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張棋楨/北醫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 最近氣溫降低,下雨的機率增加,天氣變得陰冷又潮濕,在門診中,這裡痠、那裡痛的風濕病患者明顯增多。在眾多的風濕病患者中,以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對氣溫變化感受最深,這些人預報要「變天了」,比氣象報告還要靈敏。我們把類風濕關節炎稱為「正港的風濕」,一點也不為過。 根據國外風濕期刊研究報告,類風濕關節炎會持續性破壞全身關節(以手指、手腕、手肘、肩膀、膝蓋及腳踝最常見),慢慢造成關節變形,使關節功能喪失形成殘廢。此外,它會侵犯全身各處器官,進而影響患者的存活時間,因此早期診斷和積極接受治療是非常重要。 過去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的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固醇及抗風濕藥物。類固醇之副作用讓患者退避三舍。而傳統的抗風濕病藥物,因其對抗關節炎的致病目標不夠明確,且藥效發揮慢、副作用又多,常令病人無法忍受而放棄。 然而免疫學及分子生物醫學的進步,揭開了潘朵拉盒子,讓我們明瞭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致病機轉,首先病人關節滑膜中的免疫細胞(T型、B型淋巴球)被啟動,接著它們會刺激巨噬細胞、軟骨細胞、蝕骨細胞及纖維母細胞,使其釋放出發炎性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介白質)或發炎介質和酵素。這種連鎖反應的結果,就是造成關節內發炎,滑膜增生,導致軟骨和硬骨被破壞侵蝕。 所以,最近幾年來生物科技已研發出一些生物製劑,可以用來獵殺攻擊各種特定的目標(免疫細胞或發炎性細胞激素),即所謂標靶治療。 根據國外知名風濕期刊研究報告,生物製劑治療效果相當良好且快速,它開啟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新時代,且主張即時早期治療病人,預後越好。 但生物製劑目前最大的限制是價格昂貴,使用需由風濕專科醫師提出申請,經過詳細完整的評估,才能獲得健保局的准許。 【2007/02/04 聯合報】 |