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龍君兒的故事
2011/07/23 19:24:37瀏覽575|回應0|推薦17
文章出處:龍君兒 空間 美學 創作

分類: News
2009/09/26 14:04

一封信,給所有曾經與我們分享生活喜悅的朋友

by貓靈
 
     著母親爸爸搬來金瓜石已經第十六個年頭了。記得初次造訪金瓜石的時候,我僅小學一年級。就這樣和家人在山裡渡過了九年自娛自樂的平淡時光。
     升國三那年,母親決定把家對外開放,運用她佈置空間和逆向思考的特質,經營法式創意料理餐廳。只希望可以賺取足夠的金錢,讓我這隻幼鳥飛出金瓜石的山頭,看看外頭世界。
     四年過去了,大一的我從美國回到金瓜石。為了參與家中的重大決定:將餐廳轉型成民宿。
     這個決定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劃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眾人不停追問母親:為什麼要親手扼殺了自己一手培養的金雞母?
     我已沒有印象她如何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對於她的決定我不曾過問。在腦海中,我用這樣的一個畫面來解釋:一個藝術家親手撕毀了自己一件飽受好評的作品。也許這作品也幫她賺取了足夠的金錢,但無法突破成長使她不再感到滿足。對旁觀者而言確實震驚不解,甚至感到執著。但是我們不會真正了解創作者觀看的角度和想法。然而大部份的人並非用這樣的角度觀看母親的決定。畢竟,一間能賺錢的餐廳與一件純藝術作品通常是不會劃上等號的。
     那年,為了一起參與工程回到金瓜石,除我之外,還有長年住台北,已成家的姊姊。她與丈夫、孩子費盡心力從大城市搬回鄉間,有許多要重新適應與面對,但這一切辛苦也是基於想為家裡盡一份力。
     不論如何,對一心渴望為家裡付出點什麼的我,這個改建工程是絕對難得的機會。    
     多年來,姊姊成了人妻人母,我不再是個沒有意見的小毛頭。因為這個工程,我們全家有機會再次被深深牽引在一起,我們將經歷的不只是面對工程中種種困難和不熟悉,更要在共事中彼此重新認識,在矛盾中體驗全新的家庭關係。
     建築師舅舅設計的硬體結構完成後,雖僅僅五個房間,從起初構思到工程結束,共花了兩年的時間。全家四個人,除了母親有工程經驗外,沒有一人是專業的建築師或室內設計師;沒人當過監工或工頭;但這個家畢竟是在我們的手中完成了。
     從風格界定、畫水電圖、監工、叫料、發工資、搬磚、油漆和貼馬賽克,到選購每一個房間不同樣式的水龍頭、馬桶、床單圖案、肥皂盒,至試用每個客人要用的沐浴乳,牙刷和拖鞋。我們每個人都在繁雜的工作中,找到了自己新的可能性。
     走入空間中,每一幕映入眼簾的細節,都是這兩年來,我們在資源有限的台灣,跑遍無數個工廠、傢具展、衛浴公司、寢具店和跳蚤市場的成果展現。
     房間裡是否要擺電視?房間的定價?誰擔當早餐下午茶的大廚?接預約電話時的注意事項?每一項決定,是經過每個人用心的反覆提問、思考下誕生。說這個民宿是我們全家嘔心瀝血的作品並不為過。
 
     2007年底,我們的家順利開幕了。
     我們一心期盼的開幕,比我們想像中要來的更美好。每一位跨入大門的客人,都像是上帝為我們這齣舞台劇特別精心挑選的演員,一上台就自然入戲。記得有日天黑之際,我和母親及姊姊在大廳點完蠟燭,坐在石椅上,有如藝術家觀看自己的作品般欣賞著我們的客人。他們雙雙對對,平靜平安。年輕情侶依偎在書架旁,就著黃光一同看書。老夫老妻對窗面海談心,享受點點漁火配上自備的紅酒。我們輕聲說:這不是我們心中一直期盼的畫面嗎?如今因為我們的客人,這美景才得以成全。
     開幕兩年來,我們結識無數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種族。因為這個家,我們有幸相識相聚。雖然我們的民宿不是五星級飯店,也有許多不足,但是透過房間筆記本裡上百篇真心的留言,和每位客人離別前的感謝讚許,我們的感動無法衡量。
     我放下創作在民宿中與爸媽經營近兩年的時間。我和母親創作的心蠢蠢欲動,在每日例行的工作中已按奈不住。期間母親因緣際會,在朋友的鼓勵下創辦了空間美學設計公司。雖然時間不長,成績卻超乎預期,工作應接不暇。讓她再次思考民宿與新公司之間的平衡。因為成立新公司,民宿少了女主人。她的時間和心力都無法同時兼顧民宿品質和設計公司的工作。
     最後,魚與熊掌間我們全家一起下定了決心:只要專心做一件事,那就是不斷的創新、再創新。
     本來是民宿男主人的爸爸,現在也加入了設計公司的行列,與母親一起工作。我則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往成為藝術家的路上努力。面對從清閒的金瓜石再次入世繁忙的大台北,他們雖然也質疑著自己的生命步驟似乎與一般人相反,但是看到他們因不斷創新而獲得的生命力和成就感,我對這個決定充滿了信心。
     這期間我們繼續接到許多預約住宿(和用餐)的朋友來電,在此向您們說聲抱歉,日後沒有機會再為您們服務。真心感謝您們的諒解,甚至意外的給予我們大量的祝福和鼓勵,那是我們最溫暖的禮物。如今我們心中謙卑感恩,如果不是眾人長久以來的支持和欣賞,我們沒有機會創造自己,更沒有自信跨出新的腳步。我們會更努力的創作出好作品,已嶄新的面貌再次呈現自己!
     我們還是住金瓜石,黑頂白牆的家也依然聳立在山頭,堅立不搖,元老級園丁依然每日細細維護著它的美。路過的朋友,如果我們剛好在家,歡迎來喝杯咖啡。
     這次決定出現在我腦海中的畫面,不再是藝術家撕毀自己的作品,而是滿意的將畫裱框、掛起來,決定不留戀過去、向前看,繼續畫出更多令人滿意的作品!

龍君兒的家官網

相關報導:自由時報採訪----生活藝術家 龍君兒 愛與創作永遠不嫌遲

相關報導:龍君兒 60萬裝潢百坪宅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ng426y&aid=545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