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圍棋教學看兒童教育 part1 - 圍棋可以不一樣
鄭屹廷 2013.04.06
嚴長壽先生沉重地寫了一本《教育應該不一樣》,探討了整體教育之現況。筆者也有一些看法,深感「圍棋可以不一樣」。
教養專家們如洪蘭、李偉文…等幾位,他們都指出這一代小朋友的「工作」會是那一個行業?會是什麼?也許這個「什麼」的工作仍尚未出現,因為世界變遷地太快了,誰都無法預測明天的改變。於是乎,現在我們的教育似乎不但要給小朋友一根釣竿,教他釣魚的能力,或許還必須要帶他到有魚的池塘釣,是池塘不是大海喔。真是這樣嗎?
我們將小朋友送到學校裏,要學的到底是什麼呢?據〈天下雜誌〉的調查,在學校裏所學的知識,將來得以在職場上運用得到的比率是二十四 %,那豈不是大部份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派不上用場!那麼為何要上學?難道教育的目的是在於能不能將所學的知識,一個蘿蔔一個坑地「學以致用」嗎?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企業家郭台銘先生前幾天所說的,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去賣雞排,應該要課「教育資源浪費稅」這句話就絕對是錯的了!
嚴長壽先生曾經提到,在他一次對國內某音樂學院畢業生講演時,説了難道你們學音樂就是為了以後要去當音樂老師嗎?然後把小朋友教好了,以後考上音樂學院,然後再去當音樂老師再教下一代的小孩嗎?他的意思當然不是看輕老師,而是鼓勵年輕學子,不要辜負了自己的一身所學,當胸懷更大的願景。其實從這幾句話裡面也看到了現今教育的悲哀,如此一來當初這群學子努力朝音樂之路邁進的目的到底何在?
杜威曾說過「教育無目的」,我想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可以是學習的目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其《為什麼孩子要上學》一書裡談到充分了解自己並與他人發生聯繫是上學的目的。
好了,那麼到底為何學圍棋,孩子們為何而來?
這其中總包含了父母親們的期待。許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坐得住,不要毛毛躁躁,有的是希望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她)來是試試看有沒有興趣,也有很多的家長詢問我到底學圍棋的好處是什麼?
我想說的重點還是在 - 訓練小朋友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作家楊照一篇文章〈摸索迷疑的過程〉,這個過程吾人認為才是學習圍棋的價值之所在。這兩天一樣又有初學班的小朋友家長詢問到:「老師他這一題就是想不出來,他在家裡有拿棋盤出來演練啊,可不可以教教他。」因為很多家長無法忍受小朋友的練習本上,有多次訂正仍未答對的情況。我請家長、小朋友坐下,我開始教起,先從一題小朋友原本就已經答對的題目複習起,接著再教他不會的這一題。五分鐘後,小朋友還沒懂,媽媽竟然懂了(這種狀況很少見),她發現不就是跟上一題大致相同,只是方向改變而已。接著我引領小朋友尋找處理這個問題的幾個方向,然後一個一個試試看,之後小朋友懂了。然後,這位媽媽也大約知道我是怎麼教的了。我可以一開始就告訴小朋友,你把這題目轉個方向試試看,有可能三秒鐘小朋友就會了,可是我選擇的是需要五分鐘以上重新帶領一次的方法。但是有時候如果當下還是沒能理解,我會跟小朋友說:「那不急,回去後有空再慢慢想。」(就怕家長急)
來棋院學棋的小朋友裡,也有些家長本身是具有圍棋段位棋力者。曾有過家長旁觀小朋友下棋時,發現小朋友下錯了一個地方,於是不開心地說:「我昨天才又教過你,而且教過十幾次了。」……是呀,我認為就是因為家長教過小朋友十幾次了,所以到現在他還是不會,因為那是旁人教的,不是自己熬過那個痛苦的摸索階段而想出來的,所以容易忘。那老師教什麼呢?
筆者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是「思考的方法」。例如我上課時提出一個問題,我會讓小朋友有想的時間,等待大部分同學思考出自己所認為的答案。之後如果在這些答案裡頭並沒有較好的選項,進一步我會把問題的答案簡化成可能會有的三個選項A、B、C,讓他們僅針對這三個選項做研究,並且要他們提出選擇某個選項的原因,並且在這個選項之後要持續研判還有幾種可能發生的第二階段的選項,猶如樹狀圖張開一般。然後分別檢討這許多的變化圖,有的可能是局部最佳方式,有的是現在吃虧以後得利,還有更多圍棋道理上的迂迴曲直,該如何去取捨……,相對好的答案最後終於脫穎而出。
帶領小朋友經歷這條思索的道路,是我喜歡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直以來固執地堅持著的重要理念之一。如果老師一開始即指出相對好的選項,並且告訴學生這個選項好的原因,那麼只是單向的教學,激盪不出火花,也是為什麼教了很多次還是不會的原因。蘇格拉底的「助產術」,是一種幫助思想產生的方法。我以為的圍棋教學方法常常接近如此。學者認為蘇氏哲學思想的偉大,其中之一是他中間者形態的哲學思索遠比結論形態的哲學更富意義與價值。
有一則小故事是這樣的:
上帝問尼采說:我的右手裡握著真理,我的左
手裡握著的是追求真理的心,你要選哪一隻手?
尼采說:上帝呀,真理是您的,我選擇左手……
尼采選擇了擁有追求真理的心,而不是垂手可得的真理。您會覺得他是笨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