活動朝向更優質的方向努力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